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東明縣廣袤的田野上,機器轟鳴,人頭攢動,一派繁忙的秋種景象,廣大農戶正搶抓農時,播種明年豐收的希望。
在小井鎮洼劉村的農田里,多臺播種機正開足馬力,在平整的土地上來回穿梭。伴隨著機械的轟鳴聲,一粒粒飽滿優質的麥種被精準地播撒進土壤,覆土、鎮壓等工序一氣呵成,田地里留下了一行行筆直、勻稱的播種痕跡。
“機械化播種不僅效率高,而且下種均勻、深度一致,出苗齊、苗壯,為高產打下良好基礎。”正在作業的農機手高洪峰介紹。這種高效、精準的機械化作業場景,正是東明縣全力推進“三秋”生產的一個生動縮影。
為確保秋種工作高質高效推進,東明縣早謀劃、早準備,依托農業科技,全方位夯實小麥生產基礎。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秸稈還田58萬畝,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實施耕翻整地40萬畝,為小麥生長創造了疏松、深厚的土壤環境;落實小麥統一供種96萬畝,從源頭上保障了良種的純度和質量;完成小麥種子包衣23.2萬畝,有效防治病蟲害,護航苗期健康;推廣小麥精量播種23.2萬畝,實現了節本增效與綠色發展的統一。
這一系列扎實有力的舉措,猶如為秋種生產裝上了“科技引擎”和“安全護盾”,勾勒出一幅“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現代農業豐收圖景。
據了解,秋種期間,東明縣農業農村局組織了大量農技專家深入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指導與服務,及時解決農戶在播種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大力推廣深耕深松、精量播種、配方施肥等關鍵技術,確保種足種好冬小麥。
菏澤報業全媒體記者 彭傳軍 通訊員 劉漢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