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每當念起這句詩,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的赤誠便躍然眼前。2025年,恰逢陸游900周年誕辰,知作家呂瑜潔新作《鐵馬冰河入夢來》,為我們打開了走進這位詩人一生的大門。
全書以史為基,既是長篇小說,也是陸游的動人傳記。從少年英才到 “小李白” 的成長,從與唐琬的深情糾葛到憂國憂民的壯志,再配上陸游行跡圖與精美彩插,帶你沉浸式感受他跌宕卻熱血的一生。
本文摘編自《鐵馬冰河入夢來》
有刪減
LUYOU
寫出不一樣的陸游
文 / 呂瑜潔
宋徽宗宣和七年十月十七日(公歷1125年11月13日),紹興人陸宰攜夫人唐氏進京路上,唐氏突然在船上分娩,生下了他們的第三子。陸宰很高興,因為家中已有長子陸淞、次子陸濬,就為三子取名為陸游,字務觀。
![]()
▲陸游,圖源網絡
水過無痕,風過無聲。千年時光,仿佛只是彈指一瞬。2025年11月13日,是陸游900周年誕辰。身為紹興人,能在有生之年遇見紹興先賢陸游的900周年誕辰,是莫大的緣分。于是,我于2023年1月決定為陸游寫本書,為這個緣分做一個小小的注腳。
寫陸游的書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已故傳記文學家朱東潤先生寫的《陸游傳》。朱東潤先生說:“后代對于陸游的評價紛歧很大……他的生活值得仔細分析,做出比較近情的結論。”
![]()
▲朱東潤,圖源網絡
朱東潤先生認為,要理解陸游,必須抓住他的三個關鍵時期:一是隆興二年(1164年)在鎮(zhèn)江的經歷,二是乾道八年(1172年)在南鄭的經歷,三是開禧二年(1206年)對于韓侂胄北伐的政治態(tài)度。
朱東潤先生于1988年去世,他的《陸游傳》完稿于1959年,距今已有六十多年,朱東潤先生的這些觀點,今天看來依然很有見地。
既然朱東潤先生已將陸游寫得十分全面、詳盡,那么,我該如何寫陸游呢?我想從女性視角去寫陸游。我問了自己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在陸游成長過程中,他的原生家庭給了他哪些影響?
第二個問題:陸游和唐琬是怎樣相遇相愛的?他和唐琬分開時有哪些原因?
第三個問題:陸游一生呼吁北伐,但一直未能如愿,在宦海浮沉中,他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要想回答這些問題,就要走進陸游的內心世界。
如何走進陸游的內心世界?最好的辦法,就是細細品讀陸游留存于世的文字。
言為心聲。
寫長篇歷史小說《紅豆生南國》時,我認真品讀了王維留存于世的400多首詩,并將這些詩按時間順序排列,與《舊唐書》《新唐書》中有關王維的記錄一一對應,從而勾勒出了王維一生的心路歷程。同樣地,在寫長篇歷史小說《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過程中,我細細品讀了陸游留給世人的《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老學庵筆記》《家世舊聞》《入蜀記》《南唐書》等作品,仿佛跟隨陸游的足跡,走完了他的一生。
陸游出生于北宋末年金兵來襲的前夜,一生經歷了宋徽宗、宋欽宗、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寧宗六任皇帝。在朝代更迭和時局沉浮中,他將展開怎樣的一生?
《鐵馬冰河入夢來》是一部歷史小說。歷史小說不同于歷史論文,也不同于戲說。歷史論文是“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戲說可以天馬行空,隨意想象。
![]()
歷史小說以歷史人物為原型,結合時代背景、人物性格進行合理的想象,不只是歷史事件的簡單羅列。在創(chuàng)作《鐵馬冰河入夢來》的過程中,我查閱了陸游的作品及后人寫的《耆舊續(xù)聞》《后村詩話》《齊東野語》等資料,對于有爭議的問題,我做了分析和考證,和大家分享。
比如,關于陸游和唐琬在沈園重逢的年份,有兩種說法。
陸游和唐琬的故事,最早來源于三位宋人寫的筆記,即陳鵠的《耆舊續(xù)聞》、劉克莊的《后村詩話》、周密的《齊東野語》。陳鵠、劉克莊與陸游是同時代人,周密出生于1232年(陸游去世于1209年),比陸游晚幾十年。據《耆舊續(xù)聞》記載,是1151年;據《齊東野語》記載,則是1155年。
陸游1192年重游沈園時,寫了一首七律,題目是《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于石,讀之悵然》,說是“四十年前”。當然,不一定是四十周年整,可以是四十年前后,即1152年前后。那么,到底是1151年,還是1155年呢?
陳鵠最早提及陸游和唐琬沈園重逢一事,并點明“淳熙間(1174—1189年)其壁猶存”,還說他在沈園親眼見過《釵頭鳳》題詞。稍后的劉克莊,也提及陸游早年婚變,還記錄了陸游晚年寫的《沈園》二絕句。到了宋末元初,周密對陸游和唐琬沈園重逢一事記錄得更加具體,有點像小說,可能有想象的成分。
當史料說法不一致時,一般優(yōu)先采納同時代人的說法。陳鵠比周密早出生,和陸游同時代,從這個角度說,他的記載更可信。因此,我在本書中采納了1151年這個說法。
![]()
▲圖源網絡
關于唐琬去世的時間,目前沒有定論。根據陸游1154年寫的《看梅絕句》(五首),我認為唐琬去世于1152年的可能性很大。
陸游很勤奮,詩歌很高產,他1187年在嚴州(今浙江建德)刊刻出版《劍南詩稿》二十卷時,對他過往寫的上萬首詩作反復刪減,寫于1136年至1158年間的詩作僅34首入選《劍南詩稿》,其中有5首是寫于1154年的《看梅絕句》,足見《看梅絕句》在陸游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看梅絕句》(五首)是陸游第一次寫詠梅詩,表面上是詠梅,其實暗藏對唐琬的思念之情,而且從字里行間看,此時唐琬已經去世,他和唐琬已經陰陽兩隔。
![]()
其一
梅花宜寒更宜陰,摩挲拄杖過溪尋。
幽香著人索管領,不信如今鐵石心。
![]()
![]()
其二
梅花樹下黃茆丘,古人尚能愛花不?
月淡煙深聽牧笛,死生常事不須愁。
![]()
![]()
其三
荒陂十畝浴鳧鴨,折葦枯蒲寒意深。
何處得船滿載酒?醉時系著古梅林。
![]()
![]()
其四
一物不向胸次橫,醉中談謔坐中傾。
梅花有情應記得,可惜如今白發(fā)生。
![]()
![]()
其五
老子舞時不須拍,梅花亂插烏巾香。
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此狂。
![]()
問題來了,陸游為何要借梅花思念唐琬,而不是正大光明地思念唐琬?
這要結合當時的情況來分析。1147年,唐琬改嫁趙士程。1151年春天,陸游和唐琬在沈園重逢,并在沈園墻壁上題寫《釵頭鳳》,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讓趙士程很沒面子。如果唐琬死后,陸游再次公開表達對唐琬的思念,無疑就是在趙士程的傷口上撒鹽。因此,陸游只能悄悄前往唐琬墓地,借梅花思念唐琬。
“不信如今鐵石心”“梅花樹下黃茆丘”“古人尚能愛花不”等句,無不流露出陸游對唐琬的刻骨思念。
![]()
▲唐琬,圖源網絡
《看梅絕句》寫于1154年冬天,“黃茆丘”是指野草茂盛的土丘或者墳頭。一般來說,新墳長滿野草大約需要兩年,結合陸游和唐琬1151年春天重逢于沈園,唐琬“未幾怏怏而卒”,由此推斷她去世于1152年初。
那么,唐琬的“黃茆丘”在哪里呢?從《看梅絕句》得到的線索,唐琬的墳塋在梅林中。南宋時期紹興有很多梅林,據《嘉泰會稽志》卷十七記載,“越州昌原梅最盛,實大而美。據傳此地有梅萬株,雪色可愛,香聞數里。居人以梅為業(yè)”。
從趙士程兄弟趙士篯一脈葬石帆山一帶,以及后期榮王趙希、太傅信王趙璩也在這一帶歸葬來看,唐琬葬在昌原可能性較大。
除了梅花,陸游還經常借菊花思念唐琬。
如前文所說,1170年春夏,陸游四十六歲,從紹興前往夔州任職,途經江陵時,他“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寫下了《重陽》一詩,其中有“照江丹葉一林霜,折得黃花更斷腸”之句。
1187年,陸游六十三歲,看到庭中菊花盛開,不由得想起了他和唐琬新婚燕爾的時光。他倆成親于1144年,那時,陸游二十歲,唐琬十七歲。新婚的日子,就連彼此的呼吸都是甜的。唐琬慧心巧思,看陸游整日看書很是勞神,就用曬干的菊花縫制了精美的菊花枕囊,讓陸游睡覺時用,可以清目提神。
陸游很喜歡這個菊花枕囊,當即寫了《菊枕詩》,可惜沒有收入《劍南詩稿》,我們已經看不到原文了。
幸好陸游1187年寫下了兩首菊花詩,題目很長——《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于人,今秋偶復采菊縫枕囊,凄然有感》:
![]()
其一
采得黃花作枕囊,曲屏深幌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
![]()
其二
少日曾題菊枕詩,蠹編殘稿鎖蛛絲。
人間萬事消磨盡,只有清香似舊時。
![]()
“少日曾題菊枕詩”和“喚回四十三年夢”,無不透露了陸游對唐琬的深深思念。
當他凄然感嘆“燈暗無人說斷腸”時,一定想起了當年唐琬為他縫制菊花枕囊的情景,往事歷歷,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
唐琬去世后,陸游雖然娶了王氏,并和王氏生育了五子一女,但他心里始終沒有忘記唐琬。
除了1170年在湖北江陵悼念唐琬外,他思念唐琬的詩作大多是在沈園寫的。
1192年,陸游六十八歲,重游沈園,寫了一首七律,題目很長——《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一到,而園已易主,刻小闋于石,讀之悵然》,內容如下:“楓葉初丹槲葉黃,河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壞壁醉題塵漠漠,斷云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禪龕一炷香!”
1199年,陸游七十五歲,重游沈園,寫下了《沈園》二首。
![]()
其一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
![]()
其二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
![]()
1205年,陸游八十一歲,夢見自己又去了沈園,醒來后寫下《十二月二日夜夢游沈氏園亭二首》。
![]()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
![]()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
![]()
1208年,陸游八十四歲,最后一次重游沈園,寫下了《春游》:“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他對唐琬的思念不僅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時間越久,思念愈甚。
陸游明白,這輩子,他因堅持“北伐中原、收復失地”而一路跌跌撞撞甚至頭破血流,但他從不后悔,因為這是他內心最堅定的聲音。
他唯一后悔的,是失去了唐琬。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他將繼續(xù)堅持北伐,所不同的是,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險阻,他都不會放棄唐琬。因為他明白,從失去唐琬那天開始,他的內心就沒有真正安寧過。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他在疾風驟雨中孤身奮戰(zhàn),直至生命的終點。
值此陸游900周年誕辰之際,向陸游致敬,向和陸游一樣心懷天下、兼濟蒼生的先賢們致敬。
![]()
![]()
《鐵馬冰河入夢來》
![]()
作者 呂瑜潔
出版日期 2025.10
【天貓購書鏈接】
https://e.tb.cn/h.SLfmmXGvD7GIsn3?tk=my60fgveueg CZ005
復制并打開天貓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陸游生平的長篇小說,通過細細品讀陸游留存于世的文字,帶領讀者走進陸游的人生及內心世界。書中不僅詳細描繪了陸游從少年英才到世人盛贊的“小李白”的成長經歷,而且重點關注了陸游唐婉愛情故事在陸游一生中所產生的深遠影響,以及陸游滿腔壯志、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
呂瑜潔,浙江新昌人,畢業(yè)于廈門大學歷史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紹興市文藝兩新發(fā)展促進會會長,曾在紹興日報社、柯橋區(qū)政府機關部門工作多年。多年來一直深耕歷史文化,善于用文學詮釋歷史,在時代變遷中解讀人物命運。已出版親子書信散文《我的心里住著一個孩子》《我的心里住著一個世界》,歷史文化散文《歷史的背影和回眸1》《歷史的背影和回眸2》《榴梿一樣的紅樓夢》,百萬字長篇歷史小說《紅豆生南國》等多部作品,深受讀者喜愛。
![]()
↓ 點擊名片,關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