近日,第十四屆中國藝術節頒獎典禮公布了第十八屆文華獎和第二十屆群星獎獲獎名單。其中,浙江榮獲2個“文華劇目獎”、1個“文華表演獎”和5個“群星獎”。
![]()
![]()
跟小布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獲獎作品吧~
婺劇《三打白骨精》
創演單位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浙江婺劇團)
作品簡介
婺劇《三打白骨精》在忠于《西游記》原著的基礎上,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精神,打造出獨具一格的戲劇劇目。該劇秉承婺劇“武戲文唱、文戲武做”傳統,充分展示“毯子功”“把子功”等技藝,并融入“無人機”等現代科技手段,創新運用“變臉”“變裝”等表現形式,增強舞臺視覺效果,兼具傳統韻味與現代品格。
自2023年3月首演以來,已累計演出135場,出訪25個國家開展海外演出41場,下基層惠民演出近70場,帶動鄉村住宿、餐飲等文旅消費超1.2億元,總票房872.9萬元,觀演人數500余萬人次(其中海外觀眾200余萬人次)。該劇先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文旅部戲曲跨劇種移植改編十佳案例,并獲第十六屆浙江省戲劇大賽“精品劇目”和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等多項榮譽。
話劇《北上》
創演單位
中央戲劇學院、杭州話劇藝術中心
作品簡介
《北上》改編自著名作家徐則臣獲茅盾文學獎的同名小說,是杭州市首部以運河為背景的大型話劇。劇情以“古今雙線交織”展開,講述了百年前意大利旅行者小波羅為尋弟沿運河北上(謝平遙、邵常來等隨行)最終意外離世,百年后,劇中三家后人的人生仍與運河命運緊密相連的故事。該劇以多維度人物群像演繹人間世情,緊扣“運河作為文化紐帶”的核心,探索大運河在申遺背景下的當代意義,書寫民族“舊邦新命”的精神圖譜。
該劇連續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項目、中國文聯重點創作目錄支持類項目、浙江省文化廣電和旅游廳舞臺藝術揭榜掛帥資助項目等。先后榮獲第十六屆浙江省戲劇大賽精品劇目等獎項。自2024年9月首演以來,該劇演出場次44場,線上線下觀演人數超過10萬,票房收入350萬元。
越劇《我的大觀園》
![]()
創演單位
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百團)
作品簡介
由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出品,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百團)創演的青春越劇《我的大觀園》,以《紅樓夢》為藍本,講述著成《石頭記》的老年賈寶玉,以少年賈寶玉的心境重返大觀園,再現昔日的青春夢幻與世事滄桑。既保留越劇婉轉韻致,又以先鋒視覺語言與現代音樂元素構建出如夢似幻的新“東方美學”。
自2025年1月首演以來,《我的大觀園》全國巡演58場,累計票房超過7000萬元,累計觀演人次超10萬,成為首部場均票房超百萬元的中國戲曲作品。相關話題全平臺曝光量108.16億,互動量2.04億,帶動住宿、餐飲等文旅消費逾3.6億元。先后入選國家藝術基金、文化和旅游部《2023—2025舞臺藝術創作行動計劃》新創劇目名單,獲第十六屆浙江省戲劇大賽“精品劇目”和第十九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
表演唱《阿家家》
演出單位
景寧畬族自治縣文化館、麗水市文化館、浙江省潘力峰畬族音樂創作導師工作室
作品簡介
音樂《阿家家》以畬族文化為靈魂,巧妙融合輕搖滾音樂風格與沉浸式舞臺呈現,藝術化地描繪了一幅生機盎然的鄉村振興畫卷。作品以畬寨特色民宿“阿家家”為敘事空間,通過“斑鳩唱霞”勾勒詩意畬鄉,借由“鳳凰裝”與“直播架”架起傳統與現代的橋梁。畬漢雙語的深情交融,在激昂的嗩吶與搖滾節奏中共振升華,生動詮釋了傳統智慧與科技文明的和諧共生,傳遞出AI時代城鄉之間雙向奔赴的溫暖力量。
群舞《弦歌晚樂》
演出單位
寧波市鎮海區文化館、寧波市鎮海區九龍湖鎮文化站
作品簡介
舞蹈《弦歌晚樂》通過夸張詼諧的舞蹈語匯,生動刻畫新時代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鮮活形象。以溫暖的人文視角聚焦空巢老人群體,展現他們攜手相伴,用創意將廢舊器物改制為樂器,共同彈奏出動人的“交響”樂章。這支“再生樂隊”既是基層公共文化豐沃土壤的生動體現,又為公共文化服務注入鮮活力量。這是一曲獻給生活的贊歌,詮釋著“藝術源于人民,藝術服務人民”的真諦。
廣場舞《水鄉幸福路》
演出單位
慈溪市文化館
作品簡介
廣場舞《水鄉幸福路》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江南水墨丹青——踏水而歌,歡樂起舞,淅淅瀝瀝的“莎莎”春雨聲巧妙融入輕快的旋律,江南女子柔美、靈動的獨特韻味在舞蹈語匯中完美展現。舞蹈中,傳統水鄉的溫婉韻律與現代生活的蓬勃朝氣相映生輝。浙江女性追求幸福生活的動人風采,在美好的新時代畫卷里生動展現。
臺州市教師合唱團
《憶秦娥·婁山關》《杜鵑鳥》
演出單位
臺州市教師合唱團、 臺州市文化館、臨海市文化館
作品簡介
合唱《杜鵑鳥》取材于臺州臨海民歌《杜鵑鳥》和童謠《斗蟲謠》。引子部分以散板的形式襯托出《杜鵑鳥》自由、高亢的旋律,同時汲取了方言母語基因“嘎呣”“哈希”(即“什么”)的疑問作為開頭,并作為襯詞貫穿全曲;第一段山歌以流水似的鋼琴織體,營造出五彩斑斕的山野音畫;第二段對歌通過女問男答,展現當地的淳樸民俗;第三段起舞通過勞動號子鏗鏘有力的節奏,搭建起生機勃勃、壯麗宏偉的聲音景觀,推動作品進入高潮。
演出單位
溫州市中等幼兒師范學校
作品簡介
作品《我和我的祖國》將青年一代對祖國的摯愛與眷戀融入動人旋律,《花腰彝弦》則以清越靈動的天籟之音,配合節奏鮮明的民族拍手舞,實現了音樂風格與舞臺表現的巧妙轉換。兩首作品在聲部交織中相映生輝,唱響了一篇震撼心靈的藝術華章,展現出合唱團駕馭多元風格音樂作品的扎實功底與藝術可塑性。
內容綜合自浙江文旅政務、溫州教育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