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經歷了一整年充滿關稅威脅和貿易限制的混亂局面后,美國至少暫時與中國達成了貿易休戰。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同意將此前用于施壓中國、促使其更嚴格限制芬太尼流通的20%關稅減半。然而,據《紐約時報》報道,美中貿易休戰將美國關稅降低到了可能威脅美國長期減少對華依賴努力的水平。】
《紐約時報》指出,許多企業仍希望實現產品供應來源的多元化,并且長期來看不愿將資金與中國捆綁在一起。但現行的關稅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企業急于在中國境外尋找生產基地的必要性。這也削弱了企業將工廠遷至巴西、越南和印度等國所期望獲得的經濟優勢。
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表示,美國并不想與中國疏遠,但有必要降低風險。不過,正如《紐約時報》所寫,中國采取反制措施的能力是其未像印度和巴西那樣面臨更嚴厲關稅的原因之一,美國也對這兩個國家實施了重大貿易限制。特朗普曾多次威脅對中國征收三位數的關稅,但中國采取了打擊美國痛處的措施。中國建立了稀土金屬出口監管體系并限制了相關供應,這威脅到了美國汽車工廠的運營。
這一策略奏效了。在韓國會晤后,特朗普同意暫停對中國船只征收新關稅,推遲對數千家中國公司的制裁,并將“芬太尼關稅”降低10%。中國則表示將暫停實施部分稀土金屬限制一年,并恢復采購美國大豆。中國還承諾將嚴格控制用于生產芬太尼的化學品供應。
從一方面來看,這份協定是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為美中關系帶來了一定的確定性和可預測性。然而,這份協定可能會降低企業尋找中國替代方案的積極性。此外,其他市場可能出現的關稅不穩定和不可預測性,讓企業更加懷疑是否有必要將供應鏈擴展到中國以外。
盡管美國對中國產品的關稅仍然較高,但出于一些不明原因,對其他國家某些商品的關稅有時與之相當甚至更高。因此,《紐約時報》總結道,特朗普最初降低對華依賴的目標現在變得更加模糊不清了。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不對轉載自外國媒體的信息負責。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