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大突破!锝 - 98 衰變之謎終被揭開
咱們先把話說透:德國科學家花大力氣證實了锝 - 98 的電子俘獲衰變,這事兒不光補上了核素圖表的關鍵缺口,還悄悄給核醫學、核能利用鋪了條新路。
別覺得核物理離咱們遠,其實這些看似冷門的研究,往后都可能變成守護健康、改善生活的硬科技,今天就用大白話給你扒得明明白白。
![]()
千分之三的衰變藏大秘密
你發現沒,科學圈的重大突破,往往都藏在 “海底撈針” 的難度里。
先給大家科普個基礎:锝是元素周期表第 43 號元素,也是人類第一個純人工合成的元素,它的所有同位素都帶放射性,就像個天生的 “不穩定分子”。
這里面最常見的是锝 - 99,半衰期長達 21 萬年,穩定得很;但咱們這次的主角锝 - 98,那真是稀有到離譜。
科隆大學的研究團隊為了湊夠實驗樣本,用了 3 克锝 - 99,這里面含有的锝 - 98 只有 0.06 微克 —— 這就相當于在一座藏書百萬的圖書館里,找出唯一一頁寫著特定句子的紙,難度可想而知。
更麻煩的是,锝 - 99 會釋放強烈輻射,這股 “干擾信號” 會把锝 - 98 的微弱信號完全蓋住。
研究人員想了個妙招,專門設計了一個圓柱形鉛屏蔽裝置,高 8.58 厘米、外徑 4.24 厘米、壁厚 0.58 厘米,就像給探測設備穿了件 “防輻射鎧甲”,硬是把干擾降到了最低。
![]()
接下來就是考驗耐心的時刻了。在核物理研究所的三葉草測量站,團隊連續 17 天盯著儀器,一刻不敢松懈,最終記錄下了 4 萬次衰變事件。
說句實在話,這 17 天里設備不能出一點差錯,研究人員得時刻盯著數據,跟守著剛出生的寶寶似的小心翼翼。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于發現了關鍵:锝 - 98 大部分時候會變成釕 - 98,但足足有 0.3% 的概率,會通過電子俘獲衰變成鉬 - 98。
別小瞧這千分之三,在核物理學里,哪怕是萬分之一的衰變比例,都是驗證理論的關鍵證據。
就像科隆大學的埃里克?施特魯布博士說的,這看似微小的發現,卻是對核物理理解的 “微小但重大的貢獻”。
![]()
核素圖表添上關鍵一筆
我跟你講,核素圖表這東西,堪稱核物理領域的 “萬能地圖”,比咱們熟悉的元素周期表還細致。
元素周期表是按電子排布分類,而核素圖表是按質子數和中子數排列,每個核素都有自己的 “專屬坐標”,上面標著它的穩定性、衰變方式這些關鍵信息,就像給每個原子核辦了張 “身份證”。
之前锝 - 98 的電子俘獲衰變,只停留在理論推測階段,核素圖表上關于它的衰變途徑一直是空白。
這次實驗一證實,下一版核素圖表里,就會給锝 - 98 加上一個紅色標記,專門標注這個新發現的衰變方式。
可能有人覺得,不就是添個標記嗎?至于這么大驚小怪?其實還真至于。
咱們可以這么理解,核素圖表就像一張探索微觀世界的地圖,以前這里有個 “未知區域”,科學家只能靠猜;現在終于探明了路線,后續研究就能順著這條路往下走,少走很多彎路。
![]()
而且這背后還有更深的意義。電子俘獲衰變到底是啥?
簡單說就是原子核從內層電子軌道 “抓” 來一個電子,跟核里的質子結合變成中子,這樣一來,元素的種類就變了 —— 這過程就像原子核玩了一場 “變身魔術”。
通過觀察這個過程,科學家能搞懂原子核里質子和中子的相互作用,弄清楚哪些核素穩定、哪些會衰變,這對完善核結構理論模型至關重要。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最新發布的核素圖已經收錄了 5278 種核素數據,涵蓋了已知的穩定核素和放射性核素。锝 - 98 的這一發現,也會被納入其中,讓這張 “地圖” 變得更完整、更精準。
![]()
核醫學迎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看似 “純理論” 的發現,其實離咱們的健康特別近。你可能沒聽過锝 - 99m,但它在核醫學領域可是 “明星選手”,被譽為 “萬能核素”。
全球 85% 的核醫學診斷,比如腫瘤探測、心臟檢查、骨轉移檢測,都離不開它。
為啥锝 - 99m 這么好用?因為它的半衰期只有 6.02 小時,既能保證成像清晰,又能讓患者接受的輻射劑量降到最低,而且它能和多種藥物結合,靶向不同的器官,簡直是核醫學診斷的“多面手”。
比如心肌灌注顯像用它評估心臟血流,骨顯像用它檢測骨轉移瘤,腦血流顯像用它診斷腦血管疾病,用處多到數不清。
而這次搞懂了锝 - 98 的衰變機制,能幫科學家更深入地了解整個锝同位素家族的特性。
![]()
就在 2025 年下半年,國際核醫學學會已經傳來好消息,基于科隆大學的這一發現,科研人員正在優化锝 - 99m 的生產工藝。
未來不僅能提高診斷精度,還能減少核廢料產生,讓患者做檢查更安全、更放心。
不止如此,研究團隊接下來還要研究鄰近核素的稀有衰變過程。通過對比這些核素的行為,科學家能更清楚核穩定性的規律。
這可不是單純的理論研究,它對核能安全利用、核廢料處理都至關重要。
說不定再過幾年,咱們用的核能更安全,核醫學檢查更精準,甚至核廢料處理難題都能找到新解法,而這一切都要感謝今天這個 “千分之三” 的發現。
![]()
結語
科學從不嫌棄 “冷門”,那些看似遙遠的核物理研究,其實都在悄悄改變咱們的生活。
今天搞懂锝 - 98 的衰變,明天可能就優化了癌癥診斷;今天完善了核素圖表,后天或許就能解決核能難題。基礎研究就像埋種子,現在看著不起眼,日后說不定會長成參天大樹。
別覺得科學離自己遠,每一個硬核突破,最終都會惠及你我。畢竟探索未知的意義,不就是把 “不知道” 變成 “能用上”,讓咱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讓人類文明一步步往前挪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