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馮繼軍
第五章 種下希望
雨下了兩天兩夜,淅淅瀝瀝的,把剛剛翻過的土地澆了個透,泥土的腥氣混著青草味道,在空氣里彌漫開來。阿桐站在屋檐下,看著雨幕中的梧桐坡,心里既踏實又焦慮,踏實的是土地喝足了水分,種樹苗正好;焦慮的是,貸款沒有著落,第一批櫻桃樹苗的錢還差著一截。
“愁啥?”陳老實端著一碗熱姜湯走過來,遞給阿桐,“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你這才剛剛起步,瞧把你急的!這哪里像干大事的樣子?”
阿桐接過姜湯,喝了一口,辣辣的暖意從喉嚨流到肚子里:“爸,樹苗錢還差一萬多,再湊不齊,就錯過最佳種植時間了。”
“我去跟你李叔他們說說,看能不能先借著。”陳老實放下空碗,往炕邊坐了坐,“都是鄉里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他們不會袖手旁觀的。”
阿桐剛想說“不用”,就看見院門口探進來一個腦袋,是蘭花,手里還拎著個布袋,頭發和褲腳都濕了。
“阿桐哥,在家嗎?”她聲音不大,帶著點試探。
“在呢,進來吧。”阿桐趕緊招呼她,“這么大雨,你來干啥?”
蘭花走進屋,把布袋子往桌上一放,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這是我攢的五千塊錢,你先拿著買樹苗。我知道不多,能幫一點是一點。”
布袋子里是一沓零錢,大多是十塊、二十塊的,還有幾張皺巴巴的五毛、一塊,顯然是一點一點攢下來的。阿桐愣住了,陳老實也抬起來頭,看著蘭花。
“蘭花,這錢我不能要。”阿桐把錢袋子推回去,“你剛回來,又張羅著干大事,正是用錢的時候……”
“我一個人,花不了啥錢。”蘭花按住阿桐的手,眼睛閃著光,“阿桐哥,我知道你是真心想為村里干事。我以前在外地打工,聽人家說,農村要想富,就得有人帶頭干實事。你要是成了,咱梧桐坡就有了盼頭,我也用不著再出去打工了。”
她頓了頓,聲音低了些:“我爹媽走得早,在村里沒少受大家照顧。現在能幫上點忙,是應該的。這錢算我入股,以后賺了再給我分紅,賠了……就當我交學費。”
阿桐看著她眼里的誠意,心里一熱,說不出話來。他想起蘭花干活時的麻利,想起她看石頭時的溫柔,突然覺得,梧桐坡的人,其實心都很善良,只是被窮日子磨得不敢輕易相信罷了。
“好,這錢我收下。”阿桐拿起布袋子,緊緊攥在手里,“算你入股,以后分紅加倍。”
蘭花笑了,露出兩顆小虎牙:“不用加倍,按規定來就行。”
正說著,李叔披著雨衣進來,手里拿著個存折:“阿桐,我剛去鎮上取了錢,這里有八千,你先拿著。不夠我再去跟你張嬸說說,她手里還有點私房錢。”
緊接著,劉嬸也來了,顫巍巍地從懷里掏出個小布包,打開來,是一沓用橡皮筋捆著的錢:“我這有三千,是給兒子娶媳婦用的,先緊著你用,不著急還。”
不到半天,村里竟湊了兩萬多塊,不僅夠買樹苗,連買肥料的錢都有了富余。阿桐看著桌上的錢,眼眶有些發熱,這些錢,有老人的養老錢,有年輕人的血汗錢,每一分都沉甸甸的,壓在他身上,頓時覺得肩上的擔子不輕。
“爸,你看……”阿桐聲音有些哽咽。
陳老實沒說話,只是默默地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映在他臉上,把皺紋里的笑意都照了出來。
雨停的那天,阿桐雇了輛三輪車,帶著阿強和王老五去了鄰縣的苗圃。苗圃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人,姓孫,聽說他們是來買櫻桃樹苗的,就帶著他們去苗圃看樹苗。
“你們要的是早熟櫻桃苗,就得選這種兩年生的,根系發達,成活率高。”孫老板指著一排半人高的樹苗,“不過這苗金貴,一棵要二十五塊。”
阿桐蹲下來,仔細看了看樹苗的根系,又摸了摸樹皮,點了點頭:“孫老板,我要四百棵,能不能便宜點?”
“四百棵?”孫老板愣了一下,“你們哪兒能種這么多?”
“我們承包了三十多畝地,打算規模化種植。”阿桐說,“以后還會擴大,要是這批苗長得好,以后還在你這兒買。”
孫老板打量了他一會兒,笑了:“看你是個實在人,一口價,二十四一棵,再送你二十棵備用苗。另外,我再派個技術員跟你們去一趟,指導你們種植,不收指導費。”
“真的?那太謝謝孫老板了!”阿桐喜出望外。
裝苗的時候,王老五突然湊過來說:“阿桐,我也想入點股,就五百塊,行不?”
阿桐看著他,有點意外。王老五撓了撓頭:“我知道我以前不務正業,村里人都不待見我。但我也想干點正經事,以后能娶個媳婦,踏實過日子。”
“行,咋不行?”阿桐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肯干活,都是自己人。”
王老五咧嘴笑了,露出兩排黃牙,干活也更賣力了。
回到村里,已經是傍晚。孫老板派的技術員姓劉,是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戴副眼鏡,看著文質彬彬的。阿桐把他安排在李叔家住,李叔的兒子在外地工作,家里有空房。
第二天一早,村民們都來幫忙栽樹苗。劉技術員先給大家講了種植要點:“坑要挖半米深,底肥要拌勻,樹苗放進去要扶正,土要踩實,澆足定根水……”
大家聽得認真,尤其是老人們,一輩子跟土地打交道,不知道種樹的門道,時不時還跟劉技術員討論幾句。阿強和王老五負責挖坑,蘭花和幾個婦女負責扶苗、填土,劉嬸年紀大了,就坐在地頭給大家遞水、遞毛巾。
陳老實也來了,沒下地,就坐在地埂上看著,手里的拐杖在地上輕輕敲著,嘴角帶著笑。阿桐看他好幾次想伸手幫忙,都被劉嬸攔住了:“陳大哥,你就歇著吧,這點活我們能干。”
中午,二娘提著個大桶來了,里面是她熬的綠豆湯:“大家歇會兒,喝點湯解解暑。”她給每個人都舀了一碗,走到阿桐面前時,還多給了一勺:“阿桐,多喝點,看把你累的。”
阿桐接過碗,說了聲“謝謝二娘”。二娘笑了笑,沒說話,轉身又去給別人舀湯了。
下午,趙支書也來了,背著手在地頭轉了一圈,拍了拍阿桐的肩膀:“不錯不錯,搞得像模像樣的。好好干,村里支持你。”說完,就被王老五拉去幫忙澆水了,雖然動作生疏,倒也沒偷懶。
太陽落山的時候,四百二十棵樹苗都栽好了,整整齊齊地立在地里,像一排排穿著綠色軍裝的軍人。大家站在地頭看著,雖然累得滿頭大汗,臉上都露出開心的笑容。
劉技術員說:“只要后期管理跟上,成活率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明年就能長新枝,后年就能試花,第三年肯定掛果。”
“真能掛果?”劉嬸笑著問。
“肯定能。”劉技術員點點頭,“這品種我包了。”
大家笑得更歡了。阿桐看著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他想起剛回來時的冷清,想起父親的反對,想起二娘的質疑,再看看現在,這么多人一起使勁,為了一片櫻桃林忙碌,心里像揣了個小火爐。
他知道,這些樹苗不僅種在了土里,也種在了梧桐坡人的心上。只要人心齊,這土坷垃里,總有一天能長出金疙瘩來。
夕陽西下,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長。阿桐喊大家收工,說明天還要蓋地膜、搭防護網。大家答應著,三三兩兩地往家走,嘴里還聊著櫻桃結果的事。
“等結果了,我要給孫子寄點去。”
“我要留著給我閨女當嫁妝。”
“到時候搞個采摘節,請城里人也來品嘗品嘗,肯定熱鬧。”
阿桐走在最后,看著地里的樹苗,又看了看大家的背影,心里充滿了希望。他知道,路還長,困難肯定不少,但他巳經不是一個人在走。梧桐坡的土地上,不僅種下了櫻桃樹,也種下了希望和盼頭,這些,比任何財富都珍貴。
(待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