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初夏,天山北麓的軍用機場上,一架伊爾—14降落后掀起碎石飛揚的塵幕。艙門一開,三師師長李旭閣拎著公文包跳下舷梯,腳底還帶著京城柏油路的余溫,卻已被高原凜風刮得睜不開眼。誰也沒有料到,這位出身參謀系統、從沒當過主官的上校,會在新疆寫下自己仕途上一段最戲劇化的篇章。
回溯到1943年,他不過十六歲,冀東第三分區的纖瘦少年兵。靠著初小畢業的文化水平,他很快被派去教識字、教唱《團結就是力量》。抗戰勝利前夕,他已是冀熱遼軍區特務團供給員。站在后方的倉庫木門口,他數著成噸的罐頭,卻也暗暗較勁——真正的軍事味道究竟是什么?
進入東北秋收的1946年,他踏進冀東軍區司令部,第一次碰到參謀圖板。那是一堆東拼西湊的地圖,麻線在上面蜿蜒,兩指寬的紅色油筆畫出兵力線。參謀工作細碎枯燥,但也最能煉人。他白天跑情報,晚上啃《蘇德戰爭紀要》,熬成了“夜貓股長”。1948年冬季攻勢結束,他連跳三級,成為旅作戰科副科長,卻仍未摸過真正的軍團指揮權。
![]()
1949年,西安古城的鐘聲為一野匯師敲響。此時的李旭閣已被納入向西北進軍的序列。翻過六盤山途中,他悄悄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文件不離袖、地圖不離身、望遠鏡不離眼。三件寶陪他一路到蘭州,也幫他在1950年收獲“團參謀長”職銜——年輕的“文化參謀”終于有了帶兵的名義。
朝鮮戰火點燃后,他隨增援部隊抵達鴨綠江。坑道里溫度零下二十度,他卻用半條蠟燭研究凹凸地形。一次炮擊間隙,上級在暗燈下拍了拍他的肩:“這小子,能學,也能干。”一句肯定,為他回國后進入總參作戰部埋下伏筆。1954年,他調入特種兵處,第一次聽到“導彈”二字。
不得不說,那幾年是中國國防尖端領域最熱氣騰的日子。張愛萍副總長親自坐鎮核試驗委員會,李旭閣被挑去做辦公室主任。文獻、譯電、測試數據壓得他連軸轉,卻也讓他第一時間接觸“東風”家族的圖紙。1964年,他已是上校,同行們打趣:“這家伙晉升頻率比給導彈加注還快。”
1965年,他改任作戰部空軍處副處長,身份更寬、視野更廣。然而兩年后的一紙命令把他推向天山口子——新組建的陸軍三師缺一位敢打敢拼的師長。對他而言,這是入伍二十余年后首次握住實權部隊的指揮杠桿。他沒遲疑,拎包就走。有人揶揄:“參謀味的師長能行嗎?”事實很快給出答案:三師的摩托化機動作戰演練,平均反應時間居軍區第一。
![]()
1975年春,總參決定抽調他回京,任作戰部副部長。任命電報剛發,新疆軍區司令楊勇卻把電報按住。他思量:“這人我還想直接提拔到軍區副參謀長,放走可惜。”幾乎同一時間,國防科委那邊也發來加急件,張愛萍點名要把他調去擔任副參謀長。就這樣,三方都遞出橄欖枝,局面僵住了。
京城作戰部會議室里,幾位首長圍坐長桌。王尚榮副總長開門見山:“李旭閣的事,不能再拖了!”一句話,在場人都笑,氣氛卻更緊。楊勇輕嘆:“我是真想留下他。”張愛萍放下茶杯:“導彈戰線缺懂行的老參謀,他合適。”左權但笑不語,作戰部的紅頭文件靜靜躺在桌角。經過半晌拉鋸,楊勇和張愛萍同時松口,最終拍板——李旭閣仍歸總參。
1976年,他重返作戰部,分管軍種協調、空海軍聯勤、人防與專機保障。那幾年間,他往返于西昌、酒泉、濟南、廣州等地,為導彈試驗場劃設臨時空域,也為防空部隊制定攔截預案。基層指揮員常打趣:“只要李部長來了,爛攤子三天見底。”
進入1982年,二炮成立不足二十年,正急需熟悉尖端技術又懂聯合作戰的指揮員。總參點名,讓他出任副司令。那年他僅五十五歲,在同齡人中稱得上年輕。為了熟悉裝備,他把自己當學員,從液體燃料到慣導系統,一樣不落地考。有人見他晚上趴在實驗室看數據,忍不住問:“司令也這么拼?”他抬頭一笑:“導彈不拼不響。”
![]()
1985年,二炮司令員易人,李旭閣順勢升任正職。三年后,授銜中將。頒授現場,他的肩章金光熠熠,卻仍像當年的參謀那樣,隨手把授銜證書塞進公文包,急匆匆趕回作戰值班室。戰友調侃:“老李又忙活哨位圖了。”事實上,他正與技術組推敲一份遠程打擊演練方案,時間節點精確到秒。
李旭閣的履歷很難用傳統軍旅曲線解釋。前半程,他在參謀崗位里打磨邏輯與眼界;后半程,他在天山風雪中練就指揮膽識。人才流轉的背后,是新中國國防建設的巨大需求,也是幾個部門圍繞“懂技術、懂作戰”的復合型將才的暗自較勁。若非王尚榮一句“不能再拖”,也許他的名字會落在截然不同的番號下。
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中國火箭軍(原二炮)從無到有,需要的正是這種跨專業的骨干。李旭閣趕上時代,也把個人求索與國家需求緊緊扣在一起。晉升被壓下、又被爭搶的故事,說到底,是多個系統為一個實干家“拔河”的寫照。金子無論放在課堂講臺,還是推出指揮帳篷,都依舊閃亮,這就是李旭閣留給后人的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