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演員王紫璇與李鴻其通過《紅秀GRAZIA》第739期封面官宣結婚的消息,令關注娛樂圈的網友都感覺到意外和驚喜。
李鴻其官宣結婚的那句“在這段婚姻里,我們一起創作、一起成長,然后慢慢成了彼此生活里不可替代的人”,配上王紫璇三顆愛心的簡潔回應,看似語氣平淡卻蘊含著滿滿的幸福感,更是精準戳中了我對親密關系的認知——愛情從來不是單方面的依附,而是并肩同行的合作旅程。
![]()
在流量時代,明星官宣婚姻的兩種套路大家早已司空見慣:要么是精心策劃的流量狂歡,用熱搜套餐和甜蜜通稿轟炸公眾視野,熱度來得快去得也快;要么是低調到極致的“隱婚”,直到被偶遇或曝光才被動承認,總讓人覺得少了些真誠。
王紫璇與李鴻其卻走出了第三條路,這也是最讓我欣賞的一點——以《紅秀》封面為載體,將情感官宣與事業成果自然融合。
![]()
特意找來封面照片細看,只見王紫璇淺色風衣或亮色皮衣盡顯灑脫大氣,李鴻其深色穿搭盡顯沉穩大方,兩人或并肩站立,或親密依偎,肢體間的自然親昵,沒有半分刻意擺拍的“營業感”,而是透露著滿滿的默契與親切感,不愧是真情侶、真夫妻。
![]()
![]()
![]()
這種將愛情藏于創作、以作品見證情感的官宣方式,恰如他們的關系本身——不張揚,卻足夠扎實。
這份扎實,源于兩人從相遇之初就埋下的“創作基因”。
2019年,因電影《少年班》結緣的兩人,一個是導演系學生的扮演者,一個是表演系女生的詮釋者,職業屬性的契合讓他們天然有了共同語言。
2022年戀情疑似曝光時,外界更多將其視為娛樂圈又一對“因戲生情”的情侶,卻沒料到他們早已悄悄開啟了“事業共生”的模式。
![]()
2023年,李鴻其導演處女作《愛是一把槍》斬獲威尼斯“未來之獅”獎,領獎臺上那句“感謝我的愛人紫璇”,揭開了兩人相互支撐的真相——在李鴻其陷入創作低谷時,是王紫璇的鼓勵讓影片得以面世;而王紫璇在表演上的潛力,也在李鴻其的鏡頭下被徹底激發。
![]()
如果說《愛是一把槍》是兩人創作默契的試金石,那么《我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寶貝》便是情感與藝術的深度融合。
這部由李鴻其自編自導自攝、王紫璇領銜主演的影片,成功入選威尼斯影評人周展映,背后藏著無數即興創作的火花。花絮里,李鴻其羞澀地翻出網盤里的電影素材,王紫璇以專業眼光給予肯定的畫面,完美詮釋了他們“戰友”般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導演+演員”或“男友+女友”,而是能精準捕捉對方創作價值的靈魂伙伴。
![]()
這種在專業領域的相互認可,遠比甜言蜜語更能維系長久關系。
三年戀情長跑中,他們始終保持著“低調卻有跡可循”的節奏。
2022年被拍同返住所時,他們不回應不炒作,沒有趁機賣慘或營銷;2024年李鴻其在采訪中明確表示“以結婚為前提交往”,用責任表態而非流量作秀,這種踏實感在娛樂圈尤為難得。
2025年釜山電影節紅毯上,李鴻其貼心為王紫璇整理裙擺的細節被外媒捕捉。
![]()
網友對他倆“娛樂圈文藝CP天花板”的贊譽,在我看來與其說是對顏值的認可,不如說是對這種成熟、清醒的親密關系的集體向往。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重新定義了婚姻與事業的關系。
娛樂圈向來有“結婚即事業瓶頸”的潛規則,尤其對女演員而言,往往要在家庭與職業間艱難平衡。
但王紫璇與李鴻其用實踐證明,婚姻完全可以成為事業的助推器。
![]()
李鴻其從金馬獎最佳新人轉型為國際獲獎導演,王紫璇從《河神》里的“小神婆”成長為深度參與幕后創作的制片人,兩人的成長曲線高度重合。
![]()
兩人定義婚姻為“持續的共同創作”,強調“伙伴型親密關系”,打破了傳統婚戀中“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認知,詮釋了“不依附,卻互相喚醒更完整的自我”的現代愛情觀。
![]()
![]()
王紫璇和李鴻其借助雜志封面秀,大大方方官宣結婚的方式,不僅終結了他們三年的隱戀長跑,更以創作伴侶的姿態為公眾提供了一種夫妻理想關系范本:愛是并肩創作的旅程,而非終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