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瞭望臺#
隨著福建艦的服役,中國海軍正式迎來了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也終于擁有了一款可以拿來跟美國航母做比較的軍艦。雖然福建艦的噸位、續航與彈射器數量依然不如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但是航母的核心戰斗力還是艦載機,如果福建艦的艦載機性能可以占優勢,那么擊敗美國航母并非不可能。
![]()
目前美國航母艦載機部隊主要由艦載多用途戰機(F/A-18與EA-18G)、艦載隱身戰機(F-35C)、艦載預警機(E-2D)與艦載直升機(SH60與MH-60R)這四大類組成。其中艦載多用途戰機與艦載隱身戰機的攜帶量通常在50-55架左右,艦載預警機數量約為5架,艦載直升機總數約為15-20架,一艘美國航母的艦載機總數在80架左右,當然根據實戰需要,艦載機數量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但是通常為了保證艦載機的調度效率,一艘美國航母的艦載機理想攜帶數量就是在80架左右,數量太多就會影響艦載機的正常甲板調度。
而中國作為后來者,航母艦隊的構建、艦載機聯隊的編制都會參考美國,從福建艦目前的艦載機配置跟美國航母大差不差,同樣是艦載多用途戰斗機(殲-15T與殲-15D)、艦載隱身戰機(殲-35)、艦載預警機(空警-600)、艦載直升機(直-18或者直-20系列)。目前中國航母艦隊最大的問題還是遠洋反潛能力較為薄弱,沒有配備艦載固定翼反潛機,只能由航母與護航艦艇攜帶的直-9、卡-28、直-18F、直-20F進行反潛作業,平心而論,美國目前的艦載直升機水平還是要優于中國的,SH-60的綜合性能代表目前世界一流水平,是直-20F追趕的目標。
而且美國航母戰斗群之所以退役了S-3艦載固定翼反潛機,是因為人家有備用手段,一是美國的反潛直升機性能的確不錯,二是蘇聯解體后,美國航母戰斗群的作戰范圍逐漸由大洋深處轉向近海地區,在遍布全球軍事基地的情況下,新款的P-8岸基反潛巡邏機憑借著3600千米的作戰半徑,能夠為近海區域作戰的美國航母戰斗群提供反潛支援,只要調度得當,P-8機隊幾乎能夠為航母戰斗群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反潛支援,這種情況下美國航母繼續攜帶S-3反潛機就有些多余了,還不如把地騰出來多裝幾架其它型號的艦載機。
![]()
而中國的情況則跟美國完全不一樣,一旦脫離本土的岸基航空兵支援,福建艦就只能依靠攻擊型核潛艇在外圍、反潛直升機在中層、護航艦艇在內層進行反潛作業了,而目前公認的反潛效率最高的手段就是空中反潛,不僅單位時間內搜索范圍廣,而且能夠對敵方潛艇實施單方面打擊,不像潛艇或者水面艦艇那樣,反潛的時候還要擔心被敵方潛艇反殺。與艦載直升機相比,艦載固定翼反潛機擁有作戰半徑大、飛行速度快、設備攜帶能力強等優點,對艦載反潛直升機形成了壓倒性的技術優勢,一架S-3反潛機的反潛效率頂得上4、5架反潛直升機。另外,艦載反潛機的改進潛力較大,經過升級后不僅能擊沉潛艇,還可以掛載反艦導彈或者空對地導彈,搖身一變成為艦載輕型轟炸機,美軍甚至還為S-3配備了D-704加油吊艙,負責為艦載機提供空中加油服務。
不過對于中國航母艦隊來說,本身的艦載總數相對美國航母較少,不值得主要為了反潛而額外增加一款固定翼艦載機,依靠直升機和軍艦維持夠用的反潛作戰能力就可以了。等到未來噸位更大的航母服役后,或許可以考慮研發一款兼顧反潛、反艦、對地攻擊與空中加油的艦載機。
![]()
除了反潛能力較弱之外,中國的航母艦載機在其它方面可以說是占盡優勢。比如同樣作為多用途艦載機,F/A-18與殲-15T的潛力完全不在一個級別,F/A-18“超級大黃蜂”經過升級后,也僅僅是一款最大起飛重量接近30噸的“準重型機”,搭載2臺F414中等推力渦扇發動機,雖然憑借著美國強大的技術底蘊,最新款的F414EPE已經擁有了12噸的最大推力,超過了部分早期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但是這種型號的發動機目前還不穩定,大部分F/A-18用的還是F414-GE-400,最大推力10噸。
反觀殲-15T則擁有32噸以上的最大起飛重量,搭載的AL-31與渦扇-10發動機,基礎型起步就是12噸以上推力,改進型更是能達到14噸甚至更高,起飛重量與動力方面的差距,帶來的綜合作戰能力巨大的鴻溝。F/A-18在攜帶副油箱的情況下,全機只剩下2個重武器掛點,而殲-15T則不需要掛載副油箱,全機至少有4個重武器掛點,在福建艦的艦載機數量略低于美國航母的情況下,福建艦艦載機聯隊所能提供的打擊能力,反而要優于美國航母艦載機聯隊。尤其在鷹擊-15服役后,福建艦的艦載機聯隊具備了防區外超音速反艦打擊能力,不必繼續依靠亞音速的鷹擊-83去執行反艦作戰任務。
而美國的航母艦載機如今使用的是AGM-84“魚叉”反艦導彈或者AGM-158C隱身反艦導彈,這兩種導彈均為亞音速反艦導彈,突防能力相當有限,而且一架F/A-18通常只能攜帶2枚,哪怕是美國航母艦載機全體出動,也無法組織起一波超過100枚亞音速反艦導彈的飽和式攻擊,在數量與速度均不達標的情況下,對付現代化航母艦隊的打擊效果極為有限。
至于空戰能力,殲-15T底氣就是蘇-27這樣的空優機,而F/A-18則是作為多用途艦載機設計的,雖然空戰能力也不差,但是面對航電系統全面升級且配備遠程空空導彈的殲-15T,還是不可避免的落入下風。而重型機平臺改裝成電子戰機后,又能將重型機的優勢進一步發揚光大,重型機的空間大能裝更多電子設計,大推力引擎也能提供更充足的電力,殲-15T的電子戰能力上限天生就比EA-18G高,不是技術水平能彌補的,況且中國的電子水平如今也不比美國弱。
而在隱身艦載機方面,F-35C是一款不錯的多用途隱身戰機,卻不是優秀的多用途隱身艦載機,光是單引擎設計就讓美國海軍非常不滿了。至于F-35的“肥胖”問題更是網上老生常談的毛病了,雖然F-35擁有一個容量不錯的彈倉,但是卻存在與現有彈藥不匹配的問題,大一點的AGM-158防區外導彈都裝不了,幾乎成為了雞肋一般的存在。而F-35為了大彈倉付出了阻力大的代價,也降低了空戰方面的表現。反觀殲-35的彈倉雖然沒那么大,容納空空導彈足夠了,確保了氣動外形更利于空戰,配合國產新型中等推力發動機的服役,殲-35的飛行性能壓制F-35C完全不成問題。至于打擊能力,中國航母艦隊已經擁有了裝備高超音速導彈的055驅逐艦,還有能掛載鷹擊15的殲-15T,殲-35打好空戰就足夠了,強行讓一款隱身艦載機干各種臟活累活,反而容易貪多嚼不爛。
最后則是艦載預警機,從空警-500已經能夠看出中國預警機的技術含量了,官方已經明確宣布空警-500具備探測隱身戰機的能力。而作為擁有后發優勢的空警-600,雷達性能自然不會差了,至少能保證不會比美國的E-2D差。
![]()
除了上述4款艦載機,中國的航空母艦與兩棲攻擊艦還會搭載艦載無人機,在九三大閱兵上,一款外形酷似攻擊-11的艦載無人機就亮相了,外界稱其為攻擊-21。與攻擊-11相比,攻擊-21的翼展明顯加大,并且采用了折疊翼結構,升降副翼改為了內外兩段式。而就在前幾天,攻擊-21無人機試飛中放下著艦尾勾的畫面曝光了,完成全部測試后就能成為艦載無人機了。而且從“攻擊”這個名字就能看出,中國的艦載無人機具備隱身突防與精確打擊能力,能夠賦予中國航母獨特的優勢。
美國曾打算研發艦載無人攻擊機,但是X-47B項目已經夭折,最后搞出了一個不倫不類的“黃貂魚”無人加油機。中國的攻擊-21成為了真正的領跑者,比如憑借著卓越的隱身性能與無人屬性,代替有人艦載機執行高危作戰任務。并且還能在最前線執行電子戰、預警、導彈中繼制導任務,大大拓展了艦載機部隊的作戰靈活性。
![]()
如果攻擊-21還具備了空戰能力,那么對于航母作戰理念的核心將是革命性的,一架殲-35指揮幾架攻擊-21作戰,效能遠遠大于五代機單打獨斗。而且海軍也不需要擔心攻擊-21影響有人艦載機的攜帶量,076型兩棲攻擊艦就可以作為攻擊-21的的攜帶平臺,協助航母作戰。攻擊-21的出現代表中國在摸索航母戰術的過程中,不再單純模仿美國,而是要把航母玩出新戰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