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段視頻在網上傳開:演過《抗日奇俠》《中國兄弟連》的演員李嘉明。
穿著舊軍大衣在山西老家路邊擺起了炒面攤,顛勺加調料動作熟練,和普通攤主沒兩樣。
這位“抗戰劇專業戶”曾演過上百個角色,如今卻要靠擺攤討生活。
![]()
有人疑惑明星怎么會缺錢,也有人說他在炒作。
李嘉明的遭遇只是個例嗎?張頌文口中的內娛真相,到底藏著多少演員的無奈?
街頭偶遇“明星攤主”
2025年11月3日,山西某縣城的路邊小吃攤前,有路人拍下一段視頻:39歲的李嘉明穿著普通軍大衣。
![]()
正顛著鐵鍋炒面,面條裹著醬汁冒熱氣,他熟練地撒上蔥花,轉身把炒面端給顧客,臉上帶著客氣的笑。
拍視頻的人一開始沒認出他,直到旁邊有人喊“這不是演抗戰劇的那個演員嗎”,才發現這個圍著圍裙的攤主,竟是演過幾十部影視劇的李嘉明。
信息來源:請你吃炒面
![]()
視頻里的他眼袋明顯,皮膚看著有些松弛,軍大衣看著有些舊,和大家印象里“明星”的樣子完全不一樣。
這段視頻很快在網上傳開,評論區一下子熱鬧起來:“他不是演過《亮劍》里的小戰士嗎?怎么擺攤賣炒面了?”
“明星還會缺這點錢?不會是故意炒作吧?”但也有細心的網友注意到,他的攤位就是個簡易帳篷。
![]()
旁邊擺了幾張小板凳,顧客不算多,可他從頭到尾沒停下手里的活,看著特別實在。
22年的演藝路
1999年,16歲的李嘉明揣著幾百塊錢從老家來北京,想當演員。
那時候他沒資源沒背景,只能每天蹲在電影廠門口等群演的活,一天跑三四個劇組,要么演路人甲。
![]()
要么演沒臺詞的尸體,一天下來能賺20塊錢,晚上就住8個人擠在一起的地下室,條件特別差。
后來他在采訪里說過:“那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句屬于自己的臺詞。”
憑著能吃苦、肯琢磨,他慢慢接到了一些小配角,2005年,他在一部抗戰劇里演了個有名字的角色。
![]()
因為表現不錯,之后找他的抗戰劇越來越多,成了觀眾口中的“抗戰劇專業戶”,《鐵道游擊隊》《獨立縱隊》這些大家熟悉的劇里,都有他的身影。
很多觀眾可能叫不出他的名字,但看到他的臉就覺得“眼熟”,還說他演的士兵“特別接地氣,不像演的”。
這期間,他慢慢攢了些錢,也成了家,本來以為能靠演戲安穩生活,沒想到后面的日子突然變了樣。
![]()
2022年開始,抗戰劇題材沒那么火了,加上之前疫情影響,劇組開機的數量少了很多,他的戲約一下子就斷了。
據了解,他最后一部有戲份的作品是三年前的一部網劇,播完之后,就再沒接到過像樣的角色。
后來李嘉明在直播里提到過,家里遇到了不少難事,父親身體不好需要治療,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欠了些外債。
![]()
“那段時間天天睡不著覺,翻遍了通訊錄找以前合作過的導演、制片人,要么沒收到回復,要么對方說現在劇組都優先用有流量的演員,我的條件不太符合。”
說這些的時候,他語氣很平靜,但能聽出里面的無奈。
沒了拍戲的收入,家里的開支全靠妻子打零工維持,日子過得挺緊巴。
![]()
2025年年初,他下定決心回山西老家,想著擺個小吃攤賺錢補貼家用,最后選了相對好上手的炒面攤。
張頌文早說過
李嘉明的經歷,其實早就被張頌文戳破過內娛的真相。
2021年,張頌文在一次采訪里說:“國內99.5%的演員收入都特別低,有時候一天工作18小時。
![]()
一年下來可能就賺幾千塊錢,只有0.5%的人能真正做到衣食無憂。”
這話在2023年他憑《狂飆》爆紅之后,又被網友翻了出來,一下子引發了很多討論。
張頌文自己也熬了很多年,40多歲的時候還沒在北京買上房,有一年跑了二三百個劇組面試,都沒拿到角色。
![]()
他說的這些不是隨口夸張,內娛很多小演員的生存現狀確實是這樣。
群演一天工資大概100多塊,小配角一集可能就幾千塊錢,要是半年多接不到戲,基本就得靠干副業糊口。
可反過來,那0.5%的流量明星,一部戲的片酬能有幾千萬,還能接各種代言、上綜藝,收入差距特別大。
![]()
就像李嘉明,演了22年戲,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沒演技,可在“流量優先”的規則下,這些好像都不管用。
他之前跟朋友聊起過,有導演私下跟他說:“現在投資方都要看演員的粉絲量和數據,你微博粉絲就幾十萬,帶不動熱度,我們也沒辦法。”
網友吵翻了
李嘉明擺攤賣炒面的視頻火了之后,網友的看法分成了好幾派。
![]()
支持他的人說:“比那些偷稅漏稅、耍大牌的明星強多了,人家至少肯放下身段,自食其力,值得尊重。”
還有人在評論區現身說法:“我表哥也是個小演員,現在沒戲拍的時候就在開網約車,這行真沒表面看著那么風光。”
當然,質疑的聲音也不少:“他是不是故意裝慘博同情,想靠這個接戲啊?”
“你看他穿的舊大衣,說不定是故意找的,就是為了賣慘炒熱度。”
![]()
甚至有人翻出他以前拍戲的劇照,說“以前拍戲肯定賺了不少錢,現在擺攤就是作秀”。
面對這些質疑,李嘉明沒怎么解釋,只是偶爾在發的視頻里提一句“最近炒面賣得還行,能幫家里減輕點負擔”。
還有不少網友看完他的故事,聯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我以前還想讓孩子考電影學院當演員,現在看還是算了,能熬出來的人太少了,風險太大。”
![]()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的顧慮——熒幕上的明星都帶著光環,可沒人知道光環之外,還有多少像李嘉明這樣的演員在艱難謀生。
炒面攤旁仍揣著演員夢
2025年10月的時候,有網友發現李嘉明接了個小成本網劇的配角,戲份不多,拍完戲之后,他沒留在大城市找機會,而是立刻回了縣城,繼續擺他的炒面攤。
后來有人問他,現在還想不想當演員,他說:“肯定想啊,只要有合適的角色,哪怕戲份少我也愿意演,能有戲演就很開心了。
![]()
不過炒面攤我也會一直開著,兩邊都不耽誤,多份收入也踏實。”
最近去他攤上吃面的老顧客多了不少,有些人是專門沖著他來的,吃面的時候還會跟他聊以前拍的戲。
他每次都笑著回應,跟大家聊拍戲時的趣事,比如“有次拍冬天的戲,零下好幾度,凍得直打哆嗦,臺詞都說不利索”,手里的鍋鏟卻從沒停下。
![]()
陽光照在他的舊軍大衣上,看著普通,卻透著一股認真生活的勁兒。
李嘉明的故事,其實就是內娛大多數演員的縮影。
他們不是頂流,沒有高額片酬,只能靠演技一點點打拼,可說不定哪一天,就會面臨無戲可拍的困境。
![]()
張頌文說的“行業不健康”,大概就是這樣——真正踏實演戲的人沒機會,有流量沒演技的人卻能占據大部分資源。
但好在,還有李嘉明這樣的人,沒戲拍就找別的活干,不抱怨也不放棄。
![]()
還有張頌文這樣的人,紅了之后敢說真話,把行業里的問題說出來。
就像李嘉明說的:“生活就像炒面,有時候咸有時候淡,翻個面接著炒就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