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在德國海德堡隆重舉行。作為本次論壇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城市與設計”平行論壇暨“未來城市營造聯盟(FCBA)”成立大會以線上論壇形式,匯聚了來自中國與歐洲的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數字技術、文化遺產保護等多領域的專家學者與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未來城市發展的前沿理念與實踐路徑。論壇由中德營造文化學會(CDAB)和未來城市營造聯盟(FCBA)等多家機構聯合主辦,旨在推動中歐在城市智慧化、數字化與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深度合作。
![]()
會議首先由中德營造文化學會孔洞一博士(主席)致開幕詞,介紹本屆論壇的背景以及未來城市營造聯盟(FCBA)的由來,組織機構和宗旨目標,并宣讀“未來城市營造聯盟倡議書”,宣布大會開始。何京洋秘書長(教授)宣讀了法國邑法建筑設計事務所創始人、法國國家榮譽軍團騎士(參數丨圖片)勛章獲得者特里梅洛及上海市建筑學會理事長,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曹佳明先生的賀電。
![]()
聚焦城市更新與數字化轉型
在主題演講環節,多位專家學者圍繞城市更新、數字化轉型、文化遺產保護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唐燕教授結合自然語言處理與復雜網絡分析方法,揭示了城市更新中多元主體的協作機制。何京洋教授則以上海為例,介紹了量子思維在城市更新中的創新實踐。來自法國的建筑設計師艾力克·黎剛通過中法成都生態城、海淀區蘇家坨村改造等案例,分享了在生態城市與村落更新中的AI技術應用經驗。郭海鞍、董濤等學者則分別從在地建造邏輯、數字孿生技術等角度,提出了城市更新的技術策略與智能進化路徑。
![]()
![]()
文化遺產的智能保護與活化
在文化遺產板塊,孔洞一、馬驍、林桂業等專家從文化景觀基因、數字化保護技術等角度,探討了如何通過科技手段實現文化遺產的可持續保護與創新表達。從河洛地區的文化景觀數字化實踐到意大利圣瑪麗亞德拉斯卡拉學院教堂的紅磚智能檢測項目,展示了數字化技術在文物保護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
![]()
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的數字化實踐
在城鄉發展與鄉村振興議題中,王陽、李婧等學者強調了“三生空間基因”到智慧社區與數字場景在推動城鄉融合中的重要作用,闡述了數字技術如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實施。
![]()
前沿科技與未來城市生活圖景
論壇后半程聚焦于未來城市的前沿科技與生活愿景。張鳴介紹了工業互聯網與智能制造在建筑產業平臺中的應用;周蘇岳展望了從城市到個人的AI智能生活全景;易介中教授提出“氛圍編程”概念,探討情感與空間交互的未來城市形態(由文問博士代為宣讀)。藺松博士則圍繞“城市智慧大腦與GPU超算中心”發表演講,強調高性能運算在未來城市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宋肖躍博士、闕如燦、王元辰分別就城市水源藍藻治理、國際食品安全、低溫供熱網絡等具體問題,提出了數字化解決方案。
![]()
![]()
面向2049:中歐科學文明對話
論壇在蘇彤的發言中迎來高潮。他以明末學者方以智與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的思想對話為引,提出面向2049的中歐科學文明交流愿景,呼吁以城市為平臺,推動中歐在科技、人文、治理等領域的深度協同。
![]()
未來城市營造聯盟(FCBA)正式成立
本次論壇上,“未來城市營造聯盟(FCBA)”宣布正式成立。聯盟由孔洞一會長發起,旨在構建一個跨學科、跨地域、跨行業的城市發展合作平臺。FCBA將每年發布《智慧智能城市倡議書》,推動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與技術創新。
本屆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中歐城市科學界的交流搭建了高端平臺,也為未來城市的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與實踐指南,標志著中歐在智能城市與設計領域的合作進入新階段。
—— 完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