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不僅僅體現在會說話、會辦事,左右逢源上,還體現在對人性深刻的理解里。
這個世界,很少有人,真的希望你過得比他好。
而一個人的頂級情商,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永遠不去主動激發別人的,嫉妒心。
1
第一層認知:嫉妒,是人性自帶的“BUG”,無法修復
心理學家阿德勒,早就指出了“煩惱”的根源:一切煩惱,皆源于人際關系。而人際關系里,最普遍,也最致命的煩惱,就是“比較”。
看到這個觀點,我才明白,嫉妒,根本不是什么“道德問題”。它是一種,寫在人類基因里的,無法修復的,“生存程序”。
這個程序,源于遠古時代,對“資源”的,殘酷爭奪。
當部落里的另一個人,分到了更多的食物,擁有了更強壯的配偶,你的基因,就會立刻,拉響警報。
這種警報,就是“嫉妒”。
它在提醒你:你的生存資源,受到了威脅。
在現代社會,這種對“生存資源”的比較,演變成了,對一切的比較。
比財富,比地位,比伴侶,比孩子的成績。
你過得比我好,就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我“被剝奪”了。
你的成功,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的“失敗”。
你的幸福,像一根鞭子,抽打著我的“不幸”。
這種“相對剝-奪感”,會瞬間,激活他內心深處,那個,最原始的,嫉妒程序。
然后,催生出,最惡毒的,攻擊行為。
他們會,在背后,散播你的謠言。
他們會,在暗中,給你使絆子。
他們會,用一種“看你幾時完”的心態,等待著,你的墜落。
這,與他們的人品,關系不大。
這,是人性。
![]()
2
第二層智慧:示弱,是成本最低的“自我保護”
晚清名臣曾國藩,功高震主,手握重兵。他深知,自己已經成了,朝廷最大的“嫉妒源”。
看到他后來的做法,讓人懂得,一個真正聰明的人,取得成功后第一件事,是“示弱”。
曾國藩就是這樣做的。
他主動裁撤了他親手建立的,戰斗力最強的“湘軍”。
他給朝廷上奏折,說自己百病纏身,精力不濟,請求告老還鄉。
他給家人寫信,反復強調,要“以““拙”自處,以“弱”自保”。
他是在用一種,近乎“自貶”的方式,去主動降低別人對他的“嫉妒值”。
他向皇帝,向同僚,向整個天下,傳遞一個信號:
“我,沒有威脅。”
“我,快不行了。”
“你們,可以放心了。”
這就是頂級情商,保命的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
當你春風得意時,你要學會,主動地暴露自己的“短處”和“不幸”。
“哎,別提了,最近公司壓力大得要死,頭發都白了一半。”
“什么成功啊,都是給銀行打工,我這不還欠著一屁股債嘛。”
“孩子成績好有什么用,天天就知道打游戲,愁死我了。”
當你,把自己,放得比他們還“慘”時,他們的嫉妒,會瞬間轉化為“同情”和“優越感”。
然后,你才能安全地享受你的成功。
![]()
3
第三層境界:藏鋒,是內心強大的“終極體現”
如果說,“示弱”,是一種,高明的“術”。
那么,“藏鋒”,則是一種,更高級的,“道”。
一個內心,真正強大,真正富足的人,他,根本不屑于,向外界,去證明任何東西。
他的人生,已經從“外求”的階段,進入了“內證”的境界。
他不再需要,用豪車、名表、頭銜,這些外在的“標簽”,來確認自己的價值。
他的價值,由他自己定義。
就像《天道》里的丁元英。
他是一個,可以從德國股市,輕松“提款”幾個億的,頂級高手。
回到古城,他租一個破舊的房子,吃著最簡單的面條,聽著他那些昂貴的音響。
他從不和任何人,談論他輝煌的過去。
他從不向任何人,展示他深刻的思想。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最不起眼的普通人。
他是在“隱藏實力”嗎?
不。
是那些,我們所謂的“實力”,在他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
他,已經不需要,通過“贏過別人”,來獲得任何存在感和滿足感了。
他的快樂,來源于,他內心的豐盈與自洽。
![]()
人性,是不可挑戰的。
聰明的人,順應人性,利用人性。
而頂級智慧的人,直接跳出人性,保全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