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丨鄭植文
編輯丨張明艷
11月1日,多家新造車企業在“銀十”傳統銷售旺季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絕大多數品牌實現了銷量同比、環比雙增長,展現出市場需求的持續回暖。
![]()
零跑汽車再度以70289輛的月交付量穩居榜首,并且創下歷史新高,首次突破了7萬輛大關;
鴻蒙智行緊隨其后,月交付量超6萬輛;
小鵬、小米連續兩個月站穩4萬輛臺階;
蔚來也首次躋身“四萬輛俱樂部”;
極狐、嵐圖等二線品牌增長顯著,同比增幅分別達110.3%和69.5%。
繁榮的數字背后,市場正在經歷深刻的結構性調整——“蔚小理”為代表的固有格局被徹底打破,以零跑為代表的“技術普惠”路線展現出強勁動能,而曾被視為增長標桿的理想汽車卻出現同比下滑。
十月,不僅是第四季度和本年度銷量沖刺的關鍵節點,更是行業淘汰賽加速的信號。
![]()
頭部陣營重構:
從“蔚小理”到“零小蔚”
零跑汽車以70,289輛的月銷量蟬聯榜首,同比增長84.1%,不僅首次突破7萬輛大關,更是連續第八個月領跑造車新勢力。2025年1~10月,零跑累計交付量超過40萬臺。持續領先的背后,是零跑“技術普惠”戰略的有效落地——通過LEAP 3.5技術架構的規模化應用,在保持產品性能的同時實現了成本的有效控制。
例如,零跑B10車型將激光雷達智駕版價格下探至12萬元級別,這種“高配平價”策略精準擊中了主流消費市場的痛點。同時,零跑的全球化布局成效顯著,C16等車型在歐洲市場的熱銷,為其打開了第二增長曲線,目前零跑已進入歐洲、中東、非洲、亞太等地的30多個國家,建立近700家銷售服務網點,尤其在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核心市場表現突出。
近期,零跑汽車發布旗艦車型D19沖刺高端市場,同時將全年銷量目標上調至58萬~65萬輛。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零跑首次實現半年度凈利潤轉正,毛利率亦創歷史新高。
相比之下,理想汽車正經歷調整期陣痛。10月理想交付31767輛,環比下降6.4%,同比大幅下滑38.2%,成為頭部陣營中唯一出現“雙降”的品牌。理想汽車已將全年銷量目標從70萬輛下調至64萬輛。
一方面,理想汽車在增程式市場面臨鴻蒙智行等強勁對手的分流,而其純電車型尚未能形成相同的勢能;另一方面,在價格戰日趨激烈的市場中,理想轉型期的壓力已然盡顯。此外,近期理想MEGA因 "冷卻液防腐性能不足" 啟動召回,涉及11411輛2024款車型,也對品牌形象帶來一定影響。
盡管9月上市的理想i6訂單突破七萬臺,但產能爬坡仍是痛點。目前理想正在聯合供應商解決產能問題,加快交付進度。
鴻蒙智行10月交付68216輛,穩居第一陣營,但其內部結構性問題依舊突出:問界系列占比總銷量超八成的情況尚未改變,新上市的尊界等車型對規模化銷量貢獻有限。
這種“單腿走路”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應對市場波動的能力。接下來,定位20萬元級的尚界能否成功打開市場,將成為鴻蒙智行能否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關鍵。
小鵬汽車以42013輛的月度交付量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同比增長75.7%。這種持續性的增長得益于其精準的產品迭代策略。去年上市的MONA M03和P7+成功打開了大眾市場,而2025款G6和G9則鞏固了其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
更值得關注的是,小鵬自研的圖靈芯片已于6月正式量產,10月搭載于全新小鵬G7,這預示著其正從單一的產品競爭,向核心技術掌控的更深層次邁進。
小米汽車繼續展現其“現象級”市場號召力,10月交付量穩超4萬輛。然而,巨大的市場熱度背后是產能瓶頸的制約。YU7標準版交付周期長達58~61周,這直接限制了其銷量的進一步突破。盡管小米二期工廠已按計劃投產,但年產能仍僅為15萬輛,與近40萬輛的訂單存量形成鮮明對比。
小米的案例揭示出新勢力普遍面臨的挑戰:從訂單到交付的轉化能力,正成為新勢力競爭的關鍵。
蔚來汽車10月交付40397輛,同比增長92.6%,其中子品牌樂道貢獻超過1.7萬輛,幾乎與主品牌平分秋色,顯示多品牌戰略初現成效。
這種“多品牌戰略”的成功,意味著蔚來已經成功拓展至更廣闊的消費群體。同時,蔚來在換電網絡建設上的持續投入開始顯現規模效應,截至11月初,已在全國布局3539座換電站,構建起獨特的護城河。
![]()
第二梯隊突圍:
差異化競爭與爆款策略
在頭部陣營激烈交鋒的同時,第二梯隊品牌通過精準的市場定位與產品策略,實現高速增長,展現出強勁的突圍勢頭。
極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堪稱10月最大亮點。其月交付23387輛,環比激增45.4%,同比飆升110%。這一驚人表現的直接推動力是9月上市的A0級車型極狐T1——以6.28萬~8.78萬元的極致定價,配合越級的空間與安全配置,成功打開了入門級純電市場。
極狐的案例表明,在日趨同質化的市場競爭中,精準的產品定位與價格策略仍能創造爆發性機會。同時,其通過冠名音樂節、體育營銷等年輕化傳播方式,實現了品牌形象的有效刷新,為銷量增長提供了品牌支撐。
其他品牌如極氪(21423輛)、阿維塔(13506輛)、嵐圖(17218輛)和智己(13159輛)也均實現了穩健的環比增長。特別是阿維塔,隨著配備華為乾崑智駕系統的阿維塔06開啟交付,其智能化標簽愈發清晰,有望在后續競爭中搶占更多份額。
第二梯隊的集體發力表明,在競爭白熱化的市場中,差異化定位與爆款策略仍是最有效的突圍路徑。無論是極狐的性價比路線,還是阿維塔的智駕聚焦,都印證了細分市場的戰略價值。
10月的銷量數據描繪了一幅充滿張力的市場圖景:一邊是零跑、小鵬、蔚來等持續突破交付天花板;另一邊是理想等曾經領先者面臨轉型壓力,而極狐等品牌則憑借精準策略實現逆襲。
新勢力競爭已進入深水區——單一的產品優勢或營銷創新已不足以支撐造車新勢力的持續領先,取而代之的是技術自研、供應鏈管控、成本優化與全球化布局的綜合較量。
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持續攀升,市場競爭的殘酷性將進一步加劇。對于那些尚未實現規模化盈利、缺乏核心技術壁壘、或者過度依賴單一產品的品牌而言,這個冬天或許會格外寒冷。10月的銷量數據不僅是階段性的成績單,更是未來市場格局的預演——在這條快速變化的賽道上,唯有綜合實力過硬的選手,才能走得更遠。
SFC
出品丨21財經客戶端 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丨金珊 實習生齊心淳
21君薦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