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新任黨主席鄭麗文正式接棒朱立倫,站上舞臺,面對臺下幾千名黨代表和媒體,發表一場近二十分鐘的脫稿演講。但正當人們以為她會保持一貫的“九二共識”論調時,她突然脫口而出:“我們沒有自怨自艾的時間,‘國家’的前途在等著我們。”
馬英九當場落淚,洪秀柱緊接著發聲強調“目標是統一”,讓全場的氣氛一度劍拔弩張。那么,鄭麗文為何在正式就職之際,公開使用“國家”這一敏感詞?馬英九的眼淚到底為誰而流?這場看似普通的黨務交接,背后是否暗藏著國民黨重塑路線、兩岸關系再啟新局的深層動因?
![]()
2025年11月1日,是鄭麗文政治生涯中的關鍵一日。她不僅完成了與朱立倫的權力交接,還在全代會上把國民黨帶入了一個新的政治階段。
從她登臺的那一刻開始,全場的注意力幾乎都集中在她身上。她脫稿演講,情緒激動,話語直擊人心。她說,民進黨靠著媒體制造對立、散播仇恨,使臺灣虛耗三十年,她強調,臺灣沒有時間再沉淪了。
![]()
她以“百年和平”作為愿景,提出國民黨要從“羊群變獅群”,不再被動等待,而是成為草原上的領導者。她解釋說,獅子不是狼,不靠暴力,而是建立秩序、照顧弱勢。
演講過程中,臺下的馬英九幾度眼眶泛紅,當聽到“我們要成為臺灣的王者”時,他終于忍不住拭淚。這不是情緒的宣泄,更像是一種對曾經國民黨輝煌的回憶與對未來的期待交織在一起。
![]()
但就在外界為鄭麗文的“新氣象”歡呼時,一句“臺灣是國家”的表述讓風向急轉。她的身份認同與傳統國民黨立場之間的張力立刻被放大。輿論迅速分成兩派,有人認為她在重新定義國民黨的方向,也有人質疑她對兩岸統一的態度是否動搖。
就在外界爭論不休時,洪秀柱站了出來。她沒有回避敏感問題,而是直接回應媒體說:“既然目標是統一,那就要有長期規劃。”
![]()
她強調,無論是大陸的法律,還是臺灣地區的法律,兩岸都屬于一個中國,這點無法改變。洪秀柱的表態,既是對鄭麗文演講的回應,也是在為國民黨劃定兩岸政策的“底線”。
她還回溯了2005年4月26日連戰“和平之旅”的歷史背景。當年,連戰在兩岸關系緊張之際前往大陸,與中共中央達成《兩岸和平發展共同愿景》,提出包括盡速恢復談判、簽署和平協議、推動經濟合作、協商國際參與等五項內容。
![]()
洪秀柱在接下來的發言中毫不避諱統一議題。她曾多次訪陸,公開主張“反獨促統”,稱“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的定海神針。她說,兩岸現在只是“停火狀態”,而不是和平狀態,統一才是唯一出路。
她還特別提到自己曾登上天安門,面對民進黨的恐嚇毫不退縮。她表示,自己是為了致敬歷史、銘記抗戰、傳承民族精神。在她看來,國民黨的存在價值不僅是反對“臺獨”,更要為中華民族的未來承擔歷史責任。
![]()
鄭麗文的身份立場并非沒有清晰表達。她在上任當天就宣布成立“司法正義律師團”,籌集數千萬新臺幣基金,支援遭民進黨當局司法追殺的藍營黨工。她點名黃呂錦茹、許宇甄等人,稱“不能讓民進黨把國民黨當軟柿子捏”。
她還提出每位黨員發展100名新黨員的目標,計劃擴充20萬名黨員,以此重建國民黨組織動員能力,恢復政黨活力。她強調,國民黨不能再當“溫水青蛙”,而要成為“敢對抗、有根基、能動員”的政黨。
![]()
她還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說法:國民黨要像“慈濟”那樣,成為有善念、有行動、有群眾基礎的政黨。她解釋說,K代表善,M代表正念,T代表團隊,國民黨要通過社區服務、公益行動,重新贏得民心。
洪秀柱對這種“身份敘事”也給予肯定。她指出,國民黨過去幾任主席在兩岸立場上反復搖擺,模糊態度,導致民眾失去信任。她認為鄭麗文必須抓住“我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才有可能贏回島內支持。
![]()
就在全代會前三天,國臺辦宣布將10月25日設為“臺灣光復紀念日”,強調“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這與鄭麗文在11月1日的就職表態形成了呼應。她提出的“百年兩岸和平”愿景,正是對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路線的延續。
馬英九在任期間,推動“三通”、簽署ECFA、促成“習馬會”,兩岸貿易額年增15%,人員往來突破千萬人次。鄭麗文的發言中多次提及“九二共識”的重要性,也表現出對這段歷史路線的尊重。
![]()
這一切并非偶然。馬英九卸任后仍積極推動青年赴陸交流、參訪歷史遺址,強調兩岸同根。他曾在黃帝陵前哽咽,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留言“歷史不可忘”,他的情緒與立場,鄭麗文都了解得一清二楚。
所以當她在演講中喊出“我們要成為臺灣的王者”,當她承諾要建立“百年和平”的基礎時,馬英九的眼淚不僅是感動,更是在回應他內心不敢說出口的希望。他用眼淚傳遞了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執著情感。
![]()
洪秀柱則用行動和語言,將這份情感化為現實規劃。她不僅提出“統一后管理團隊本地化”,還建議通過兩岸青年交流、文化教育合作,喚醒臺灣青年的民族認同。她說得很明白,兩岸“融合發展”是未來的大趨勢,不能再被民進黨用“抗中保臺”綁架。
目前國民黨背負21億新臺幣債務,鄭麗文就任后還要面對募款、黨產清算等壓力。她提出恢復小額捐款機制,希望通過民眾支持一點一滴重建黨務基礎。她還任命四位副主席,分別來自不同派系,意在團結黨內力量。
![]()
她的上臺,吸引了大量30至40歲的年輕人關注,上千失聯黨員也主動歸隊。臺大教授苑舉正表示,這是國民黨“老樹發新芽”的跡象。年輕人愿意圍著鄭麗文,是因為她敢講、敢沖、敢動員。
國臺辦也釋放出善意,表示愿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與國民黨加強互動。兩岸經濟依存度依舊深厚,2024年貿易額超過2800億美元。當前局勢雖然復雜,但只要堅持“一中原則”,和平發展仍有希望。
![]()
鄭麗文的演講雖然措辭大膽,但她的行動計劃、組織策略、法律對抗、身份敘述,都顯示出她是要讓國民黨真正站起來,而不是再當“溫水里煮的青蛙”。她的目標明確,就是要讓國民黨重新成為兩岸和平的重要推動者。
鄭麗文的上臺,是對國民黨長期身份模糊的一次撥亂反正,也是對兩岸關系未來方向的一次重申。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信息來源:
[1]鄭麗文就任國民黨主席 馬英九淚目、連戰勉勵、洪秀柱建言 中國新聞網
[2]洪秀柱給鄭麗文兩岸建議:沒那么復雜,未來謀求統一 海峽導報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