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有一位傳奇的美女將軍,她的朋友圈全是牛人大咖。
新中國創史人何香凝是她的領導。
社會活動家宋慶齡是她的知心朋友。
十大元帥之一陳毅曾是他的朋友和戀人。
斯大林曾專程索要照片,只為睹她芳容。
蘇聯作家高爾基稱她,是“一個真正的人”。
另外,魯迅、趙一曼、廖承志、李濟深、吳玉章、成仿吾等杰出人士等都是她的摯友。
茅盾更是以她為原型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書中這樣描述道:“她是不平凡的女兒,是虹一樣的人物,她的特性是‘往前沖’!”
這個非常牛掰的美女將軍,就是胡蘭畦。
她像古代花木蘭一樣,不怕苦難艱險,不怕顛沛折騰,勇敢地用膽量和抱負去征服天下,活成自己的英雄。
![]()
01 逃婚、拒婚,我的人生我做主
1901年,胡蘭畦出生于四川成都。祖上是明朝開國功臣,世代書香門第。
從小,胡蘭畦就在母親的教導下,誦讀愛國經典,《出師表》《滿江紅》《正氣歌》等篇目倒背如流。
在英雄的感召下,年輕的胡蘭畦思想積極進步,夢想著非常向往不平凡的人生。
可現實并不盡如人意。
1920年,胡蘭畦從師范畢業后,父親自作主張把她許配給了她表哥楊固之。
楊固之是一個重利輕義的商人,兩人的志趣相差很遠,結婚沒多久,胡蘭畦從成都逃到了川南巴縣當教員。
![]()
婆家氣得大罵,“這女娃性子太野,自古女子嫁人從夫,她怎么能跑了呢?”
鄰居風言風語,說她不守婦道,讀書心思都讀歪了……
父母更是又氣又惱,一次次地催她趕緊回到楊家,別丟父母的顏面,傷兩家和氣。
可胡蘭畦堅定地說,“不離婚,就不回家。”
兩年后,家人見她仍然態度堅決,只好無奈地答應她的要求。
而恢復了自由之身的胡蘭畦,也迎來了新的煩惱。
因為她曾做過民國時尚雜志《良友》的封面女郎,她的才貌雙全的“美名”早已聲名遠播。
![]()
得知她離婚后,很多追求者慕名而來,其中就有“四川王”楊森。
當時楊森已有8房姨太太,但他依然垂涎艷驚四方的胡蘭畦,且位高權重,認為自己肯定能心想事成。
于是,讓他的四姨太,也是胡蘭畦的同學,替他去說媒求親。
哪曾想,胡蘭畦并買他的帳,不僅一口回絕了,還憤然說道:“給他做小?做夢去吧,我才不答應。”
一個無權無勢的離異女子,竟然敢打臉當地最大的軍閥,眾人欽佩不已。
很快,胡蘭畦的事跡傳開了,茅盾聽說后,就以她的故事為原型寫了一部長篇小說《虹》。
在書中,茅盾非常精準形象地描述道:“她是不平凡的女兒,是虹一樣的人物,她的特性是‘往前沖’!”
02 坐牢、出書,人生越折騰越精彩
當然,這樣一個敢做敢沖的女子,肯定不會只當一個默默無聞的中學教師。
沒過多久,胡蘭畦考入了川南師范學校讀書,在那里她受到教務長惲代英的影響,加入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并逐步走在了革命的道路。
1925年,胡蘭畦結識了她一生的引路人何香凝,并在何香凝的幫助下,進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兵大隊的一員。
消息傳到蘇聯,斯大林對她大為贊賞,還專門找人要了一張有胡蘭畦的照片留作紀念。
![]()
進入軍隊后,胡蘭畦依然敢做敢沖,就連蔣校長她都敢直言不諱地罵。
她寫了一篇《回頭是岸》的文章,發表在校刊上,警告蔣介石不要反對不該反對的事。
蔣介石看到后,氣得火冒三丈,直接發了通緝令,要好好“管教”她一番。
不得已,胡蘭畦只好遠走他鄉,在何香凝的幫助下來到德國,結識了宋慶齡,兩人還成為了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
在德國,胡蘭畦依然熱力四射地投身救國事業,印發傳單、登臺演講……結果引起了納粹政府的注意。
1933年,胡蘭畦被捕入獄。
哪曾想,她在獄中也特別能折騰,她主動要求打掃衛生,這樣趁機可以去其他牢房里逛一逛,順便結交幾個朋友。
幸好,她在監獄呆得時間不長,三個月后,胡蘭畦在宋慶齡等好友的幫助下出獄,不過條件是她必須離開德國。
于是,胡蘭畦只身來到巴黎,在一所園藝學校半工半讀。
在學校期間,閑來無事的她,把自己在德國的經歷,寫成了一本紀實小說《在德國女牢》,發表在《世界報》上。
書中她寫道,“如果要我做一個真正的人,我只有很堅強地把一切困難都承擔起來。好吧,我就借德國的牢獄來鍛煉自己!”
![]()
因為她的堅韌,這本書先后被譯成英、俄、德、西等文字,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她也聲名大震。
蘇聯作家高爾基對她大為贊賞,稱她是“一個真正的人”,邀請她作為中國代表參加蘇聯第一次作家代表會。
2年后,高爾基去世,胡蘭畦與他的兒子一起,手捧高爾基的遺物,為他執紼。
無疑,這是對胡蘭畦最大的肯定。
03情傷、隱退,愛過錯過卻不悔
終于,胡蘭畦結束了多年的海外流亡生活,1936年7月,她回國來到上海。
全面抗戰爆發后,她在上海組織女工成立了“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開展戰地救護和戰區宣傳教育工作。
抬傷員、運彈藥、送糧草、洗衣做飯……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她都會全力以赴地去做,而且做得一絲不茍。
更難得的是,上海淪陷后,她又帶領服務團轉戰8個省,并把它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戰地服務團。
從一個人,到一個團,可以說,她把自己活成了一支千軍萬馬。
![]()
鑒于她突出的表現,還有空前的聲望,1939年,曾經下令通緝她的蔣介石,給她頒發了一個委任狀。
委任她為“國民政府軍委會戰地黨政委員會少將指導員。”
而她也成為中國近代第一位女將軍。
但也正是這份委任狀,生生葬送了她一份刻骨銘心的愛情。
胡蘭畦早在1922年,就與陳毅結識,兩人既是同鄉,又是同齡,志同道合的他們互生好感,是親密無間的好友。
只是愛情的種子還沒來得及發芽,他們就因革命事業各奔東西,各自成家。
不過緣分這東西,有時候就是這么巧,總能讓你意想不到,又乍見心歡。
1938年,胡蘭畦率戰地服務團來到南昌,恰好陳毅也在南昌組建新四軍。
多年未見的老友,徹夜長談,互道別離之情,那些曾經懵懂的、心跳的情愫再次撞擊著他們的心。
![]()
他們訂下了白首之盟,陳毅還把自己要結婚的事情寫信告訴了父母。
可命運偏偏喜歡捉弄人。
因為胡蘭畦既是國民黨任命的少將,也是一名地下黨黨員,她早在德國時就已加入共產黨。
如果她與陳毅結婚,她的身份就要暴露,組織上不同意他們的婚事。
傷痛之余,陳毅給胡蘭畦寫了封信,說:
“馬革裹尸是壯烈犧牲,從容就義是沉默犧牲,為了革命,我們就吃下這杯苦酒吧。假如我們三年內不能結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
只是世事難料,他們這一別就從情侶徹底成了同志。
等到再見時,已是革命勝利之后,陳毅早已另娶他人,孩子都好幾個了。
胡蘭畦就此熄滅了愛情的燈火,并“退隱江湖”,94歲時魂歸故里,長眠故土。
胡蘭畦一生有坎坷,有曲折,但更多的是有傳奇。
她原本可以安享生活,在家相夫教子,順遂一生,但她偏偏選擇了一條荊棘叢生的艱險之路。
她雖一生顛沛流離,甚至飽受風雨之苦,但她卻一腔孤勇地投入到解放事業之中,活得熱氣騰騰。
正如胡蘭畦自己所說,“這輩子只知道趕著時代大潮走,在浪尖上奔呀跑呀,有時被礁石碰得頭破血流,也只能舔著流血的傷口”。
像她這樣,敢于沖破桎梏、熱血疆場的女子,即使翻遍中華五千年歷史,也屈指可數。
請讓我們記住她,這位一生坎坷,卻一直在時代浪尖上奔跑的傳奇美女少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