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中國官方媒體發布了一則引人注目的新聞:全球首座2兆瓦級釷基熔鹽核反應堆,在甘肅武威戈壁灘上正式建成并投入運行。
![]()
這座看似“藏在沙漠深處”的小型核反應堆,其實是全球核能領域的一次“技術爆破”。在傳統核電仍被安全爭議和資源瓶頸困擾的當下,這座反應堆的出現,不只是一次技術突破,更像是中國在核能革命中扳回的一局。
這個看似“陌生”的反應堆,究竟為什么能讓《自然》、《金融時報》這類國際權威媒體都緊盯不放?它又能為中國、乃至世界能源格局帶來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
核能新邏輯
在核能界,安全從來是繞不開的核心問題。傳統核電站用的是固體燃料,結構復雜,維護成本高,就像一口高壓鍋,一旦冷卻系統失靈,后果不堪設想。
![]()
而中國這座新建的釷基熔鹽堆,采用的是液態燃料技術,堆芯燃料本身就是高溫熔鹽,一旦溫度超標,底部“冷凍塞”自然融化,燃料液自動流入應急儲罐,靠溫度差自然冷卻,整個過程不需要電、不需要人力干預。這不是“技術上更安全”,而是“物理規律上更安全”。
毫不夸張地說,這是從“防事故”到“不會出事故”的根本轉變。《華爾街日報》在報道中稱其為“核能安全邏輯的范式轉移”。中科院公布的參數顯示,該堆是全球首個實現“兩兆瓦液態燃料”和“釷燃料入堆”的第四代核反應堆,具備在線換料、連續運行、無需停堆的能力,運營效率大幅提升,維護風險大大降低。
![]()
這項突破意味著,中國在核能安全這一“老大難”問題上,率先邁出了從“工程安全”到“本質安全”的關鍵一步。不再是用層層系統去“兜底”,而是從反應堆的設計邏輯上就把事故的可能性“鎖死”。對全球正在尋求能源轉型的國家來說,這無疑是一種全新的參考路徑。
從“求著買鈾”到“家底有釷”的主動轉向
中國發展核電這些年,一直面臨一個現實難題——鈾資源太少。全國探明的鈾礦儲量只占全球的4%左右,年需求上萬噸,但自給率不到10%。這意味著,中國的核能發展,長期得依賴進口鈾,主要來自哈薩克斯坦、納米比亞等國家,能源鏈條上始終握在別人手里。
![]()
而釷的出現,改變了這個局面。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中國的釷儲量超過30萬噸,僅次于印度。而且釷不像鈾那樣稀缺難找,常常伴生在稀土礦中,開礦挖稀土的同時就能順帶把釷回收,性價比高得多。通過技術手段,釷-232可以轉化為可裂變的鈾-233,變成核反應堆的“新糧食”。
科學家打了個比方:如果把這些釷資源合理利用起來,理論上可以支撐中國幾萬年的能源需求。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有點“科幻”,但背后的邏輯很扎實。釷多、技術行、反應堆建得起——這三點一旦齊全,中國的核能發展就能從“看人臉色”轉向“靠自己過日子”。
![]()
從國家戰略層面看,這就是把能源命脈從國外手里收回來。不再受限于進口路線,不再擔心國際市場波動。釷基熔鹽堆不只是發電工具,更是打破資源依賴、提升戰略自主的“新鑰匙”。
“沙漠也能裝反應堆”
傳統核電站建在哪里?答案很簡單:靠海、靠江、靠水。因為冷卻系統需要大量水資源,這是無法繞過的物理前提。但釷基熔鹽堆不一樣,它的冷卻系統是“密閉循環”,依靠熔鹽自身的熱交換能力,無需依賴外部水源。這就等于把核電站從“水邊人家”,變成了“旱地能手”。
![]()
甘肅武威的這座反應堆,建在戈壁灘上,就是最直觀的證明。未來,這種堆型可以直接部署到西部偏遠地區,擺脫“東電西送”的高損耗困境。比如,在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計算集群這些高能耗區域旁邊建站,產電即用,用電即地,效率高還省錢。
這種反應堆還能“余熱再利用”。它發電的同時,產生的高溫可以拿來做區域供暖、海水淡化,甚至在沙漠中建溫室種菜,搞“核能農業”。一臺反應堆,不只是“燈泡亮”,還能讓“沙漠綠”。
而在環保維度,釷基熔鹽堆也有它的“良心設計”:核廢料少、放射性壽命短,幾百年就能衰變完,不像傳統核廢料要幾萬年才能“徹底冷靜”。再加上釷與稀土礦伴生,本就要挖的礦里把釷順帶用起來,也算是資源利用率的“加分項”。
![]()
這些特性,意味著釷基熔鹽堆不僅能“在哪里都能建”,還能“建了就多用”,從電力、供暖到農業都能一手包辦。它打破了核電站選址的地理限制,也拓寬了核能的使用邊界。
甘肅的釷基熔鹽堆,是一個符號。它代表著核能技術從“高風險”走向“本質安全”的飛躍,也見證著中國從資源受限到能源自主的轉型,更是一種對未來能源使用方式的重新定義。
在全球能源博弈日趨激烈、氣候變化壓力不斷加劇的當下,這一技術的落地,可能是全球能源路線圖上的一次“路線重畫”。
![]()
釷基熔鹽堆或許無法立刻改變全球能源格局,但它無疑是一道曙光。在戈壁灘上悄然運行的這座裝置,正用它的安靜和穩定,向世界證明:能源革命,不一定要轟轟烈烈,也可以悄無聲息地“點沙成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