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進入11月,大閘蟹的熱度依舊不減。不少朋友買蟹時還是習慣性直奔母蟹,覺得只有母蟹那一口金黃綿密的蟹黃才夠味。
但懂行的老饕們都知道,這時餐桌上的主角該換了——11月,正是公蟹最好吃的時候,錯過可就虧大了!為啥11月吃公蟹才是最佳選擇?
![]()
公蟹“慢熟”,11月才到“巔峰狀態”
大閘蟹的成熟時間很有講究,母蟹和公蟹有著明顯的差異,打個比方,它們就像是“不同班的學生”,成熟期差了很長一段時間。
一般來說,每年9-10月,母蟹會先一步成熟,蟹黃飽滿、色澤金黃,這時候吃母蟹確實是好時候。
但公蟹的“成長節奏”更慢一些,母蟹成熟時,它們還是“小年輕”,要等到11月,體內的蟹膏才會完全充盈,達到最佳口感。
就像水果要等熟透了才甜,公蟹也得等蟹膏“長夠量”。10月的公蟹可能還帶著點“青澀”,蟹膏量少且口感偏稀。
而到了11月,經過溫度的逐漸降低,公蟹會瘋狂“囤積營養”,蟹膏變得厚實綿密,一口下去滿是醇香,這個時候,才是公蟹最迷人的樣子。
![]()
11月公蟹:蟹膏“天花板”,蟹肉更鮮甜
如果說母蟹的魅力在于蟹黃,那么,公蟹的靈魂絕對是蟹膏。11月的公蟹,蟹膏從蟹殼一直延伸到蟹腿根部。
輕輕掰開蟹殼,就能看到滿滿的乳白色蟹膏,質地像凝脂一樣細膩,入口黏糯又帶著一絲鮮甜,沒有絲毫腥味。
醇厚的蟹膏,愜意地咽下去后,口腔里依舊還留著淡淡的回甘。這樣的口感,可不是其他季節能比的,畢竟,此時的公蟹最“成熟”。
除了蟹膏,11月公蟹的蟹肉也毫不遜色。經過幾個月的生長,公蟹的個頭通常比母蟹大,蟹肉更飽滿緊實。
尤其是蟹鉗和蟹腿里的肉,輕輕一剝就能完整取出,咬下去鮮甜彈牙,吃起來特別過癮。不管是清蒸還是爆炒,都能把公蟹的鮮發揮到極致。
![]()
教你挑公蟹:3招選出“膏滿肉厚”款
知道了11月的公蟹好吃,那么,怎么挑才能不踩雷呢?記住以下這3個小技巧,保你選到最鮮甜肥美的公蟹。
看蟹臍:公蟹的蟹臍是尖的,挑選時選蟹臍飽滿、微微鼓起的,這樣的公蟹蟹膏通常更足。如果蟹臍癟癟的,說明蟹膏可能不多。
掂重量:同樣大小的公蟹,拿在手里掂量一下,越重的說明肉質越飽滿,蟹膏也更豐富。輕飄飄的公蟹可能“空有其表”。
捏蟹腿:用手指捏一下蟹腿,感覺緊實有彈性,不容易捏動的,說明蟹肉很扎實;如果一捏就軟塌塌的,那蟹肉可能比較松散。
所以啊,11月吃蟹別再只盯著母蟹啦!趕緊換個口味,試試膏滿肉厚的公蟹,保證讓你一口就愛上。
找個閑暇的周末,蒸上幾只肥美的公蟹,配上一杯溫熱的黃酒,便是這個深秋最愜意的享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