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這起發生在貴州山村的命案,至今回想仍令人脊背發涼。當全村人焦急地翻山越嶺尋找失蹤農婦時,那個帶頭組織搜尋、坐在受害者家中“分析線索”的“熱心伯伯”,其實早已親手掐斷了她的呼吸——他正是藏尸于石縫、用巨石壓住尸體的真兇。
2
你能想象這樣的畫面嗎?家屬哭得幾近昏厥,他在一旁端著茶杯冷靜發言;村民徹夜舉著手電上山下坡,他卻清楚知道那具遺體再也無法見光。這不是電影橋段,而是真實發生的悲劇。此案徹底擊碎了人們對“熟人社會”的信任幻想,揭開了一層溫情脈脈面紗下的血腥真相。
![]()
3
遭到拒絕,痛下殺手
案件的核心人物是49歲的王女士,一位常年務農的普通農村婦女。而兇手熊某,是她二嫂的同居男友,兩家相距不過三百米,平日抬頭不見低頭見。按親屬稱謂,王家的孩子從小便稱呼熊某為“伯伯”,這種親密關系讓彼此往來頻繁,看似和睦如一家。
4
兩人的實際交集始于2021年一次宰牛幫忙,自此建立了表面友好的互動。然而警方后續調取通信記錄發現,從相識到案發,兩人通話竟高達197次,僅在2023年5月一個月內,熊某就撥打近60通電話。這些數字背后隱藏著極不正常的執念。
![]()
5
問題在于,王女士幾乎從未接聽這些來電。一個已婚女性面對“親戚”如此高頻聯系,本能選擇回避與冷處理。可熊某將這種疏遠視作羞辱,內心怨恨不斷累積,逐漸扭曲成報復沖動。被拒帶來的挫敗感,最終演變為不可逆轉的殺機。
6
2023年7月3日,天氣陰沉,王女士像往常一樣穿上雨鞋、提著鐮刀前往紅薯地割草。這一去,便再未歸家。家人四處呼喊、沿路打聽,始終杳無音信,直到深夜仍不見蹤影,這才意識到情況不對,立即報警求助。
![]()
7
事實上,當天她在田間勞作途中遇到了熊某。對方突然靠近并試圖肢體接觸,性格剛烈的王女士當即推開他以示抗拒。就在被拒絕的一剎那,熊某長期壓抑的情緒徹底失控,殺意瞬間涌上心頭。
8
他迅速掏出隨身攜帶的尼龍繩,猛然套住王女士頸部用力勒緊。盡管通常情況下數分鐘即可致人死亡,但他唯恐她尚存氣息,持續施力長達半小時以上,直至確認完全無生命跡象才松手。法醫尸檢結果顯示,死者舌骨斷裂,頸部軟組織嚴重損傷,死亡過程極其痛苦。
![]()
9
更令人震驚的是,殺人之后的熊某并未慌亂逃竄,反而表現得異常鎮定。他順手將王女士未完成的割草工作收尾完畢,整理工具后若無其事返回家中吃飯,神情自若,仿佛剛才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碾死一只螻蟻般微不足道。
假裝熱心,幫忙找人
10
王女士失聯的消息很快傳遍村莊,鄰里自發組織搜尋隊伍進山排查。熊某的表現尤為突出:他主動召集村民分組行動,親自撰寫多份尋人啟事張貼于村口、集市和公路沿線,甚至還多次前往王女士家中用餐,反復詢問“有沒有線索”“警察怎么說”。
![]()
11
如今回看,這些舉動根本不是出于關心,而是精心設計的心理試探。他借“協助尋找”之名,實則刺探調查進展,評估自己是否已被懷疑。王女士的兒子回憶說,當時全家都被他的“真誠”打動,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喊了多年“伯伯”的熟人,竟會成為奪走母親生命的惡魔。
12
白天扮演“搜救主力”,夜晚則化身毀尸滅跡的兇手。趁著夜深人靜,熊某獨自返回作案現場,將王女士的遺體拖至一處隱蔽石縫中,并搬來兩塊重達百斤以上的巨石壓在其上,防止動物啃食或被人輕易發現。
![]()
13
為了進一步誤導偵查方向,他還悄悄將被害人的雨鞋和鐮刀送回王家院內,刻意營造出“自行離家出走”的假象。整套操作邏輯嚴密、步驟清晰,若非出現意外破綻,極有可能長期掩蓋罪行。這般縝密的心思,顯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早有預謀。
14
古人云:“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再周密的謊言也難逃現實的戳穿。熊某擔心警方通過手機定位追查,竟冒險將王女士的手機開機,企圖發送虛假信息干擾調查。殊不知此舉直接暴露了設備信號位置。
![]()
15
王女士的兒子第一時間察覺到異常信號來源,立即向警方報告。公安機關據此鎖定大致區域,結合其他證據深入排查,所有疑點逐步匯聚到那位“過于積極”的熊某身上。2023年7月26日,即被害人失蹤第23天,熊某被正式逮捕歸案。
16
面對鐵證如山,熊某無法繼續偽裝,只得供述全部犯罪事實,包括殺人過程、拋尸地點及偽造線索的細節。至此,王家人和村民們才如夢初醒:原來那個日夜奔走在尋人路上的“好心人”,正是制造這場悲劇的元兇。
17
死緩引發的爭論
案件偵破后迅速進入司法程序。2024年,畢節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審理此案。法院認定熊某歸案后如實供述罪行,并帶領警方指認埋尸地點,具有一定配合情節,故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18
判決宣布當場,王女士家屬情緒崩潰,堅決表示不服。他們認為,熊某作案手段極其殘忍,且事后長期偽裝、毫無悔意,根本不應獲得從輕處罰的機會。畢節市人民檢察院亦認同家屬立場,依法提出抗訴,主張應改判死刑立即執行。
![]()
19
檢方指出,熊某不僅實施暴力殺人,還系統性地銷毀證據、偽造現場、誤導偵查,全程未對受害家庭作出任何經濟賠償,也未曾表達真誠懺悔。其行為反映出明確且堅定的殺人意圖,完全符合判處死刑立即執行的法定條件。
20
遺憾的是,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在二審中維持原判,僅附加“限制減刑”條款。這意味著即便服刑期間表現良好,熊某至少需服刑22至27年才可能獲釋。對于失去至親的家庭而言,這樣的結果難以接受。
![]()
21
2025年9月12日,家屬正式向貴州省高院遞交再審申請,強烈要求撤銷死緩判決,改判死刑立即執行。目前法院已立案受理,案件正處于進一步審查階段。
22
該案曝光后在網絡上激起廣泛討論。絕大多數網友站在受害者一方,質疑為何如此惡劣的犯罪能逃脫極刑。熊某用百斤巖石壓尸,又裝模作樣參與搜尋,其心理之陰暗、手段之冷酷,令人不寒而栗。
23
更有觀點指出,所謂的“坦白從寬”在此案中并不成立——熊某是在手機信號暴露、證據確鑿的情況下被迫交代,屬于被動認罪,而非主動悔過。將其作為減輕處罰的理由,無疑削弱了法律應有的震懾力。
24
近年來,“熟人作案+偽裝協助”的案例屢見不鮮。曾有一起類似案件,鄰居殺害孩童后,竟主動加入搜尋隊伍,甚至在媒體鏡頭前流淚哽咽,演技逼真到一度騙過所有人。這類事件共同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我們從小被教導警惕陌生人,卻往往忽略了身邊那些笑容可掬的危險之人。
![]()
25
結語
熊某的表演越是投入,就越凸顯其內心的歹毒。他以為靠著一副“熱心腸”的面具就能逍遙法外,殊不知天理昭彰,終究難逃制裁。這場自導自演的鬧劇,最終將他自己送進了牢獄深淵,真正應了那句老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
26
此案給所有人敲響警鐘:比起陌生人的威脅,那些披著熟悉外衣潛伏在身邊的惡意,更加防不勝防。尤其要警惕那些對你過分殷勤、屢遭拒絕仍糾纏不清的人,他們的熱情背后,或許藏著不可告人的目的。
27
我們可以保有善良,但絕不能缺失戒備。希望再審能夠秉持公正,給予王女士應有的尊嚴,也讓她的家人得到一絲慰藉。同時堅信一點:無論罪犯如何狡辯、如何偽裝,只要觸犯法律,終將迎來審判。正義也許會延遲,但從不會真正缺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