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陜西。
![]()
這兩天,“陜西古樹”上了熱搜。
中國現存約5000歲樹齡的古樹僅有5株,分別為黃帝手植柏、保生柏、倉頡手植柏、老君柏和洛南古柏,它們均生長在陜西省。這5株古樹穿越五千年風雨仍蒼翠挺拔,仿佛一部無字的史書。
作為我國古樹資源最富集的地區之一,陜西的神奇古樹很多。今天借著熱搜,想為大家分享一下今年我遇見的3株神奇古樹,每一株都大有來頭!
![]()
“古豹榆木樹”
今年5月份槐花飄香的季節,我去了趟永壽。
永壽被譽為“中國槐鄉”,全縣擁有40萬畝槐林,是全國最大的槐樹林場。每到5月槐花盛開時節,漫山遍野的槐花如云似雪,香氣撲鼻,便到了永壽一年最美時。
西安出發到永壽很方便,車程1個半小時。我們當時規劃了一條一日游線路,除了看到了漫山遍野的天然槐樹林,還有一個驚喜便是遇見這株樹齡1700多年的“古豹榆木樹”。
![]()
這棵古樹的具體位置在永壽縣甘井鎮的五星村,可以直接導航“古豹榆木樹”,就能定位到。這棵古榆樹,樹齡1700多年,是我國僅存的四棵上千年老榆樹之一、也是咸陽至今生長最古老的古樹。現已被列入陜西特級保護古樹的名錄。
![]()
遠遠看見這棵田野中“孤獨”的千年古樹,我就瞬間被戳中了!
它像一柄孤傲的綠色巨傘,又像一位守護歲月的智者,孤獨感與生命力直接拉滿。湊近了看,才發現它每一根枝條都在拼命向上生長,那股“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勁兒,簡直像一位被封印千年的孤獨王者。
![]()
這棵樹有個神奇之處,據說它的樹皮剝落后會露出紅褐色的內皮,其表面凹凸不平,形似豹斑,且色澤會隨四季更迭而變幻,堪稱奇觀。
“古豹榆木樹”這個響亮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
![]()
如果有機會來永壽,這棵古樹值得你專門來看看!直接導航即可,沒有門票。
“中華版圖柏”
今年夏天重走陜西沿黃公路,再次來到了陜西最北的縣城——榆林府谷。二刷府谷,這次我們來了次深度游,去到了府谷境內海拔最高的高寒嶺(1426米),找到了這棵天然長成中華版圖模樣的古柏樹。
![]()
這棵古柏樹樹齡近千年,原先,當地人發現山上這棵形狀奇特的古柏,外形酷似一只雄雞,又像一幅中國地圖,所以稱它為“雞公樹”、“地圖樹”。
2016年2月3日,隨著著名作家梁衡在《人民日報》發表散文《中華版圖柏》,這棵奇樹終于走出深山,被更多人知曉。
![]()
大家第一眼看到這棵柏樹,是不是也覺得它的樹冠輪廓神似中國地圖?
當時我們見到它時,是真覺得挺像的!
![]()
![]()
現在咱們中國的版圖要歸功于康熙皇帝,傳說,康熙第三次親征噶爾丹,在高寒嶺駐蹕時,曾經來祭祀過這棵“神樹”。
傳說或許只是后人的演義,但這冥冥之中,似乎也有某種跨越歷史的微妙呼應。
![]()
“中華版圖柏”位于榆林府谷高寒嶺人文森林公園內,這是個免費景區,沒有門票。
“柏抱槐”
陜西古寺眾多,位于海拔1300多米的秦嶺少華山蟠龍山頂的潛龍寺,可以算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了。
![]()
潛龍寺始建于東漢明帝時期,相傳當年漢光武帝劉秀在稱帝前曾于此地避難,躲過劫難。其子漢明帝劉莊為感念此處曾“潛藏先父”,特敕建寺院,并賜名“潛龍寺”,以作紀念。
潛龍寺的創建年代便洛陽與白馬寺大致相當,距今2000多年。寺內,便藏著一株神奇的共生“柏抱槐”。
![]()
這棵樹本體為柏樹,樹齡約2000年,傳說是東漢光武帝劉秀親手所植。古柏的樹干中空處卻生出一株槐樹,樹齡約300余年,大約是在明清時期生長起來的。
兩樹合抱共生,枝葉交錯,故名“柏抱槐”。
![]()
此樹樹圍4米有余,高25米,至今仍蒼翠欲滴,生機盎然。
![]()
關于這棵古樹,有很多傳說,也讓它愈發顯得神秘莫測。如果有機會來少華山游玩,記得來潛龍寺,看看這棵神奇的共生樹吧!
![]()
陜西的神奇古樹還有很多,你又對哪棵印象深刻呢?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游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