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曦悅四川在線記者羅海韻
10月30日下午,廣安市前鋒區的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百余名村民彎腰覆膜,為花椒樹穿上保墑抑草的“防護衣”。這片丘陵山地已成為四川省四星級現代農業園區及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截至目前,前鋒區建成花椒基地約1.2萬畝,2025年全區花椒產量預計達9053噸,可實現產值約1.7億元,園區總產值突破2.1億元。“廣安青花椒”先后獲評四川省林木良種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實現從“土特產”到“金名片”的跨越。
小花椒如何形成大產業?答案藏在科技賦能與全鏈發展之中。
椒味更濃
科技賦能產業鏈延伸
“過去摘花椒,一天下來滿手是傷,現在推廣無刺品種,效率高多了。”廣安市前鋒區生態農業開發供銷有限公司生產經營負責人毛磊感慨。
產業一線的顯著轉變,源于當地持續推進的產學研融合。前鋒區與四川農業大學、省林科院等單位合作,在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設立專家工作站,共建青花椒種質資源庫。現在推廣的無刺品種,有效破解了采摘難、成本高的瓶頸。
智慧農業也為產業注入新動能。在前鋒區,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了對生長環境與病蟲害的智能監測預警,生產方式更加精細化。“我們運用全覆蓋的標準化生產和嚴格的綠色有機標準,確保從田間到餐桌的每一顆花椒都安全優質。”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負責人王勇說。
品質提升帶動品牌增值。在四川廣安和誠林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車間里,數個大型發酵罐正恒溫運行,可根據需求定制生產多種風味的青花椒精釀啤酒。“我們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該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逐步實現“賣原料”向“賣產品”“賣品牌”轉變。
此外,當地餐飲企業也創新推出“椒宴”——17道以花椒為核心的創意菜品。從花椒油到花椒啤酒、花椒宴,一條覆蓋種植、加工、銷售、體驗的產業鏈日趨完善。
香飄更遠
多方聯動促產業融合
產業健康發展,離不開完善的保障和利益聯結機制。面對花椒“開黃花”等難題,前鋒區積極引入四川農業大學龔偉教授團隊等專家力量進行專項攻關。
“為增強抗風險能力,我們為近千畝花椒基地購買農業保險,推廣蔬菜間作、大棚育菌等模式,提升土地綜合效益。”王勇告訴記者。
此外,前鋒區推行“公司+村集體+農戶”“園區+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創新“保底收購+按股分紅”“土地流轉+園區就業”等方式,吸納大量農戶流轉土地、入園務工、入股分紅,穩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有效保障了農業的蓬勃發展。
數據顯示,廣安青花椒現代農業園區內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46萬元,高于全區平均水平21.8%。青花椒產業輻射帶動全區22個村發展花椒種植1.68萬畝,輻射區產出效益高于全區35.4%。
以青花椒為引領,前鋒區將持續鞏固當地特色產業,建設沿江翠竹長廊,配套完善產供銷設施,推動“特色品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前鋒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依托現代農業產業,引進文旅項目經營主體,培育創意農業、田園休閑、非遺手工等特色鄉村文旅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