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離退休還有三個月,我特意請了個假,乘車再走軍旅故地,看看還在江南的朋友和戰友。不曾想,我竟遇到一位老戰友,竟還沒有退,仍然在一線拼搏著。
![]()
江南名城,鎮江,春寒早退,桃花初綻,“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金山下的賓館里,滿廳的戰友,一桌的名菜;自然,還有那久違的江南佳肴,東坡先生詩中的美味——河豚。
欲舉杯,我發現少了一個人,急問:“老李呢?”眾說,因他工作太忙,現正在趕往鎮江的路上,大約還要半個多小時。
“出去打工了?”以為人家退下來沒事干,又去賺外快。我問。
“人家正當班,還沒退呢!”老葛說。
老葛不僅僅是江蘇豐縣的戰友、老哥,與我還是炮兵指揮學院的同學,在河北的張家口同窗共讀三年。
呦!我慢慢放下正端著的酒杯。我就琢磨,假若同樣的職級,部隊的干部比地方干部退得還早。雖然說老李年齡比我小一歲,縣團級也早該退休了;可現在他還沒退。我想,這小子肯定干大了!
“不大,軍級,他是咱戰友中的鳳毛麟角!”接著我的話巴,老葛幽默地說。
驚愕中,我與老友們推杯換盞,說東道西,其主旨無外乎,彼此分別后其工作的歸宿,老婆孩子的去處。可我心不在焉,仍念想著與老李二十年戰友的那些如煙往事……
老李叫李玉久,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和我一起入伍的戰友,徐州市豐縣人。記得當年一起入伍的戰友,在我們團的豐沛老鄉就有300多人。由于機緣巧合,讓我們僥幸碰上了。
多年以后,只剩下我們五個人當了干部,其中豐縣3位,沛縣2人;另外,還有3位當了志愿兵。自古沛豐一家,我們在部隊也遵守這約定俗成的“鄉規”,處得就像親兄弟一樣。
業余時間,我們經常二兩花生米,半斤豬頭肉地碰到一起干兩杯。戰友情,生死情,超過一切。私下里我們絕對沒有什么“八拜之交”,但我們共同接受的稱呼是,沛豐的“八大金剛”,這還是老李起的“引子”。
老李豐縣劉王樓的,小學文化。其形象——噢,讓我來描述,還不如用他自嗨的話語生動。玉久說,他是個頭不高不矮,皮膚不黑不白,身體不胖不瘦,長得不丑不俊,辦事不憨不精。
你看,這家伙文化不高,概括能力多強,多生動形象;只是最后一句明顯自娛自樂開玩笑而已,更顯示其幽默精明!玉久當兵時還不到18歲,可已經結婚生子。
由于這家伙早熟,鬼點子多,七哄八騙的,就穿上了綠軍裝。
![]()
當過兵的戰友都知道,接新兵的干部都喜歡文憑高、年齡小的小白臉,既懂事又聽話還順眼。不過,當年接新兵的排長早就相中李玉久。新兵連一結束,排長二句不說,就直接把他帶到他們連隊。你說這!
到了軍營,老鄉們都想著能學點技術、長點知識,入個團入個黨的,好給家里長個臉,有個交待。可人家李玉久出手就不一樣。他二話不說,直接找到連長,拍著胸脯嗷嗷叫:到最艱苦的崗位上去,當炊事員。
說實話,那年月,整個社會就是不重技術不講文化,只注重出力干活。誰要是能出力流汗,任勞任怨,誰就能立功受獎,就是優秀榜樣。
自從當了炊事員,老李能吃苦耐勞,不怕出力流汗。結果還不到一年的時間,老李受了兩次嘉獎,戴了三次紅花,竟連團組織都未參加,他就直接入了黨!
老李性格隨和,尊重領導,團結同志。你別看他平時粗粗拉拉的,可他為人處世,胸襟寬闊,心中有數。這家伙雖然不會說普通話,可能言善辯。
在老李眼里,沒有什么辦不好的事。如果領導因故不滿意,揪著耳朵罵兩句,人家先是一笑,然后表態立即改正。有時戰友不高興了,照腚上踢兩腳,人家也不生氣,等跑遠了轉過臉來罵你“嫂的個腿”,熊事沒有!
一年下來,官兵沒有不喜歡的。就這事,多年以后我都沒有弄懂——老李,一個還不到二十歲的孩子他是怎么弄明白這些道理的?
奇跡出現了。兩年多一點,老李從炊事班班長直接當了司務長,提了干部!
![]()
那時雖然說政策允許從戰士中直接提干,可太快了。同期的戰友,有的專業技術還沒有學到手,有的連個班長還沒有當上。
那時我們一個月才領八塊錢的津貼,可人家老李每月五十二塊錢的工資,“四個兜”的軍裝穿上了,上海牌的手表戴上了;噢,還有皮鞋、收音機……
古人說,“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不過,得意的時候不能忘形。你看,當年的詩作者一不小心閃了馬腿,結果終生一事無成!沒想到,后輩晚生李玉久也失去了把控,受到挫折。
老李膽大,人緣又好,提干后偷著學會了開車。可最忌諱的是駕駛技術“二半吊子”的時候,有癮!那天業余時間,老李湊著二兩酒勁,也許是性格使然,犯了車癮,結果把連隊里進口法國的大炮車,給撞翻在馬路上,損失十來萬。
說實話,那年月沒有酒駕之說,駕照不駕照的也不是很重要,關于軍人的交通違規違法地方執法部門一般不多管,一交了之;可在部隊,擅自開車且出了這么大的事故,全營全團的先進沒了,那可是一個不得了的事情!結果是撤職查辦,以儆效尤!
記得在事故處理期間,老李找到我。當時我正因身體小恙在團衛生隊休養。老李說,領導叫我在全團干部大會上作檢查,材料不會寫,請老哥幫忙。既是戰友老鄉,責無旁貸,聽了老李一番感慨,肺腑之言,我盡其所能,草就一篇。
那天全團干部大會上,老李“現身說法”。玉久本來口才就好,沒想到,人家談到疼處的時候,把稿子一推,侃開了,聲淚俱下!雖然說檢討沒有多少理論色彩,科技含量,可這小子說得句句在理。再加上那些家鄉土語,聲情并茂,竟一炮走紅。
你比如,我在材料上說“……痛改前非,從零開始……”結果人家老李來了一句說:“像打籃球似的,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來,從零比零開始”——你看,多生動形象,哄堂大笑!老李既贏得了會上的同情、又贏得了會后的喝彩!
老李說了,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老李有志氣,不到一年,竟東山再起。不過,當初那種“一時無兩”的風頭和機會無覓。
![]()
記得后來我們“八大金剛”再聚會,老李喝點酒,不服氣地說:“當年老子提干的時候你們還啥都不是啥,現在都他媽的營級連級的了,哪說理去?”
沛縣的老黃頂了一句:“當初你小子又憑什么比我們提得早?你還有理呢你,我們難道沒意見?”老李一楞,張著嘴巴瞪著眼,想了一會子,還真的沒有找到充足的理由……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國家百萬大裁軍,我們部隊也在裁撤之列,讓許多熱血軍人頓失前程。世人都知道,當兵從戎的熱血青年哪個沒有將軍之志?然而我們這一代人,生不逢時。
有的戰友竟熱淚盈眶:“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其意思就是,多年來,我們摸爬滾打、不畏風霜嚴寒,無論難耐酷暑,曾為國防建設貢獻多年,其中也有許多戰友在前線流血犧牲,可現在就這么一句話給打發了?
既然部隊不夠意思,我們就“打回老家鬧革命”。一腔熱血付東流!記得部隊裁撤時“最后的晚餐”,許多干部借酒澆愁,牢騷滿腹,摔盤子打碗……
實踐證明,沖動是魔鬼;遇事冷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那時雖然說大裁大撤,可部隊該加強的部門還得加強,該留的單位還得留。就說部隊農場吧。農場就是種莊稼的,再不,就種菜養豬養魚等,均為部隊提供福利,改善生活,也是提高部隊戰斗力的重要一環。
這是軍隊幾十年的光榮傳統,大裁軍時依然保留下來。但農場的工作性質和環境,與農村農民沒有多大差別。除了機械化程度高一點,也就是穿著軍裝干農活,而且進步慢,生活環境差,官兵都不樂意去。
可“八大金剛”中的老李和老步有不同的想法,而且這種想法明顯地高出一籌。
說來話長。那時部隊的基層干部大多都是娶的農村媳婦。可要讓老婆孩子隨軍轉戶口,吃商品糧,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之一,即營級干部,年滿三十五歲的正連級干部,或入伍十五年的干部。
那時老李老步一合計,雖然說部隊裁撤,斷了前程,可咱倆入伍已經十三年。既然職務不夠,年齡不夠;但是,如果我們能再堅持年把兩年,滿了十五年老婆孩子不就可以隨軍了——現在不是轉業干地方的時候!
后來聽說農場屬于保留單位,兩個人統一思想,竟向組織申請,愿到部隊農場去干農業,不論分到什么地方都沒意見。你看,人家老李老步不與時世爭高低,不圖官職大與小,卻為老婆孩子爭福祉——結果是后退一步,時來運轉,別樣洞天!
![]()
先說老步,就夠幸運的了。老步也是豐縣人,人事關系轉到團農場,當了場長,正連級。沒多長時間,團農場就因整編轉隸關系。誰也沒料到,團農場竟然轉到南京政治學院的門下,成了學院的農場。
人隨單位走,名正言順,老步跟著改換門庭,也成了學院的人。更讓人高興的是,兩年后因政策變動農場竟給撤了,老步又被調到學院后勤機關,進了南京市。
再加上,學院機關干部三年一晉級的政策規定,沒幾年,老步成了團級干部。老婆孩子隨軍那更是小事一樁了。
現在老步全家成了正兒八經的南京人,就住在鼓樓附近,一對雙胞胎兒子分別娶了兩個江南小美女,就連“半老徐娘”的媳婦,如今也是滿口的南京普通話呦——那年出差去省城,老步作東請客,我見過。
如果說老步已經創造了奇跡,那么,老李的發展更是“石破天驚”!
老李入伍前在家就當了生產隊的副隊長,懂點農業,再加上是司務長,搞后勤,在部隊重組時,領導就按照老李的意愿把他安排到高炮旅農場。
說真的,老李為了老婆孩子能隨軍,在農場確實出了力。為了種植養殖,老李常年在田間地頭住小窩棚,也曾下河塘捕魚捉蟹,無論風寒,最后落下了一身的毛病。
值得欣慰的是,老李把一個入不敷出,虧損多年的單位帶出了低谷。農場成了南京軍區后勤工作的先進典型。
那年,南京軍區在高炮旅農場開現場會,將官咸集,老李介紹了先進事跡。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沒想到,與會的軍區政治部主任意外地發現了這個人才,相中了老李。不久,一紙調令把老李調到軍區政治部農場當場長。古人都說“宰相府里的衙役五品官”。自此種莊稼的老李走上了仕途的“通天””之路!
軍區政治部農場在剛開始時千把畝地,正營級單位。沒多久,農場整合擴編,政治部農場順風順水地搖身一變,成了正團級。老李水長船高,不顯山露水地當上了團級主官。
記得那年我去省軍區開會,老李聽說了,專程從農場跑來看我。會議結束后,老李又帶我到農場兜了一圈風光。
農場在離南京不遠的安徽馬鞍山市丹陽湖。只見農場田園如畫,五谷飄香,成了丹陽湖一道靚麗的風景。從交談中得知,老李確實發揚了在基層部隊時的光榮傳統,為政治部機關農場建設作出了貢獻。
江南的夏夜,燈火闌珊、流螢舞低,寂靜安然。老李在農場食堂弄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全是官兵自己生產的,就連小酒也是他們自己釀造的。那晚,他手下幾個最大的官最好的弟兄作陪,別具一格。哥倆心情愉悅,一醉方休!
為了敘舊,晚上,我和老李一塊,住在他宿辦合一的辦公室。兩張床,面對面,哥倆拉了大半宿。
![]()
老李很知足。他說老婆孩子早就隨軍了,南京、鎮江都有房子,了卻了一樁大心事。現在正團級。因農場就是正團級單位,職務已經封頂了。
老李說,大家都知道,軍區政治部可是一個管官的地方。全軍區的干部都屬它管,大到軍級干部。俗話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可我文化水平低,要是像你們這些家伙似的,有文化,能寫會畫的,早干大了!想想自己是一個農村孩子,現在已經知足了,再干幾年就在部隊退休!
月華瀉地,雞鳴五更。老李也已入了夢鄉,酣聲如歌;我卻無眠。
人們常說,人的一生,不可能十條路走十條。老天若讓你為人,來到世上,一定會讓你酸甜苦辣盡嘗,喜怒哀樂難免;老天不可能讓你天機占盡,事事如意。
一般而言,在現實生活中,文化水平高者成才的比率一定較高。然而誰能說沒文化的人就沒有出路?從古至今,從奴隸到將軍者有之,從農民到皇帝的也不乏其人。
老李一個莊稼人,后來到了部隊竟種莊稼成才,雖然說有其偶然性,但老李之對事業的忠誠,為人處世的精明,吃苦耐勞的精神,卻是我們這些僅僅多認識幾個字皮的基層機關干部,無法比擬的。
一句話,種莊稼的老李能夠靠自己的一技之長,輕松自然地來到軍區政治部“養雞種菜”,可我們卻找不到“王爺侯府”的大門在哪里!這是心理話,發自肺腑!
臨別,老李把我們的車給裝得滿滿的,又有米面油茶,又是雞魚肉蛋的,弄得我還不好意思,客氣了一番。可人家老李說:“這算個啥,咱就是干這一行的。上面不下指標,下面沒有任務,沒有壓力。說句不該說的話,政治部機關的那些家伙,哪家的鍋門口我沒去過?”
金山寺下的酒店里觥籌交錯,歡聲笑語;酒過三巡,人還未醉。就聽窗外汽車“滴滴”的聲響——不見其人,已聞其聲。我判斷,老李到了。酒杯還沒有放下,就聽老李嗷嗷叫著,推門而入,與我又抱又啃,又哥哥又戰友的沒完沒了。
說真的,部隊的將軍咱見過,也接待過。然而能與戰友中間的將軍同桌共飲,這還是第一次。雖然說是嬉笑怒罵,口無遮攔,可心中還是另眼相看的。
酒酣耳熱之際難免多看老李兩眼。細端量,老李一身的訓練服,帽子歪戴著,身上泥巴也不少,還是老習慣、老樣子,只是臉上的皺褶,多了點;腰,有點彎——哪像個將軍?若脫了軍裝,活脫脫的一個老農民。我想。哎,春花秋月風吹臉,再見故人心很疼!
那天晚上,我和老李要了個標間,依然是兩張床,面對面,哥倆重溫十年前農場里推杯換盞的舊夢;當然,更多的是洗耳恭聽老李當將軍的過程……
軍區政治部農場,職級是明確的,正團級單位。按照條令的要求,作戰部隊的正團級軍政主官的任職年齡,一般不超過45歲。若非作戰部隊,或有特殊要求的單位可以適當放寬,但一般不超過50歲。
不瞞你說,那年我在省軍區系統工作,干到48歲就轉業了。可老李已經過了55歲,仍然是場長,實屬罕見——可能與“宰相府”有關?戰友們說。
干就干唄,多為部隊作貢獻是好事!問題好在,組織上對多作貢獻的軍官的前途也不會忘記。既然行政職務到了天花板,那就走專業技術職稱晉升的道路。
部隊有許許多多的專業技術,可以這么說,地方有什么部隊就什么。地方農業有專業技術職稱,部隊的農場也一樣不少。
結果老李另辟蹊徑,在當好場長的同時,業余攻讀,志在考技術職稱。就這樣,老李“懸梁刺股”,“風雨無晦”,幾年下來,部隊的專業技術五級考核過關,可喜可賀!技術五級是什么概念?就是相當于行政副軍級——你看看,這就是一個行政職務正團級的農場場長創造的奇跡。
有意思的是,人們喜歡就高不就低。從那時候起,許多人就夸贊李玉久是軍級干部,稱呼其“軍長”的有之,揶揄人家是“將軍”的也不乏其人。
![]()
準確地說,技術級與行政級還有很大的不同。你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軍隊文藝界的那些名人,技術職稱也評到五級六級的,相當于軍級師級的待遇;但他們終歸與那些從血與火中礪煉出來,當上軍長副軍長的將軍們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話又說回來,就這老李已經是鳳毛麟角,不容易的了!就說我的戰友群里,無論是在部隊的戰友,還是在軍校的同學,后來有當團長、旅長、師長的,除了老李,至今我還沒有發現一個干到軍級的。無疑,老李是我們戰友中的佼佼者、幸運者!
只聽酣聲又起,不輕不重,依然如歌——這家伙太辛苦,又睡了!可憐我再無睡意,輾轉反側……
古人云:“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是的,當兵入伍,報效祖國。一朝披征衣,一生許戰場。“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犧牲、奉獻,這是兵者的志愿,也是對軍人的基本要求!
然而,在現實的生活中,如果條件允許,甚至是機緣巧合,能夠滿足軍人一些人生的合理訴求,也在情理之中,也應該得到社會的理解和尊重,人民的關愛和贊同!
![]()
記得一位著名作家曾經說過,很有道理:軍人,意味著犧牲和奉獻,是最可愛的人;但是,軍人,不應該只有犧牲和奉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