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高低,皆在細節之中。
《增廣賢文》有言:“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生活里最繞不開的是人心,最容易看走眼的也是人心。
有人巧舌如簧,初見時讓人如沐春風,相處久了才知內里涼薄;
有人沉默寡言,平日里不顯山露水,危難時卻能挺身而出。
性格可以偽裝,人格卻藏不住。
人生路上,交對了人,是福氣;交錯了人,是劫難。
面對利益誘惑時,保持格局
《論語》有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利益面前,最考驗人性。
有些人為了金錢可以出賣朋友,背棄承諾;
而有些人即使身處困境,也不愿損人利己。
張記布莊的掌柜張明與李記糧鋪的掌柜李達,常合伙販運貨物,往來多年。
一次,兩人合購的一批絲綢在途中遇雨,部分受潮。
張明清點時發現,未受潮的竟是上等好料。
他悄悄分出大半,只把受潮的部分留給李達,還謊稱這批貨全損了大半。
李達雖覺疑惑,卻沒多問。
次年,兩人合運的糧食遭劫。
李達將完好的糧食全部分給張明,自己只留了些散落的碎米,說:
“你家人口多,這些先緊著你。”
張明得知真相,紅了臉。
曾與張明同謀私吞利益的商戶,見他行事不端,漸漸斷了往來。
而李達則因取舍分明,生意伙伴越來越多,遇事總有人肯伸手相助。
《論語》里講:“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在利益面前能有所取舍的人,心里有桿秤,他們知道世界上太多東西比眼前的好處重要,可能是情誼,可能是信譽,可能是做事的底線。
哪怕自己吃虧,也不肯違背心里的原則,這樣的人,相處起來讓人踏實。
你不用怕他背后算計,不用猜他會不會變卦,因為他的選擇里藏著最實在的可靠。
說到底,信任不是憑空來的,是從一次次利益取舍里看出來的。
愿意在利益面前讓一步、守底線的人,才值得你卸下防備,把真心交給他。
![]()
面對憤怒情緒時,保持克制
《菜根譚》有言:“不宜暴怒,不宜輕棄。”
人在順境時溫文爾雅不難,難的是在怒火中燒時仍能守住分寸。
真正的智者即使怒火中燒,也能保持理智,不遷怒他人。
鎮上的陳先生開著家藥鋪,為人溫和,與街坊相處和睦。
一日,藥童抓藥時弄錯了一味,把溫補的藥材換成了性寒的,幸好陳先生復核時發現,才沒釀成大禍。
藥童嚇得直發抖,陳先生雖面色凝重,卻沒高聲斥責,只是讓他把藥譜再抄十遍,藥童紅著眼眶點頭,此后抓藥愈發仔細。
隔壁的趙屠戶性子急躁,一次伙計稱肉時少給了客人半兩,被發現后爭執起來。
趙屠戶聽聞,指著伙計的鼻子破口大罵,還抬腳踹翻了肉案。
客人見狀搖搖頭走了,伙計也在夜里悄悄辭了工。
趙屠戶因常為小事動怒,街坊們都不愿與他往來,肉鋪的生意漸漸冷清,最后只得關了門。
王陽明說:“心狹為禍之根,心曠為福之門。”
生氣時的樣子,藏著一個人的自控力。
任由怒火肆意燃燒的人,看似發泄了情緒,實則暴露了淺薄。
在生氣時留一分余地,不僅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善待。
守住了怒氣,才能守住福氣;管住了脾氣,才能留住人心。
![]()
面對比你弱小的人,保持尊重
《增廣賢文》有言:“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世間最涼薄的,莫過于對強者的諂媚與對弱者的輕慢。
面對權貴笑臉相迎,轉身卻對弱者冷眼相待。
這樣的人,再優秀也不值得深交。
縣里的吳秀才頗有才名,寫得一手好字,常被鄉紳們請去題字。
每次見了穿綢緞的權貴,他總弓著腰陪笑,遞茶時手指都帶著殷勤,說盡奉承話。
一日,吳秀才從鄉紳府里出來,見賣花的阿婆不小心撞了他一下,竹籃里的茉莉撒了一地。
阿婆慌忙去撿,他卻嫌臟了衣袍,抬腳踢翻籃子,罵罵咧咧地走了,全沒了方才的溫和。
這一幕被同去赴宴的周先生看在眼里。
周先生本想與吳秀才結為文友,見了這場景,便斷了念頭。
后來吳秀才想競選縣學教諭,鄉紳們起初很支持,可聽聞他常苛待窮苦人,便漸漸疏遠了他。
最終吳秀才落了選,平日里圍著他轉的人也散了。
孟子曰:“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對弱者的態度,藏著一個人的慈悲心。
輕賤弱者的人,看似站得很高,實則早已失去了為人的根基。
將他人的苦難放在心上,不因對方卑微而漠視,不因自身優越而傲慢,這份品行時時刻刻溫暖著身邊的人。
面對自身犯錯時,保持擔當
《左傳》有言:“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百般狡辯,推卸責任,最后只會眾叛親離。
坦然承認,盡力彌補,未必沒有轉圜的機會。
李木匠手藝好卻從不認錯。
一次給大戶做衣柜,因算錯尺寸導致柜門歪斜,他硬說是木料受潮變形。
大戶氣不過,逢人便說他手藝不精還嘴硬,漸漸沒人找他干活,鋪子冷清,他仍嘴硬說旁人不懂行。
徒弟王二給客人做板凳,鑿壞了凳腿,當即認錯,承諾重做并賠償。
客人見他誠懇,便沒多說。
后來客人見新板凳扎實,常來光顧還推薦生意。
李木匠看著忙碌的徒弟和自己冷清的柜臺,紅了臉。
他找到之前那戶人家,重修衣柜、賠了銀子并誠懇認錯。
對方見他真心悔改,消了氣,還把新蓋房的木工活交給了他。
《論語》有言:“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不肯認錯的人,心里往往裝著自己的面子,忽視事實和責任。
這樣的人,做事沒擔當,遇到問題只會逃避,相處久了,只會讓身邊人失望。
愿意改過的人,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不回避、不遮掩,心里有敬畏,有底線,做錯事能承擔后果,讓人信服。
曾國藩講:“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交朋友,不必苛求性格相投,但一定要看人格是否端正。
對利益的取舍,見其誠信;生氣時的言行,見其教養。
對弱者的態度,見其慈悲;犯錯時的擔當,見其格局。
黃金易得,知心難求,交好的朋友,學善的處事。
批注:
真正高情商的人,都懂得在日常生活的小事里,體現自己的修養。做人,既要講原則,又要懂靈活。能換位思考一下,做到真誠的理解和支持,就會發現很多溝通的障礙瞬間消融,自己的愿望也更易達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