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日訊 泰安市東平縣搶抓農時,全面推進小麥播種工作。今年推廣的“旋耕、播種、鎮壓”三合一智能農機成為田間主角,北斗導航定位、精準播種等先進技術深度融入田間作業,推動小麥種植從傳統 “經驗驅動” 向現代 “數據驅動” 轉型升級,為來年夏糧豐產豐收筑牢堅實根基。
在泰安市東平縣彭集街道的連片麥田里,一臺臺搭載北斗導航系統的智能播種機勻速穿梭,機器駛過,旋耕、播種、鎮壓等一套流程無縫銜接,作業軌跡筆直整齊,盡顯智能化作業優勢。
“與傳統作業相比,省事、省力、省心,不但減少了機械壓地次數,還實現了精準控制播種深度,北斗定位導航直線播種,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種苗通風率和透光率,確保長勢一致,苗齊苗壯。”東平縣彭集供銷社主任程實介紹說。
精準播種技術在田間的落地應用,有效破解了傳統播種中播深不均、行距不一等難題,為小麥品質提升和產量穩定提供關鍵支撐。同時,依托這一技術,從種植端減輕了人工投入與管理顧慮,讓農機作業的便捷性和可靠性直接轉化為農戶的種植信心。
“今年咱供銷社里,上了這幾臺新播種機,很省時省工,整地“耩”(播)麥子又好,給咱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東平縣彭集街道農戶劉德華告訴記者。
為保障秋播生產順利推進,東平縣還創新采用 “理論培訓+田間實操”相結合的模式,開展農機手專項培訓,為農戶提供設備檢修、配件供應、技術指導等“一站式” 服務,從技術到硬件全方位為秋播生產保駕護航。
東平縣供銷社經濟發展科科長翟浩說:“為應對今年極端天氣對秋季播種的影響,縣供銷社積極對接農戶需求,成立秋種服務隊14個,建立24小時應急響應機制,提供耕、種、防等環節托管和全托管服務,調配翻轉籬、播種機、旋耕機、聯合播種機等120臺套,農機手80余人,搶抓晴好天氣適墑播種,讓農戶享受到現代農業帶來的紅利。”
閃電新聞記者 王迅 東平融媒 熊象魯 泰安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