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林口站貨場里,糧囤林立、機車轟鳴,糧食裝車作業正酣。39歲的調車長張楊楊手持電臺,目光銳利地掃視著股道上的車輛,指令清晰有力。參加工作17年,他從制動員、連結員一步步成長為調車組核心骨干,在鐵軌與車輛的交響中,書寫著鐵路人沖刺年度目標的奮斗答卷。
![]()
張楊楊在傳達作業計劃 賈鐵軍 攝
林口站地處糧食主產區,周邊糧食企業集中,秋季糧食外運量同比激增,調車組既要保障空車精準送達貨場,又要確保重車快速編組出發,每一個環節都直接關系到增運增收目標的兌現。
每班作業前,他都會帶領班組提前與貨場、糧食企業精準對接,摸清當日裝車計劃、貨源到位情況,結合車輛到發動態制定最優調車方案,從源頭避免無效作業。針對糧食運輸“批量大、要求急”的特點,他牽頭優化作業流程,帶領班組明確分工、密切配合,推行“分組作業、平行推進”模式,讓車輛周轉時間平均縮短10分鐘,大幅提升了運輸組織效率。
![]()
張楊楊在指揮調車作業 賈鐵軍 攝
調車作業被稱為鐵路運輸的關鍵一環,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紅線。作為班組的“主心骨”,張楊楊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每次作業前,他都會組織班組開展安全預想,針對夜間作業、雨雪天氣等復雜工況制定應對措施;作業中,他嚴格執行標準化流程,逐一檢查車輛連結狀態、防溜設置,不放過任何細微隱患。當天16時50分,調車作業間隙,他秉承“多看一眼、多問一句、多走一步”的原則,在貨物線檢查待掛車組時,及時發現一輛車的人力制動機閘鏈卡阻,立即組織人員處置并上報,成功規避了安全風險。
“不僅要自己干得好,更要帶好隊伍、守住陣地。”張楊楊所在的班組有兩名90后青年職工,他們有朝氣、反應快,但缺乏實操經驗。為此,張楊楊主動扛起“傳幫帶”責任,作業中手把手傳授操作要領,休息時分享多年積累的安全口訣和應急處置技巧,耐心解答年輕人的疑問。18時的班后總結會上,他還結合當天發現的閘鏈卡阻問題,給班組全員詳細講解隱患排查要點:“閘鏈卡阻是調車作業大忌,極易引發安全事故,咱們必須把隱患消滅在作業前。”在他的帶動下,兩名年輕職工快速成長,班組整體作業水平穩步提升。(賈鐵軍 記者 石啟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