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日,山西大同市第四中學門口,一名女生放學后在校外流動攤販買了一根淀粉腸。她可能只是餓了想墊墊肚子,但接下來的一幕讓她措手不及。
一名身穿綠色背心的工作人員上前,強行收走了她的電動車鑰匙和家門鑰匙。
網傳視頻中,女生急得哭喊“還給我,你還給我”。
而工作人員冷冰冰地回應:“看我給不給你。”
女生一路追進學校,最終在口頭批評后拿回鑰匙,但這場當眾的羞辱讓她成了全網心疼的對象。
事件曝光后,網友迅速扒出涉事人員的身份疑云。
有爆料指出,這名“綠背心”可能是學校的副校長,對比照片后兩人高度相似。
盡管校方未正面確認,但這一猜測讓輿論炸鍋。
如果真是副校長,如此粗暴的管理方式更顯荒唐!
面對發酵的輿情,大同四中于11月2日發布聲明,稱高度重視并成立工作專班調查,卻同時辯解“網絡視頻有夸大成分,強調管理是為防范流動攤販的食品安全風險。
可網友并不買賬:擔心食品安全就能搶鑰匙?校門外的事學校有權管嗎?更何況,家門鑰匙被扣意味著學生可能有家難回,這種管理已涉嫌侵犯財產權!
事件后續中,校方承諾“依法依規處理”,但至今未公布處理結果。
而目擊者透露,女生追回鑰匙前還挨了頓批評,仿佛錯的是她而非搶鑰匙的人。
從頭到尾,學校的態度透著一股我為你好的傲慢,卻忘了問學生:當你被當眾奪走鑰匙時,安全感又被丟去了哪里?
![]()
“好大的官威啊!人家買根淀粉腸,直接拔電動車鑰匙,這算哪門子教育?”
事件曝光后,類似評論刷屏社交媒體。
網友的憤怒不僅因管理粗暴,更源于一種猜測,學校是不是在替食堂清除競爭對手?
畢竟,學生若都去校外買東西,校內食堂和小賣部的生意勢必受影響。
這種猜測并非空穴來風。
近年來,多地校園餐腐敗案頻發,學生伙食費成了某些人的唐僧肉。
例如四川綿陽一所中學的食堂經理,連每個面包都要抽2毛錢回扣,斂財超百萬,吉林長春某小學后勤主任更是從每份8元的餐費里摳回扣,9年貪了23萬元。
更荒誕的是,某些學校一邊壓低學生餐標,一邊給教師開小灶,學生抱怨飯菜難吃只能靠辣醬下飯,教職工的餐盤卻堆滿肉類。
食堂利益鏈背后,是赤裸裸的壟斷邏輯。
一些學校為保住內部消費,不惜用行政手段打壓校外消費,有學校扔掉學生外賣,有學校派保安在校門口驅趕攤販,而大同四中這次直接升級到搶鑰匙,被網友諷為“創新式創收”。
當管理的目的從保護變成控制,當學生的腸胃被明碼標價,所謂“食品安全”不過是為利益披上的遮羞布。
![]()
這起事件更值得深思的是:為什么一些學校對教書育人無力,對整齊劃一卻熱情高漲?
此前有學校要求學生統一發型,女生必須露耳短發,甚至用剪刀當眾修理不合格發型;有學校規定校服內不得穿高領毛衣,只因不美觀;還有學校禁止學生帶零食,卻把食堂價格定得高昂,這些規定往往打著規范行為的旗號,實則透著一股任性。
央視曾批評某中學的“發式新規”,指出其扼殺個性、忽視學生尊嚴。
而大同四中搶鑰匙事件如出一轍:管理者懶得用溝通引導,直接動用暴力手段追求表面服從。
頭發要統一,行為要統一,連在校外吃什么都得統一。
網友一針見血:“如果管頭發有管食堂回扣一半嚴格,教育早就有救了!”
當學校把精力放在打造表面秩序,而非營造內在溫暖,校園只會成了“霸凌式管理”的溫床。真正的教育,應該用尊重點燃自信,而非用鑰匙鎖住自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