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防災減災能力 筑牢安全穩定防線——沙坡頭區榮獲“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縣” 稱號
近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發布通知,沙坡頭區榮獲“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縣”稱號。自2019年被國家減災委確定為全國首批綜合減災示范縣創建試點單位以來,沙坡頭區不斷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推進人防、物防、技防、智防深度融合、同步發展,防災減災救災體系更加科學高效,安全發展防線不斷加強,沙坡頭區從曾經飽受自然災害侵襲的重災區,成為了黃河流域一顆璀璨的“安全明珠”。
織密應急管理網
防災減災救災事關人民生命財產,事關社會和諧穩定。沙坡頭區抽調精干力量設立創建專班,制訂印發示范縣創建工作實施方案、重點任務和責任清單,建立會商研判、處級領導包抓交辦、工作信息互通等15項工作機制,各鄉鎮、部門協同配合,織密應急管理網。
沙坡頭區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下設13個行業領域專業委員會和7個專項指揮部,11個鄉鎮均設立應急管理辦公室。“沙坡頭區堅持以總體應急預案為統領、40個專項預案為支撐、10個保障方案為補充,建設應急預案體系,并緊緊圍繞校園安全、高空墜落、防汛抗旱、火災、地震、大面積停電等重點領域,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持續推進應急預案走向實戰化。”沙坡頭區應急管理局局長楊海東說。
截至目前,沙坡頭區已建成108個微型消防站,組建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防汛抗旱救援隊伍、電力搶險救援隊等各類應急救援隊伍共21支,大安全大應急救援體系不斷完善。
筑牢安全防護墻
沙坡頭區堅持把防災減災和民生保障擺在突出位置,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夯實防災減災基礎,通過防災減災救災類項目全面提升災害防治的“硬實力”。
投資44.9億元實施黃河中衛段綜合治理、峽門水庫大壩除險加固、抗旱減災調蓄看透山水庫工程等水利工程42個,抵御水旱災害能力大幅提升;
投資14.3億元實施縣鄉公路安全生命防護、農村公路危橋改造、農村水毀公路修復等項目29個,群眾安全出行得到保障;
投資5.8億元實施國土綠化、防風固沙、礦山修復等生態建設項目22個,騰格里沙漠南侵和沙塵暴災害有效遏制;
整治農村自建房540余棟,拆除農村危房2.3萬戶,改造抗震宜居房2200余戶,搬遷地質災害點周邊群眾36戶,建成城區、農村應急避難場所223處,群眾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五年來,沙坡頭區共投入資金72億元,實施防災減災救災類項目114個。同時,全面優化物資儲備結構,籌建區級應急物資庫1處,儲備防汛抗旱、森林草原防火等應急物資6大類140種4.7萬件,為鄉鎮、村(社區)采購配置生活救災、救護救援等物資器材49種3.77萬件,筑牢安全防護墻。
點亮全民安全心
“家里的燃氣、用電安全,工作人員都會定期上門檢查,防災減災知識宣講活動也經常舉辦,我們學到的安全知識可多了。”濱河鎮新墩花園社區居民王立華笑著說,現在社區居民都準備了個性化家庭應急物品包。
沙坡頭區持續加強城市社區防災減災網格化管理,制訂印發《沙坡頭區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等24項制度規定,明確了社區網格“兩員三長”災害信息報送、安全督導檢查、宣傳教育引導等工作職責,成功創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15個。
同時,加強全民安全科普,結合“5·12”“10·13”防災減災日等重要時間節點,深入開展線下宣傳教育,面向轄區企業、居民等開展防火、電梯安全等應急演練活動,有效提升了群眾防災、避險、自救、互救能力。并探索創新“科普+減災”“校園+減災”“培訓+減災”等教育宣傳新路徑,建成集自然災害、各類消防設備實操、VR模擬體驗等實景演示與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防災減災科普教育體驗基地1處,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累計參觀體驗15萬余人次,全民防災減災救災意識和能力水平顯著提升。
從堅實細密的“應急管理網”到固本強基的“安全防護墻”,再到閃閃發光的“全民安全心”,沙坡頭區以系統性思維和持續性投入,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筑牢堅實的安全屏障,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力的守護。
▌來 源:《中衛日報》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