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0月28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形成對華牽制。
僅僅3天后,她卻在APEC上對中國示好,稱要推進“戰略互惠關系”,但離譜的是,她會后竟高調會見臺灣地區人員。
這種前后矛盾的外交表演,究竟藏著什么心思?
![]()
編輯:AJY
首相的“擰巴”政治秀
她很“擰巴”,一邊說著中國是“重要鄰國”,一邊卻在“8·15”當天參拜靖國神社。
她口口聲聲要“戰略互惠”,卻把防衛費猛提到GDP的2%,全力綁定美國。
這種說一套做一套的“擰巴”外交,是真糊涂還是在裝睡?
![]()
就任首相沒幾天,高市早苗的外交表演就拉開了序幕。
10月21日的就任記者會上,她就提了一嘴,希望能在APEC這類多邊場合跟各國首腦建立互信。
這話明眼人都能聽出,里面重點想對話的對象就包括中國。
三天后的10月24日,她的首次施政演說里就說得更直白了。
![]()
共同社報道顯示,她明確提出要通過中日首腦持續坦誠對話,推進“戰略互惠關系”。
她還特意強調要尋求與中國舉行會談。
把中國定位成“重要鄰國”,這話從一位以保守立場著稱的首相嘴里說出來,確實讓人覺得有幾分誠意。
![]()
大家都最關注的,還是10月31日到11月1日在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峰會。
這是她對華外交的第一個實戰舞臺,畢竟多邊場合的會面成本相對較低。
也容易達成一些初步共識。
然而,外界比她本人還急著看這場互動,畢竟這可是觀察她對華政策走向的關鍵窗口。
![]()
被“綁美反華”裹挾的無奈?
光看對華示好的表態還不夠,高市早苗在安保領域的動作,才更能體現她的真實立場。
就任沒幾天,10月28日她就跟美國總統特朗普見了面。
![]()
這場會談的內容很有指向性,兩人一起強調反對“憑力量或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
還特意提了“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這里得明確一點,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
任何外部勢力都沒資格指手畫腳。
![]()
高市早苗跟美國聊這個話題,牽制中國的意圖可以說是很明顯了。
她會后也不藏著掖著,直接透露雙方就有關中國的諸多議題交換了意見。
形成了牽制態勢。
除了抱美國大腿,她對內也沒閑著。
施政演說里她放了個大招,要把防衛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提到2%。
而且要提前到本年度完成。
![]()
更關鍵的是,她還計劃在2026年底前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
日本《朝日新聞》說這政策帶著“強烈鷹派色彩”,這個評價一點不夸張。
這種強硬姿態其實不難理解,高市早苗本身就得到國內保守派的強力支持。
![]()
強化美日同盟又是日本安保政策的傳統路子。
她這么做,既能穩住國內基本盤,又能借美國的力量提升日本在地區的影響力。
只是這種把對華牽制擺在明面上的做法,跟她之前說的“戰略互惠”,確實有點擰巴。
![]()
“平衡術”的破產與必然的失敗
如果說安保政策是利益博弈,那歷史問題就是中日關系里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高市早苗在這個問題上的表現,實在讓人沒法樂觀。
![]()
就任首相前,她就多次去參拜靖國神社,那里面可是供奉著甲級戰犯的。
今年8月15日,也就是日本戰敗80周年當天,她更是以閣僚身份去參拜了。
這個時間點這個身份,傳遞的信號太清晰了。
![]()
中國外交部早就劃出紅線,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原則。
信守在歷史、臺灣等問題上的承諾。
很顯然,高市早苗的這些做法,已經觸碰了中方的底線。
其實她的處境也挺尷尬,作為保守派支持起來的首相,她不能違背核心支持者的意愿。
![]()
歷史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是她的“政治資產”。
但要跟中國搞合作,歷史認知上的分歧又繞不開。
如此看來,怎么在這兩者之間找平衡,怕是最考驗她外交能力的地方。
中日之間的經濟聯系有多緊密,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
日本的汽車、電子等產業依賴中國市場,中國在產業鏈供應鏈上也跟日本有很多合作。
![]()
高市早苗想搞“經濟合作+安全牽制”的平衡術,理論上似乎可行。
但現實中根本沒那么容易。
國內保守勢力會盯著她的對華動作,稍顯“軟弱”就可能被攻擊。
而中方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也不會讓步,歷史和臺灣問題都是不能碰的紅線。
![]()
誰也保不了的政治自殺
APEC峰會上的互動不管結果如何,都只是她對華政策的開始。
中日關系走到今天不容易,合則兩利、斗則俱傷的道理誰都懂。
高市早苗要是真想來點實際的,光說“重要鄰國”沒用,得拿出實際行動來。
比如在歷史問題上展現正確認知,在臺灣問題上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別一邊要合作一邊又搞牽制。
![]()
未來的路還長,高市早苗政府的對華政策會往哪走,我們接著看。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想在矛盾的立場里走鋼絲,遲早得面臨選擇。
與其搞這種左右搖擺的平衡術,不如踏踏實實坐下來,跟中方好好談合作。
解分歧,這才是對兩國都好的選擇。
![]()
當一位首相開始把國家立場當成個人政治秀的背景板,災難就已經在路上。
接下來中方的反應之快、力度之大,幾乎讓日本媒體“啞口無言”。
外交部發言人罕見地直接點名高市早苗,措辭嚴厲到不留情面。
不是批評“政府”,而是針對她本人。
![]()
更重的一點是,中方這回把歷史問題重新提上了臺面。
明確強調“日本在臺灣問題上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有人認為,此舉是在提醒日本政界別裝健忘。
當年殖民、割據留下的傷口還沒完全愈合,如今竟然還想在同一個地方挑事?
那就是赤裸裸的挑釁。
![]()
這種態度的明確,有力地擊中了高市早苗這類政治人物的要害。
她過去靠“對華強硬”贏得部分右翼選票,可中國此番嚴厲回應,讓她在國際上顏面掃地。
日本國內的中間派更是徹底寒心。
![]()
結語
高市早苗的“平衡術”表演,看似高明,實則拙劣,在核心利益面前,任何投機都將碰壁。
未來中日關系的關鍵,不在于口號多么動聽,而在于能否真正尊重歷史、恪守承諾。
在大國博弈的棋盤上,有些紅線不是畫給別人看的,而是守給自己的。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