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從剛發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來看,今年還能賺錢的房企已經不多了,房企業績下降仍在持續,止跌問題似乎并沒有得到實質上解決。
據第三方機構統計,2025年前三季度,50強房企累計銷售面積同比下滑25%,7月至9月單月同比降幅分別達27%、14%、25%。 銷售額的持續萎縮,直接沖擊了房企的利潤池。
![]()
2025年三季度,56家房企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值跌至-521.83億元,同比銳減233%。
這意味著,超過六成房企的主營業務“入不敷出”。 以“萬保招金”四大龍頭為例,其經營性現金流全部轉為負值,保利地產甚至低至-261.08億元。
![]()
近期萬科輿論壓力仍在繼續,萬科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60.65億元,同比下降27.30%;凈利潤虧損160.69億元,同比下降98.61%;
2025年11月2日,萬科A發布公告,宣布與第一大股東深圳市地鐵集團簽署框架協議,深鐵集團將向其提供總額不超過220億元的借款。
![]()
截至目前,深鐵已實際向萬科出借197.1億元,均為無擔保信用貸款。新協議不僅延續了這一支持,還明確未來新增借款將以萬科資產提供抵質押擔保,有效期三年,可延長。
盡管數據不好看,深鐵集團仍然還是官方全力支持萬科,深圳企業自己救,這話確實說到心坎了,不過這真金白銀投進去幾百億,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
隨著萬科持續高層動蕩,萬科系職業經理人也都面臨著大部分擇業問題,萬科未來的大盤不會倒,但是總歸很多崗位確實也不需要人了。
從今年年初開始,萬科經營型高管就開啟集體離職模式,區域總,城市總級別高管截至目前已經離職了五人。
第三季度開始,核心中高管也開啟流動,如今國企央企都進入了一二線豪宅拉鋸戰,特別是在一二線城市有過重要戰績的萬科地產人,這一波市場競爭力仍然在線。
地產一品塘獨家獲悉:前萬科開發經營部本部營銷副經理趙然已經離職,挖角對象是近一年名聲大噪的貝好家置業,中介頭子都開始挖營銷總,確實有點意外。
本次貝好家給到趙然的崗位是貝好家總部的營銷部門負責人,作為萬科地產總部的營銷部門B角,趙然一直作為輔助萬科首席營銷官對萬科全國項目經營營銷系統化管控。
趙然,女,出生于1986年,2008年本科畢業于西南財經大學,同年以萬科新動力身份加盟萬科成都,開啟地產營銷職業生涯。
2011年之后,趙總從萬科離職加盟招商蛇口成都公司,從萬科營銷起航到招商蛇口操盤多項目,這一時期也是多數地產營銷人最能積累經驗的幾年。
后續四年,趙總轉戰藍光發展與綠都地產,這一時期也是很多營銷人頂不住高薪酬誘惑時期,幾乎所有地產黑馬都在全國批量高薪酬引進人才。
這四年時間雖然不算穩定,但是對于從經營視角看營銷,很多地產人仍然還是有一些心得體會的。
2017年8月,趙總加盟正榮地產總部,正式開啟當時都讓很多地產人羨慕的閩系房企職業生涯,從總部營銷對接總監一直做到了分管長三角區域的營銷總經理。
在正榮地產六年時間,可以說是趙總職業生涯最有含金量的,幾乎都在總部視角,對總部的營銷各大部門人才培養與體系建設,都是很寶貴的行業經驗。
2024年初,萬科再次招手老將回家,當時的萬科還不是現在的萬科,開發經營本部也剛剛成立,急需要總部視角多年的地產人加盟。
不過,誰也沒想到,不到一年半,萬科集團組織調整,這一波二進宮的大佬們又要面臨職業選擇,有人選擇留下繼續奮斗,自然有人選擇揮淚離開。
貝殼旗下的貝好家置業,這兩年幾乎把萬科,龍湖,融創等強產品企業的研發人員挖了一個底朝天,據小編統計,最少有40位產品高手加盟貝好家。
從2024年到2025年,貝好家直接在地產圈扔了一顆炸彈,早期中介巨頭似乎要跟開發商搶飯碗,各位甲方爸爸們也都沒想明白,貝好家已經牽頭拿了十幾個項目。
與此同時,貝好家大力通過入股方式推動C2M模式落地項目。2025年以來,貝好家以此方式共進入了6城6個項目,超過了貝好家自己下場拿地的項目數量。
要知道,貝殼成立貝好家的基本邏輯就是依托自家的營銷大數據,渠道自然是最大競爭力,如今哪家開發商說沒與貝殼合作,估計也是吹牛逼。
因此,這幾年貝殼在地產圈是橫著走,很多項目甲方都要預支傭金,否則這些貝殼的經紀人估計都要拉黑甲方。
本次貝好家在總部居然成立了營銷部,類似甲方開發商營銷中心的角色,畢竟旗下有幾個項目是自己獨立操盤,如果失敗,這一套C2M理念恐怕要搞砸。
很顯然,貝殼對于自家的營銷水平有點不太自信了,畢竟如今都是豪宅操盤思路,價值營銷時代已經來臨。
在貝好家自操盤項目里面, 第一個關鍵項目就是成都的地王項目:成都貝宸S1,如今一年多了,開盤消息似乎也沒有等到,但是市場口碑形成了兩極化爭議。
![]()
要知道,所謂的貝殼大數據驅動,在很多剛需項目可能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作為千萬量級以上的豪宅項目,這一批客戶關注的東西是非常綜合性的,很難用一些數據去簡單衡量。
盡管硬件看起來非常吸睛,但是很多戶型總價都已經超過2000萬級,對于一個完全陌生的開發團隊,這部分業主會不會押寶,這都是會存在不確定性。
要知道,純豪宅賽道如今整體操盤思路已經不僅僅是硬件的比拼,而且是開發商作為甲方綜合的運營服務能力,單看服務能力,貝好家就有明顯短板。
在貝殼中期業績通報會議上,貝殼高層還透露,貝殼內部已經在自有資金總投資峰值金額上進行了明確限制,下一步可投增量自有資金規模不超過10億元。
“成都和上海兩個自操盤項目退出后,我們的資本占用峰值限制會遞減,這兩個項目的投資金額、資金占用總額限制會進一步下降。”
可以預見的是,貝好家成都與上海兩個項目公司將是壓力太大,如果不成功,這套貝殼打造的地產界“安卓系統”就不會成立,或許也是大家最不想看到的結局。
如果真的成功,貝殼將會躺著賺錢:項目拿地前的“供應鏈金融”、項目開發中的“數據服務費”、項目銷售時的“分銷傭金”。
關于今天分享的內容,大家對貝殼有什么評價?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您的認可,是對我最好的鼓勵
地產一品堂,80后 工科理工男 深漂19年 19年獵頭從業經歷,16年以上地產行業沉淀,關注地產戰略布局,產品運營,持續研究健康管理,個人微信:luyipin000;各位朋友可以加我隨時交流探討 共同進步;近期新增地產一品堂官方微信群,大家也可以加入,與更多的地產人+再創業者交流溝通,共同進步,還可以討論資產配置與大健康管理。
另外地產一品塘新增人才服務模塊,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添加聯系方式,一對一咨詢業務具體流程細節,私人定制職業發展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