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黃埔軍校招第一期學員,韓浚31歲了,還跑去考,這年紀在學員里算最大的,但成績好,被錄取了。分班時,他和陳賡成了同班同學,兩人很快就熟了。陳賡那人性格直爽,韓浚跟著他接觸了不少進步思想。
在黃埔軍校,韓浚不光學軍事,還秘密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那時候,學校氛圍熱烈,大家都想著推翻軍閥。畢業后,組織看中韓浚的潛力,1926年9月,派他和陳賡一起去蘇聯紅軍大學深造。
![]()
作為在職人員,得請示蔣介石,蔣批了,他們就去了。蘇聯那幾年,兩人學了不少軍事知識,回國后,本該大展拳腳。韓浚被安排到張發奎的部隊,先當教導營上校營長,后來調到警衛團當參謀長,團長是盧德銘,指導員辛煥文。這團里很多人心向革命。
北伐戰爭結束后,國民黨開始清黨,形勢緊張。張發奎的部隊決定參加南昌起義,韓浚他們率部往南昌趕,半路遭張發奎另外兩個團包圍,沒能按時到。部隊轉戰江西修水,改編成工農紅軍第一軍第一師。
韓浚和盧德銘去武漢聯系組織,準備參加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沒想到,在聯絡站,敵人突然襲擊,辛煥文犧牲,韓浚受傷,被農民舉報抓了。關了兩個月,靠人保釋出來,到武漢時,組織已經轉移,他徹底斷了聯系。
![]()
這下子,韓浚的路就偏了。他輾轉去廣東,在陳銘樞手下干秘書兼總務科長,待了幾個月。蔣介石發覺他的身份,電令押送南京,陳銘樞沒執行,給錢讓他去香港躲躲。韓浚在香港待不住,又回上海,當了黃埔革命同學會的組織部長。
1930年左右,反蔣活動搞得熱鬧,但中原大戰蔣介石贏了,這些活動就散了。1931年,韓浚窮困潦倒,蔣介石為圍剿紅軍,拉攏他,他答應了。從這開始,他徹底投靠國民黨,當了忠將。
在國民黨那邊,韓浚起步不算高,先搞教育、后方工作。蔣介石不完全信任這些有過共產黨背景的人,得慢慢觀察。抗日戰爭爆發,韓浚有機會表現,參加了湘西會戰,升得快。
![]()
1944年,他當上73軍軍長,這軍是國民黨精銳,抗戰勝利后,還裝備了美式武器,成了嫡系。全面內戰打響,73軍調到濟南一帶。
1947年2月,萊蕪戰役爆發,韓浚率部防守,解放軍動作快,圍住了他們。73軍全軍覆沒,韓浚年近六旬,跑不動,被俘了。先送到解放軍官教導團學習,后來轉到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
功德林那地方,本來是監獄,1949年后公安部管,關了不少國民黨高官。韓浚進去后,開始接受改造,積極反省過去。1955年9月27日,新中國第一次授銜,陳賡被授大將軍銜,他當時是副總參謀長兼軍事工程學院院長。
![]()
韓浚在功德林聽到這消息,忍不住感慨,說要是沒那些意外,他現在也該是大將。想想也對,兩人起點差不多,黃埔一期,蘇聯留學,早年都加入共產黨。要不是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那兩次意外失聯,他很可能跟陳賡一條路走下去。
在功德林,韓浚改造得不錯,積極學習,檢討過去。1958年底,張治中轉達毛主席的話,根據改造表現從輕處理,釋放后按能力安排工作,地點自己挑。韓浚聽了,更加努力。1961年12月,第三批特赦名單公布,他出來了。
釋放后,他選擇回武漢定居,當了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專員,還任武漢市黃埔軍校同學會顧問,湖北省政協委員、常委。晚年他過得平靜,整理文史資料,參加會議,回憶黃埔歷史。1989年9月7日,他在武漢病逝,享年96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