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0月30日新京報刊發消費質量報告《補劑、中藥貼、泡腳包消除子宮肌瘤?別信》后,新京報記者近日回訪發現,報道中涉及的多款產品已下架,有些產品的圖文宣傳表述詞已修改,亦有產品下架幾天后再次上架并重啟直播。不過,除報道中涉及的產品下架外,店鋪其他涉及虛假宣傳的產品依然在售。
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學教授鄧勇指出,商家誠信缺失與違法成本低;虛假宣傳手段隱蔽且取證困難;平臺監管不力以及消費者維權意識和能力不足,是導致網售產品虛假宣傳問題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建立信用懲戒機制,建立健全市場主體信用檔案,對存在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的商家和平臺依法實施信用懲戒,將其違法信息納入社會信用體系,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多款產品下架或更改圖文表述
新京報刊發的上述消費質量報告涉及四大類虛假宣稱可“縮瘤”“消瘤”的產品,包括營養補充劑、一類醫療器械、中藥泡腳包、中藥貼膏,這些產品瞄準“婦科第一瘤”子宮肌瘤,宣稱可以“縮瘤”甚至“消瘤”,忽悠消費者為此買單,有的產品甚至冒充進口產品欺騙消費者。
報道發布后,新京報記者在某購物平臺發現,同福中醫堂售賣的“宛言真非遺秘方洗浴包”已經下架,但該店鋪內僅剩一個產品鏈接,為子宮肌瘤貼產品,標題上依然宣稱“子宮肌瘤特效泡腳包”。本桑醫學研究旗艦店售賣的兩款本桑制藥遠紅外穴位治療貼、醫德康醫療器械專營店的宮大夫穴位貼敷治療貼,均在報道發布后下架,且兩家店鋪已無法搜索到“子宮肌瘤”為關鍵詞的產品。
Tongkang醫藥海外專營店售賣的4款宣稱可以讓子宮肌瘤脫落的產品:Anpical Uterine Fibroids capsules(Anpical子宮肌瘤膠囊)、Anpical Soybean Isoflavone care capsules(Anpical大豆異黃酮護理膠囊)、Anpical Pelvic Floor Muscle capsules(Anpical 盆底肌黃金膠囊)、Fele Women’s Immune capsules(Fele女性免疫膠囊),此前記者訪問的商品鏈接目前已無法購買,但在該店鋪依然有兩個鏈接可以購買Anpical子宮肌瘤膠囊,商家僅將“可以縮小肌瘤體積、改善子宮環境、抑制肌瘤生長,促使肌瘤組織逐漸分解吸收縮小,與子宮肌瘤說拜拜”等圖文表述刪除,改為“呵護子宮盆腔”。Anpical大豆異黃酮護理膠囊也更換了新的購買鏈接,并刪除了大部分圖文表述,僅保留產品包裝及權威認證的圖片宣傳,產品標題中也不再提及“子宮肌瘤”。
![]()
Tongkang醫藥海外專營店4款宣稱可以讓子宮肌瘤脫落的產品已下架。
店鋪“青山養生記”所售的宮寶凈牌代代花昆布凝膠糖果也已經下架,同時該店已清空全部產品,并更名為“明合小店”。
有產品短期下架后重新上線
店內其他產品功效宣稱仍很大膽
上述報道發布后,還有部分被“點名”的產品依舊在售。如“宣合堂大醫館”的宮舒康貼,商家在宣傳該產品功效時發出毒誓:“子宮肌瘤永不再犯,騙人死十八代”。
“孝目標旗艦店”的子宮肌瘤貼宣稱“三步輕松告別肌瘤:滲透、修護、鞏固;通過穴位滲透,以穴定位,直達病灶,藥效滲透改善腹部疼痛,促進代謝更替,起到修復痛經殺死肌瘤病變細胞的作用;并能治養結合,修復卵巢功能,告別反復”,這種表述依舊在圖文頁展示。
另一個購物平臺上的“宮大夫旗艦店”所售的宮大夫穴位貼敷治療貼,在報道發布后曾下架,并清空了該產品鏈接。但11月2日晚間,新京報記者發現,該產品鏈接重新上架,且店鋪晚間直播的背景上列舉了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多發)、子宮腺肌癥等多種子宮相關病癥,寫著“專攻肌瘤問題,一透二滲三養護,成分溫和不刺激,【無痛】幫省你下3000-5000米”,主播的話術則變得相對謹慎,只是提及“四盒用完貼完可以看到明顯的效果及改善”。圖文宣傳中,則宣稱該產品為草本配方。而該款產品屬于一類醫療器械,《第一類醫療器械產品目錄》明確規定,“穴位壓力刺激器具”中的產品不能含有中藥、化學藥物、生物制品、消毒和抗菌成分、天然植物及其提取物等發揮藥理學、免疫學、代謝作用的成分或者可被人體吸收的成分。
主播展示的該產品醫療器械備案證號為“魯濰械備20220011號”,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數據庫信息顯示,該備案號的醫療器械預期用途為“貼于人體穴位處進行外力刺激”,產品成分中未提及草本成分,且明確不含有發揮藥理學、免疫學或者代謝作用的成分。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這些被曝光的“消瘤”產品和店鋪,部分僅針對報道中提及的產品下架或調整;同一店鋪內的其他產品,在功效宣稱方面依然大膽。
如本桑醫學研究旗艦店內所售的本桑制藥燃減保健貼,針對肥胖問題,宣稱“早上貼晚上減”,另一產品本桑制藥眼部肌膚平滑露宣稱可以“橫掃淚溝”。
此外,本桑醫學研究旗艦店所售的醫用遠紅外治療凝膠(產品注冊號為:晉械注準20252090032,二類醫療器械),國家藥監局官網注冊信息顯示,適用范圍為“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輔助消炎、消腫和止痛”,但在商家包裝之下,該產品只是在包裝上使用了不同疾病的相關圖片,便成為專為甲狀腺或靜脈曲張而研發的產品。針對甲狀腺,該產品宣稱“不給甲狀腺留機會,快準狠,突破傳統消散局限”;針對靜脈曲張,又宣稱“專研靜脈曲張,真醫用,活靜脈,層層滲透,疏通淤堵,不給靜脈‘添堵’的機會”。
![]()
本桑醫學研究旗艦店的醫用遠紅外治療凝膠,僅更換包裝,就變成為不同疾病專研的產品。
義德康醫療器械專營店下架了“宮大夫穴位貼敷治療貼”后,其店內的八桂藥谷甲狀腺貼、淋巴貼,均為同一款備案的一類醫療器械,備案號均為“魯濰械備20220011號”,該備案號不僅與上述宮大夫旗艦店所售的“宮大夫穴位貼敷治療貼”、五心大藥房旗艦店所售的“宮瘤清穴位貼”醫療器械備案號相同,還由同一家企業加工生產。這些產品在不同商家的宣傳中,卻被賦予不同的治療功效。
專家:規范網售產品宣傳需多方合力
市場監管部門整治力度持續加大
針對網售產品尤其是貼牌產品屢禁不止的虛假宣傳亂象,鄧勇指出,部分商家唯利是圖,缺乏基本的商業道德和誠信意識,為追求利潤最大化不惜進行虛假宣傳。而且虛假宣傳的違法成本相對較低,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罰款最高200萬元,遠低于一些商家的違法收益,難以形成有效震懾。而隨著技術發展,虛假宣傳手段不斷升級,如使用AI技術制作虛假廣告、虛構IP、使用僵尸賬號等,這些手段更加隱蔽,數據造假識別難度加大,導致監管部門取證困難。部分平臺對經營者資質審核不嚴,未嚴格落實網絡實名制信息備案要求;同時,平臺對虛假宣傳行為治理缺位,檢測鑒定服務水平不足,售后服務不到位,對消費者投訴的虛假宣傳問題未及時處理,甚至為追求流量默許虛假宣傳行為。而部分消費者缺乏辨別虛假宣傳的能力,容易受到夸大宣傳的誘導而沖動消費。且一些消費者購物時未留存完整的宣傳頁面截圖、直播錄屏等證據,導致維權難度增加,主動維權意愿低。
鄧勇認為,要加大監管力度,更好地規范網售產品虛假宣傳亂象,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細化對虛假宣傳行為的認定標準和處罰措施,填補法律空白,形成精細化的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體系。平臺則應加強對經營者的資質審核,嚴格落實網絡實名制信息備案要求;并通過信息監測、線上巡查等手段開展全面排查,對發現的虛假宣傳等問題,及時采取封禁商品、限流停播、停業整頓、清退店鋪等手段予以處置,并向市場監管部門通報。監管部門則可以創新監管方式,建立跨部門跨地區協作機制,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監測與取證能力,加大對虛假宣傳行為的抽檢監測、網絡監測、隨機抽查力度。同時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教育,提高消費者辨別虛假宣傳的能力和維權意識,引導消費者在購物時留存好相關證據,遇到虛假宣傳問題及時投訴維權。
今年以來,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大對保健品等產品虛假宣傳亂象的整治力度,老年人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是集中整治的4個專項整治項目之一,并且從公域延伸到私域,向私域直播亂象說“不”。
10月15日召開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整治私域直播虛假宣傳違法行為”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的數據顯示,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已征集群眾及經營主體提供的問題線索7415個,查辦違法案件4516件,罰沒金額6876.91萬元,責令3611家主體整改、涉及金額382.42萬元,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違規違紀線索95條;共對私域直播虛假宣傳違法行為立案30件,其中私域直播平臺6件,直播商家24件,已處罰沒金額293萬元,擬處罰沒金額約663萬元。
針對違法行為向私域直播領域蔓延發展、規避監管的趨勢,市場監管總局全程跟蹤調度,對涉嫌虛假宣傳的私域直播間、私域直播平臺、相關產品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等違法主體實施全鏈條打擊。目前,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對私域直播虛假宣傳違法行為立案30件,其中私域直播平臺6件,直播商家24件。已處罰沒金額293萬元。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校對 楊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