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九銀十,南通市區(包含崇川區、開發區、蘇錫通園區,下同)新房市場呈整體收縮態勢。
供應端,兩月累計新增房源758套,同比下滑約54%;成交端,同期備案756套,同比下滑約36%。
縱向對比,供求雙雙明顯下滑,表明開發商推盤策略較去年更趨謹慎,購房者觀望情緒更為濃厚。
橫向對比,供應758套,成交756套,供求基本持平,這種“靜態平衡”意味著市場幾乎無法化解存量。
庫存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截至10月末,市區新房狹義庫存(已獲銷許未備案)高達約1.08萬套,按近一年月均流速(約433套)估算,去化周期約24.94個月,較9月末延長約1.35個月。
廣義庫存(狹義庫存 + 未獲銷許潛在庫存)更是高達約2.22萬套,按相同流速估算,去化周期將拉長至約51.16個月,較9月末進一步延長約3.84個月。
![]()
10月市區新發住宅銷售許可證5張,新增房源298套,供應量環比下跌約35%,同比基本持平。
![]()
目前主力在售新房項目共計56個(剔除存量小于10套的尾盤),10月總備案448套,環比上漲約45%,同比仍下滑約46%。
![]()
就細分板塊而言——
目前庫存壓力最為嚴峻的是開發區——狹義庫存去化周期約82個月,廣義庫存去化周期更達199個月。
其核心困境在于近乎停滯的去化速度。據統計,開發區近四個月累計僅備案5套,但其廣義庫存卻仍有近3000套,且其中還有大量高層、小高層產品,與當前市場需求錯配明顯。
目前庫存壓力相對較小的是新東區——狹義庫存去化周期約13個月,廣義庫存去化周期約20個月。
新東區目前僅4個項目在售,廣義庫存不到1400套。其中,中海盛和觀山樾和綠城桂語朝陽,近一年月均流速在20套左右,城鎮鉑域瀾灣也能維持在14套左右,中鐵逸都僅剩30套未備案。憑借適中的體量與穩定的流速,實現了區域市場的動態平衡。
就單個項目而言——
10月銷冠由主城新盤濠東璟園奪得,單月備案75套高居榜首。
![]()
該項目自9月19日首領銷許到10月16日二次取證,不到一個月推出6棟、170套房源,目前已備案75套,已獲銷許去化率約44%,其快速供貨與高效去化的綜合實力可見一斑。
![]()
分析其熱銷原因——主城濠河畔地段,賦予其第一大優勢;低密純洋房定位,保證其居住舒適度;建面約126㎡/146㎡/176㎡三大戶型,有效覆蓋從首改到再改全周期需求;僅356套有限體量,有效規避長期庫存壓力,增強市場稀缺價值預期。
![]()
排在第二、第三名的是TOP10榜單常客——中海臻如府&大華鉑璟灣,10月分別備案了46套和44套,延續一貫不錯表現。
統計發現,老城區目前在售項目僅4個,其中3個躋身月度前五,除上述濠東璟園和中海臻如府之外,另一個是虹橋板塊錦鴻府,再次印證核心地段在弱市中的競爭力。
另一端,滯銷項目依舊不少,10月“0成交”項目多達17個,此外還有14個項目成交不足5套。
![]()
往期多次被歸入滯銷行列的龍憩苑、澐河天璽、遠創宸樾,10月依舊“0成交”;
已進入尾盤狀態的“市北四子”,北緯31度、崇州云璽、碧桂園公園星薈,10月也都是“0成交”;
中創區紫瑯吾島,10月僅備案4套,近一年月均去化不足4套,截至10月末整盤去化率僅約10%;
新城區華潤澐璟,10月僅備案3套,今年下半年以來去化明顯降速,四個月合計僅備案18套;
隨著越來越多純洋房、別墅新盤涌入市場,諸如華潤澐璟、紫瑯吾島這些項目,競爭力將持續削弱,若不以價換量,未來將面臨更大去化壓力。
2025年金九銀十已成過去,南通市區新房市場在調整中展現出明顯分化圖景。依賴普漲行情的發展模式已然終結,市場正轉向對不可復制地段、高端改善產品的精準定價。
唯有深刻理解客戶需求、具備核心競爭力的項目,才能在漫長的去化周期中贏得主動權;而對于那些同質化嚴重、缺乏亮點的項目,這場嚴峻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數 據 說 明
*數據來源:通房e辦
*統計時間:2025年11月3日
*備案存在延遲,數據僅供參考
*轉載或引用,請注明來源「新知南通研究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