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1月4日訊(記者 沈嬌嬌)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的舞臺上,來自新西蘭的羊駝絨、哥倫比亞的巧克力、澳大利亞的香氛、西班牙的傳統糕餅等“洋土特產”紛紛亮相。這些產品不僅通過進博會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更借助這一平臺加速本土化布局,從單純的貿易往來轉向深度合作與戰略深耕。
進博會成為海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黃金跳板”
對于許多海外企業而言,進博會是其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一站。進博會的平臺效應為企業增加了曝光度,更為企業提供了與供應鏈、經銷商和客戶直接對接的機會。
新西蘭太平洋羊駝品牌聯合創始人Eric Geng向記者介紹,原本太平洋羊駝主要深耕于新西蘭本地市場,外國游客是其重要客戶,然而全球疫情導致新西蘭旅游人數銳減,公司業務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彼時,為了讓公司走出困境,太平洋羊駝將目光投向了廣闊的中國市場。
然而,開拓中國市場絕非易事,太平洋羊駝公司團隊在6年前選擇參加進博會,租下小小的9平米展臺,結果在頭三天羊駝被產品便一售而空。Eric Geng進一步表示,“通過進博會,我們找到了中國的供應鏈、經銷商合作伙伴,開展了本土加工、銷售的合作,目前公司至少60%的營收來自中國市場。”
西班牙激情糕餅外貿經理ERNEST DEL RIO今年第一次參展,對進博會充滿了期待。他向記者坦言,西班牙中小企業想要進入中國市場往往“無從著手”,通過參加“上海進博會專項培訓課”才有機會來到中國、認識中國的合作伙伴。他在課上學習的內容是中國的禮品市場,因此將西班牙傳統甜點市場上倍受歡迎的兩款產品帶了過來,他認為這兩款產品非常適合在中國作為禮品推廣,希望這次在進博會上可以找到合適的經銷商。
哥倫比亞國民巧克力品牌Lok相關負責人表示,正是通過進博會這一高水準平臺,Lok得以鏈接中國消費市場,目前Lok已在全國擁有超50家代理商、20余家品牌專賣店,進駐上海久光、杭州大廈、北京SKP等高端零售渠道。
海外品牌為中國消費者 “量身定制”
為了更好地貼近本土消費者,海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后,使出“渾身解數”,積極融入本土市場,深度挖掘中國消費者的細分需求,單獨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定制化產品,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
“我們通過市場調研發現,中國消費者更喜歡濃郁的可可風味,而不是香草味或過甜的口味。因此,在面向中國市場的巧克力產品中,我們會增加可可的濃度、減少香草的用量。”Lok相關負責人表示。
跨境電商Best Choice E-commerce Limited總經理汪文斌則向記者介紹,早期做跨境電商業務時主要是進口貿易和代理,通過進博會接觸貿易商、直接對接海外品牌,而現在則是與海外公司共同運營品牌、深度合作。
“中國消費者需求從基礎消費升級到追求品質、精細化場景,根據中國用戶的需求和新場景,我們會和品牌一起做定制化產品。”汪文斌說,他目前負責澳洲香氛品牌澳思蓓這一品牌在中國地區的運營,旗下一款護發精油就是針對中國消費者專門研發設計的,不再將護發精油做成“油狀“,而是做成“噴霧型”,更加契合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和場景,同時適配其發質。
此外,海外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后,紛紛借力中國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生產出優質產品。據介紹,太平洋羊駝品牌將工廠設在新西蘭奧克蘭市,同時在中國進行部分加工,共同完成羊駝被面料的研發。澳思蓓則依托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向外延伸,拓展至東南亞等周邊地區。
(財聯社記者 沈嬌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