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元勞務起征點真的要變了嗎?自由職業者或迎春天!
傍晚的寫字樓樓下,兼職文案小李剛收完當月的稿費結算短信,3200元的收入被扣了480元個稅,她對著手機嘆氣:“這800元的起征點,扣稅時真有點肉疼。”隔壁咖啡店的兼職咖啡師小張也有同感,每月接的零散訂單加起來不到5000元,每次結算都要先刨去800元再按20%扣稅。
在街頭的外賣站點、家里的自由職業者工作臺、線上的接單平臺上,無數人都在關心同一個問題:沿用多年的800元勞務起征點,真的要調整了嗎?這些奔波在靈活就業賽道上的人,能等到屬于自己的政策春天嗎?
一、現狀:800元起征點從哪兒來?現行政策這樣規定
提到勞務報酬的800元“起征點”,其實準確來說是個稅預扣預繳時的減除費用標準,這一規定并非憑空而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12月19日發布的《關于全面實施新個人所得稅法若干征管銜接問題的公告》(2018年第61號) ,居民個人取得勞務報酬所得時,預扣預繳的減除費用明確為“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計算” 。
這一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實施,至今仍在執行。簡單舉個例子:如果自由職業者接了一個3000元的設計單,預扣預繳時要先減800元,再按20%稅率繳稅,即(3000-800)×20%=440元;若接了一個5000元的單,則按5000×(1-20%)×20%=800元繳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預繳稅款,年度結束后可納入綜合所得匯算清繳,多退少補。
![]()
二、爭議:2億人撐起的靈活就業市場,為何盼調整?
800元減除費用標準之所以引發熱議,核心原因是靈活就業群體的規模早已今非昔比。國家統計局2021年底的數據顯示,國內靈活就業人員已達2億人左右,而到了2025年8月人社部公報中,這一數字已更新至2.03億,占城鎮就業總量的43% 。從外賣騎手、直播達人到設計師、翻譯,越來越多人加入自由職業行列。
對這些從業者來說,800元的減除標準顯得有些“過時”。以月薪5000元的靈活就業者為例,若分成5次接單,每次1000元,每次需預繳(1000-800)×20%=40元,合計預繳200元;而同等收入的工薪族,因5000元未達綜合所得月度減除標準,無需預繳個稅。這種差異讓不少自由職業者覺得稅負偏重,調整減除標準的呼聲也隨之高漲。
三、信號:官方沒提“漲起征點”,但有這些新變化
不少人聽說“800元起征點要變”的消息,但截至目前,并沒有官方發布明確的調整通知。不過,針對靈活就業群體的稅收政策,確實出現了值得關注的新動向。
2025年6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明確互聯網平臺從業人員取得的勞務報酬所得,可由平臺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繳稅款,其中累計減除費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在平臺連續取得收入的月份數計算 。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平臺從業者,預繳個稅時能享受和工薪族一樣的5000元/月減除標準,大大降低了預繳階段的稅負壓力。
此外,公告還明確平臺從業者可享受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免征增值稅等優惠政策,進一步減輕了綜合稅費負擔 。這些政策雖未直接調整800元減除標準,卻實實在在給靈活就業者送來了減稅紅利。
四、提醒:自由職業者別漏了“匯算清繳”的退稅權益
雖然800元的預扣減除標準尚未調整,但自由職業者完全可以通過年度匯算清繳享受稅收優惠。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8年第61號公告,勞務報酬所得會并入綜合所得,按年計算個稅,每年可減除6萬元(即每月50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再加上專項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房貸利息等),很多人能實現退稅。
比如,某自由職業者2024年全年勞務報酬收入8萬元,預扣預繳個稅12800元(80000×80%×20%)。在匯算清繳時,扣除6萬元基本減除費用后,應納稅所得額為1.6萬元,實際應納稅480元,可退稅12320元。2024年度匯算清繳已于2025年3月1日開始,符合條件的從業者千萬別錯過退稅時機。
說到底,800元勞務報酬預扣減除標準目前并未調整,但官方針對靈活就業群體的稅收優化正在持續推進。從平臺從業者的累計預扣政策到匯算清繳的退稅機制,這些變化都在讓稅收更貼合靈活就業的實際情況。對2億多自由職業者來說,讀懂官方政策、用好稅收優惠,就是當下最實在的“春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