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銅”這個不起眼的工業金屬,突然變得比黃金還搶手。倫敦金屬交易所三個月期銅價格累計漲幅達20%,突破10409美元/噸。
背后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銅的盡頭是“電”。銅是應用最廣泛、最重要的導電材料,被稱為“電力血管”。而當今全球技術爭端焦點——AI算力,對電的需求量太大了。
![]()
要知道,一臺 AI 服務器耗電量頂一個社區用電,比特幣挖礦一年用電能供幾百萬戶家庭。一個擁有十萬計算節點的超算中心,年耗電量接近45.55億度,相當于一座中小型城市的用電總量。風洞試驗、超級計算機、無人機集群這些產業,哪一個都是耗電大戶。
在AI算力領域,我們之所以迎頭趕上,誕生各種云服務、DeepSeek大模型、宇樹機器人,“電”也是關鍵因素。
單論技術,美國有微軟、OpenAI、甲骨文等科技巨頭,AI技術全球領先。但美國幾十年不更新的電力設備,根本扛不住AI算力測試,更別提落地了。馬斯克就曾數次抱怨:美國電力太差了,我恨不得自己建發電廠!而歐洲約40%的配電網絡已使用40多年,很多還是木頭桿架起的電線,如何撐得住大規模用電?
![]()
與歐美相反,我國早就意識到了“電是高科技運轉的硬通貨”這件事,并提早做出布局。
2004年開始,官方累計投入1.6萬億元,織就了一張覆蓋全國的特高壓電網被密集。同時大力發展水力、風力、核能、太陽能等多種發電方式,持續開發清潔可持續的電力資源。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發電量已高達94181億千瓦時,占全球近三分之一,相當于美、日、印三國發電量總和。
![]()
![]()
![]()
如今,歐美也意識到了“電”在扼制自身發展。歐盟草案提出,投入6000多億歐元來升級電網。美國電網的平均服役年限也達到了40年,同樣在籌謀升級。因此,銅的消耗量預計大幅增加。摩根士丹利預測,AI數據中心的銅需求將2027年激增至50萬-120萬噸。
但屋漏偏逢連夜雨,歐美銅需求量猛增,但全球預期產量卻接連下滑。
![]()
目前,全球主力銅礦大多已經服役幾十年,礦體品位不斷下降,開采難度越來越大。另一方面,銅礦事故接踵而至,銅預期產量大幅降低。今年5月,全球第四大銅礦卡莫阿·卡庫拉銅礦發生礦震。7月31日,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的銅礦發生隧道坍塌事故年產量減少約36萬噸。9月8日,全球第二大銅礦印尼Grasberg銅礦發生大規模泥石流事故,預計2026年產量將較原預估下滑約35%......
在歐美還在憂愁拿“銅”怎么辦的時候,我們已先行一步。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長距離、高電壓的架空輸電線路已升級為“鋼芯鋁絞線”,不僅減輕了高壓鐵塔的重量,而且鋁價格便宜儲量豐富,成本更便宜。還有更多新型導線材料已在實驗室驗證通過。
相信未來,在高屋建瓴的發展策略指引下,中國科技將持續發光發熱,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