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美國政府每年都會出具一份中國軍力報告,其中關于中國空軍現代化的發展進度更是報告關注的焦點所在。2024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空軍目前殲20和殲11系列數量預測在400架左右,而殲10系列規模則超出700架,尤其是最先進的殲10C,眼下仍在源源不斷的生產。
殲10C的穩序排產令美國政府費解,一方面它的隱身性能遠遜于殲20,另一方面其航程與作戰能力不如殲16,為何中國仍執意大規模生產殲10C呢?尤其是兩年前,我國還給殲10C換裝了最新款的渦扇10B發動機,更加引起了美國警覺。
![]()
于是他們在報告中寫道:殲10C的迭代對于中國來說不僅是常規升級,更體現了其背后戰略意圖。殲10C近兩年又為何能成為中國的明星武器?美國強調的背后意圖究竟是什么?
名揚天下的中式武器
作為我軍裝備數量最多的自研戰斗機,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這款四代半戰機的研發歷程。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軍隊提出研制一款單發多用途戰斗機,以取代殲7和強5對地攻擊機。
![]()
1998年殲10原型機搭載俄羅斯AL-31FN渦輪風扇發動機進行了首次試飛,它采用三角翼+鴨式前翼+下頜進氣口的設計,與以色列的幼獅戰斗機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2003年關于殲10的所有飛行測試都已陸續完成,次年六月這款最新型戰斗機終于開始交付解放軍空軍部隊。但首批殲10很快就被升級款殲10A所取代,殲10A升級了航電系統、駕駛艙和火控雷達,后來又出了雙座教練型殲10AS以及海軍衍生型號。
![]()
關于殲10A(AS),我軍先后大概生產了約270架,然后轉頭就去研究改進型殲10B。這款戰斗機采用DSI進氣口,降低了正面雷達截面,且新裝了PESA雷達,能同時跟蹤十個目標。殲10B最終生產了60架左右,然后大名鼎鼎的殲10C問世了。
殲10C最大的改進就是引入了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它能提供更遠的探測距離和跟蹤范圍,探測到所有低空飛行的小目標。2019年中國軍隊陸續給殲10C換裝上了最新款國產渦扇10B發動機,使其成為全球最強悍的四代半戰斗機之一。至于它的出口型號殲10CE,如今也得到了多個國家的追捧競購。
![]()
在定位上,殲10C所對標的是法國陣風、歐洲臺風、俄羅斯蘇35S以及美國F16等戰斗機。在性能上殲10C與競品的各項數據各具特色、互有千秋,比如F16的發動機推力和載油航程更具優勢,而殲10C+霹靂15的進攻火力組合要更勝一籌。
再比如臺風從設計上就注重高空制空和超視距打擊,而殲10C則看重多用途均衡發展。殲10C同全球競品之間最大的優勢在于成本,一架殲10C單價約在四五千萬美元,而暢銷全球的F16則至少要賣到七千萬美元以上,因此國際市場又將殲10C視作F16的完美平替方案。
![]()
2018年珠海航展上,搭載國產推力矢量發動機的殲10B公開展示了“眼鏡蛇飛行動作”,在全程可控的狀態下完成了過失速機動,展現了殲10系列的優異氣動設計,同時也讓殲10走入了國際視野。
2021年底巴基斯坦宣布要一口氣購買25架殲10CE,并于2022年接收到了首批的6架,其余的預計截止今年底全部交付完畢。官方關于這筆交易并非透露太多信息,但有消息稱,25架殲10CE的合同總額達到16億美元,折合每架均價6400萬美元,配套加上武器彈藥和培訓支持。
![]()
2022年3月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親自出席了殲10CE交付儀式,并將其部署在了No.15中隊,稱號為“龍”。巴基斯坦采購殲10C的本意,是為了對抗印度空軍列裝的法國陣風戰斗機。
陣風戰斗機的主動相控陣雷達,能對巴空軍現役最先進的F16 BloCk40產生一定壓制,外加當時美國和印度越走越近,這讓巴基斯坦不得不提起防備之心。但任誰也沒想到,這會促就日后殲10C的一戰成名。
![]()
2024年1月卡塔爾“吉扎爾-II”聯合空中演習現場,巴軍的殲10C和歐洲臺風戰斗機得到同臺亮相的契機。巴方飛行員對殲10C的機動性和推力盛贊不已,稱其在面對印度陣風戰機時,絕對能不落下風。
2025年5月7日,印巴爆發激烈空戰,印度出動法國陣風戰斗機,巴方則派出中國殲10C予以應戰。殲10C全程采用靜默接戰模式,雷達全部關閉,通過數據鏈接收到后方預警機傳來的目標定位信息,緊接著直接發射導彈精準命中。印度的陣風還沒探測到來襲信號,就直接被導彈一擊命中。
![]()
次日清晨,巴基斯坦三軍公共關系局發來捷報,殲10C以零損戰比一舉擊落了6架印度戰機,其中包括3架法國陣風。后來經過巴方的情報核實,發現殲10C此戰的真實擊落戰果應該是4架陣風,編號分別為BS001、BS021、BS022、BS027。再加上印度空軍損失的蘇30、幻影2000,實際戰損起碼8架以上。至此,殲10C在國際軍事界徹底揚名。
![]()
8月孟加拉國政府找上門來,想要購買12架國產殲10C,用于提升空軍戰力。目前這筆訂單仍在商榷過程中,可以說殲10C用一場血戰,徹底打開了中國軍械的國際市場。
殲10C的重用
接下來細說下美國口中的“背后戰略意圖”,這實在不是什么新鮮事,從2020年開始,美國就在報告中屢次強調中國軍費逐年增長的情況,并表示殲10C在掛載霹靂15和主動相控陣雷達的加持下,射程能達到150千米以上。這代表殲10C在日后的臺海登陸戰中,極有可能被委以重任。
![]()
通過衛星照片,美國情報追蹤到成飛集團擴大了飛機生產車間,計劃進一步提升殲20和殲10C的產量。表面上看,這似乎佐證了美方所謂的“為統一臺海鋪路”戰略。
但冷靜分析,美國向來熱衷于宣傳中國威脅論,并借此拉幫結派增加軍售。美國宣傳中國臺海論,難道背后里就沒有自己的小心思?難道他們不是打算煽動各國情緒,推動美國軍售?
![]()
中國加快空軍現代化步伐,穩重有序的更新迭代,這是再不過正常的事情。美國F35產量破千,遠銷海外,也沒見中國幾時宣傳他們籌劃戰爭。但從本土角度出發,亞太地區日益復雜的地緣政治局勢和軍事競爭,的確是我國大量排產殲10C的重要原因。
長期以來,南海爭議都是亞太地區的熱點問題,中國周邊的越南、菲律賓在美國支持下持續升級軍隊,對中國構成了一定的軍事威脅。為了捍衛領海權益,我軍必須提升軍事威懾力,殲10C憑借出色的作戰性能,既能日常巡邏又能迅速驅離敵機,再者還能促進中國武器出口,我國沒有理由不去擴大生產。
![]()
總之,中國大量生產殲10C的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軍隊實力,捍衛國家權益。至于美國再三提出的臺海戰略,即便搬上臺面也無妨,畢竟臺海回歸既是歷史趨勢,也是眾望所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