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間,有個苦命的丫頭,叫苦妮。
苦妮這孩子,從娘胎里出來就帶著一臉胎記,青紫青紫的蓋了半邊臉。
她親娘家里窮得叮當響,孩子又多,實在養不活,心一橫,就把這剛出生的丑丫頭裹了塊破布,扔在了村頭的土地廟里。
那是個數九寒天,北風刮得跟刀子似的,地上積了厚厚的雪。
也是她命不該絕,村里有個叫王婆的婦人,一早去土地廟上香,聽見微弱的哭聲,循聲一看,凍得發紫的嬰兒都快沒氣了。
王婆心軟,嘆了口氣:“唉,都是命啊,總不能見死不救。”
便把嬰兒抱回家去了。
王婆家里也不寬裕,添了一張嘴,日子就更緊巴了。
王婆給這撿來的丫頭取名“苦妮”,意思是苦命的女孩。
苦妮漸漸長大,知道自己不是親生的,是王婆從土地廟撿回來的。
養母常念叨:“要不是我心善,你早凍死在土地廟了,要知道感恩!”
苦妮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里。
王婆對苦妮很是苛刻,重活累活都讓她干,好吃的卻緊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苦妮從不抱怨,她總想著:“要不是養母,我這條命早就沒了。做人得知恩圖報。”
這丫頭有個特點,別人幫她一分,她總想著回報十分。
村里誰家有事,她總是第一個去幫忙,從不計較得失。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苦妮還有個習慣,每天吃飯時,總會把自己那份饃饃掰下一小塊,小心翼翼地用手帕包好。
等到沒人注意時,偷偷跑到土地廟,把那一小塊饃饃放在土地公的神像前,雙手合十,默默禱告。
這是她從八歲起就養成的習慣。
為啥這么做呢?
原來王婆曾告訴她:“當年就是在土地廟撿到你的,要不是那堵墻擋住了風雪,你早就沒命了。”
苦妮心想,土地廟是她的救命恩人,雖然自己沒什么好東西供奉,但這饃饃是她最珍貴的東西了,分出一小塊,代表著她的感恩之心。
哪怕時常餓得肚子咕咕叫,她也從不間斷。
有回她發燒,渾身無力,還是強撐著去土地廟供奉。
王婆的兒子們笑話她:“丑丫頭還學人家拜神,土地公能看上你那點饃饃渣?”
苦妮只是笑笑,不說話。
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苦妮長到了十六歲。
她勤快能干,家里家外的活計都拿手,只是王婆待她依然苛刻,動不動就打罵,罵她是“災星”、“喪門星”。
其實王婆本來心腸不壞,不然當年也不會撿回苦妮。
只是多年來丈夫不成器,婆婆又刁難,家里家外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累出了一身毛病。
前兩年,丈夫和婆婆相繼去世,王婆才總算能歇口氣,可身上的老毛病卻好不了,又沒錢抓藥。
身子不舒服,心里就不痛快,自然就把氣撒在撿來的丑丫頭身上。
這天晚上,苦妮干了一天活,累得腰酸背痛,回到自己那間小柴房,倒在硬板床上就睡著了。
迷迷糊糊中,覺得眼前有光亮。
她睜開眼,嚇了一跳——只見一位白發白須、面容慈祥的老爺爺,正站在她床前微笑。
“苦妮,別怕。”老爺爺開口道,“我是本村的土地公。這些年來,你每日供奉饃饃的一片誠心,我都看在眼里。今日特來回報,可以滿足你三個愿望。你想好了,明天晚上告訴我。”
說完,土地公就不見了。
苦妮猛地坐起,原來是個夢?
可那光亮和老爺爺的話語都那么真實。她心里犯嘀咕,不知該信不該信。
第二天,苦妮照常起早貪黑地干活。
王婆的老毛病又犯了,腰疼得直不起來,卻還是指揮苦妮做這做那,語氣比平時更加尖酸。
苦妮一聲不吭,默默干活。
晚上回到柴房,苦妮想起那個夢,心里琢磨:如果真是土地公顯靈,我該許什么愿呢?
她首先想到養母。
雖然王婆待她不好,但要不是王婆,她早就凍死在雪地里了。
養母這些年也不容易,一個人拉扯大三個孩子,累出一身病。
如今身子不舒服,又沒錢醫治,這才脾氣暴躁。
要是身子好了,心情舒暢了,說不定就能恢復從前善良的本性。
想到這里,苦妮默默禱告:“土地公爺爺,如果昨晚真是您顯靈,我的第一個愿望是希望養母身子健康,無病無痛,長命百歲。”
話音剛落,她就覺得一陣困意襲來,不知不覺睡著了。
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苦妮就聽見王婆在院子里驚訝地自言自語:“怪了,今天這身子怎么這么輕松?”
苦妮出門一看,王婆正伸展著腰肢,一臉不可思議:“我這老腰疼了十幾年,今天一點都不疼了!渾身輕松,跟年輕了二十歲似的!”
一連幾天,王婆的老毛病再沒犯過。身子舒坦了,心情也好了,對苦妮居然有了笑臉。
吃飯時,破天荒地給苦妮夾了一筷子炒雞蛋:“多吃點,看你瘦的。”
干活時,還好幾次提醒苦妮:“別太累著,歇會兒吧。”
苦妮心里明白,養母因為身子爽利了,心情也好了。這是土地公顯靈了。
她感動得差點掉淚,不是為自己日子好過了,而是為養母恢復了健康。
又過了幾天,土地公再次出現在苦妮的夢中。
老爺爺笑瞇瞇地問:“孩子,你的第一個愿望已經實現了。現在告訴我,你的第二個愿望是什么?”
苦妮這次早有準備。
她跪下來恭敬地說:“土地公爺爺,謝謝您治好了養母的病。我的第二個愿望是,希望自己能有一手好手藝,能掙錢養家,讓家里的日子好過些。”
土地公點點頭:“明早你去村東頭那條小路,會遇到一個老太太,機緣就在此間。”
苦妮醒來后,記著土地公的話,一早便往村東頭走去。
果然,沒走多遠,就看見一位老太太坐在路邊,腳踝腫得老高,旁邊散落著一些草藥。
“老人家,您這是怎么了?”苦妮趕緊上前詢問。
老太太皺著眉頭說:“我上山采藥,不小心扭了腳,走不動路了。家就在前面不遠,可我這...”
“我背您回去!”苦妮二話不說,蹲下身來。
苦妮雖然瘦小,但常年干活,有一把力氣。
她小心地背起老太太,按著她指的方向,一步步往前走。
到了老太太家,苦妮又幫她敷藥、收拾屋子,忙活了半天。
老太太很感激,問苦妮叫什么名字,是哪個村的。
苦妮一一回答后正要告辭,老太太卻拉住她:“好孩子,我瞧你心善,想傳你一門手藝。我年輕時曾在宮里當過繡娘,會一手蘇繡的絕活。你要是愿意學,我可以教你。”
苦妮喜出望外,連忙答應。
從此,她每天抽空來老太太家學刺繡。
苦妮本就手巧,又肯下功夫,進步飛快。
不出三個月,已經掌握了基本技法;半年后,她的繡品就能拿到鎮上賣好價錢了。
苦妮把賣繡品掙來的錢全都交給王婆。
王婆見這丑丫頭竟有這般本事,又驚又喜。
家里有了額外收入,日子漸漸寬裕起來。王婆對苦妮越來越好,真把她當親閨女看待。
村里人見苦妮的繡活這么好,都來找她學藝。
苦妮毫不藏私,耐心教導。
漸漸地,村里興起了一股刺繡之風,婦女們靠這個貼補家用,整個村子的日子都好過起來。
這天晚上,土地公第三次出現在苦妮夢中。
老爺爺滿面紅光,笑得更加慈祥:“好孩子,你前兩個愿望都用來幫助他人,如今家里日子好過了,這第三個愿望,總該為自己許一個了吧?比如...你臉上的胎記?”
苦妮摸摸自己的臉,沉思片刻,卻問:“土地公爺爺,我能問問您嗎?為什么您會顯靈幫我呢?”
土地公捋著胡須笑了:“其實啊,每日來我廟中上香供奉的人不少,雞鴨魚肉、時鮮果品,什么都有。
但他們的供奉,都是為了求福求財,帶著功利心。唯有你,日復一日供奉自己都吃不飽的饃饃,卻從不求什么,只是單純感恩。這般純凈的心意,實在難得啊!”
![]()
苦妮恍然大悟,她想了想,說:“土地公爺爺,我的第三個愿望是——希望我們全村人都能平安順遂,年年有余糧,不再挨餓受凍。”
土地公驚訝地睜大眼睛:“孩子,這又是為別人許愿?你就不想為自己要點什么?比如一副好容貌?一筆財富?或者一門好親事?”
苦妮微笑著搖搖頭:“我現在已經很知足了。養母身體康健,家里日子好過,我又有手藝能掙錢。村里的鄉親們都是我的親人,他們過得好,我就開心。”
土地公長嘆一聲:“難得啊難得!這般心地,便是最大的福報。好吧,我答應你的愿望。
不過,我也要額外賜你一份禮物——從今往后,凡是與你接觸的人,都會感受到你的善良內心,而非外表。”
說完,土地公化作一縷青煙消失了。
從那天起,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村里人再看苦妮,都覺得她那胎記不再刺眼,反而成了她獨特的標志。
就連往日跟在屁股后面笑話她的皮孩子們,如今見到她也會露出甜甜的笑容。大家開始更多地注意到她的勤勞善良、樂于助人。
與此同時,第三個愿望也開始應驗了。
苦妮所在的村子年年風調雨順,糧食豐收,家家戶戶都有了余糧。
村民們把多余的糧食儲存起來,遇到荒年也不怕挨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王婆如今把苦妮當成了心頭肉,張羅著要給她找一門好親事。
雖然苦妮容貌不算好,但前來提親的人卻不少,都是沖著她的人品和手藝來的。
最后,苦妮嫁給了鄰村一個老實本分的木匠。
那木匠不介意苦妮的容貌,只看重她的心地。夫妻二人恩愛有加,生兒育女,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王婆在苦妮的照料下,果真無病無痛,活到了九十九歲。
臨終前,她拉著苦妮的手老淚縱橫:“好閨女,娘對不起你,當年對你不好...”
苦妮握住養母的手,柔聲說:“娘,別這么說。要不是您,我早就沒命了。您的養育之恩,我一輩子都報答不完。”
王婆含笑而逝,走得很安詳。
苦妮的故事在十里八鄉傳開了。人們都說:心存善念,天必佑之。外表美丑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后來,苦妮的子孫們都很有出息,有的考取了功名,有的成了富商。
但無論地位多高,財富多少,他們都牢記苦妮的教誨:知恩圖報,善良待人。
而那座土地廟,自此香火鼎盛。
不過最神奇的還是——每當有人帶著純凈的感恩之心前來祭拜時,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報。
這大概就是老人們常說的:心存善念,天必從之;知恩圖報,福必隨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