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是所有青春期的父母最擔心的一件事。
無非就是擔心早戀讓孩子分心,愛慕虛榮,關注外表,成績下降,影響學習。
但是很多父母都選擇嚴厲批評教育,或者羞辱教育,而不是僅僅看重的成績;因為我們擔心說出來后,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他們更加關注這些事......
其實,真誠,才是解決青春期孩子和父母之間矛盾的關鍵。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假設:如果我們對青春期的孩子坦白自己的擔心,孩子會接納這樣的情緒嗎?
同樣,孩子們也會考慮,如果他對父母說出自己對愛情的憧憬、對學習的恐懼,父母能接納嗎?
很多家庭成員都是捧著自己的愛,站在河的兩邊,而父母是應該選擇帶著自己的愛過河,和孩子站在一起。
![]()
01
14歲女孩“愛情觀”作文火了, 網友:我活了幾十年也沒她看得透徹
有這么一個初中女孩,卻用最動人的文筆寫出了爺爺奶奶的愛情,也體現了她非常成熟的愛情觀,也體現了她父母對她良好的家庭教育。
這個火遍全網的“愛情觀”作文來自于一堂初中的語文課上,老師給所有的學生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叫做"原來我們不懂愛"。
一個叫滕霏的14歲女孩,寫下了爺爺奶奶的故事,記錄了許多爺爺奶奶互相照顧關心的小舉動,最后感嘆"愛,是負責任,是長久,是忠誠"。
老師看到這篇作文直夸贊,還將其轉發到朋友圈,引來無數點贊。
滕霏說,相比于那些轟轟烈烈、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爺爺奶奶的愛情,才是愛情的真正模樣。
滕霏在文章中的好多話,都可謂是愛情的至理名言,但最讓我動容的卻是末尾的那句話:
愛,是負責任,是長久,是忠誠。
這句話,可謂是道出了愛情的真理。是的,愛是一種主動的給予和承擔,當你真心愛對方,就會自然而然的想去“負責”。
![]()
騰霏的作文
有人說學校不應該讓初中生談什么愛情話題,也有人說小小年紀就談論愛情這個話題有點太早。
對于她而言,愛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永恒,可以說這個女孩雖然僅僅是初三的孩子,但是對愛情也有了一個非常清醒的認識。
就連網友們都連連稱贊,好多評論說“看得眼眶有點濕了”、“我活了幾十年都沒她把愛情看得如此透徹!”
我想,這位真正理解愛情觀的女孩子,就算是早戀了,也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雖然說是這樣的,但是早戀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家長們,每當看到孩子早戀的時候,我們都會覺得非常的生氣。
其實我們不妨以一種更好的角度去看待孩子早戀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孩子為什么早戀。
禁止早戀并不代表不可以談論愛情,我反倒感覺孩子對愛情越是理解的透徹越不會早戀。
反而“一刀切”的禁止更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理。
現在孩子的知識面已經比之十年前二十年前的孩子不知道高出了多少,他們對愛情有深刻的認識對于社會對于家庭是一個積極的現象。
![]()
2
面對青春期孩子早戀情況, 家長如何正確的對待呢?
我們知道,青春期的孩子追求屬于自己的真善美的世界。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的身體好奇、對愛情感興趣屬于他們對美追求的一部分,本質上是他們向往美好的生活。因此,青春期的孩子早戀是正常現象,正常不代表正確。
一、保持寬容、理解的態度。
早戀既然是青春期孩子的正常現象,是他們對美的追求的一部分,大人們應該理解、寬容;對于他們的膚淺幼稚,會心笑一笑就好了。
二、讓孩子做好青春期的心理準備;
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大人們就要明確告訴孩子們即將進入青春期的人生階段,告訴他們青春期的本質原因及各種表現,比如早戀,在心理上給孩子打好青春期預防針。
要讓青春期的孩子明白,哪些行為是不可以做的,否則早戀的后果是他們稚嫩的肩膀難以承受之痛。
三、反省家庭教育方式,家長們做好榜樣作用;
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早戀、迷戀電子游戲等等諸多讓大人頭疼的事,根源在于家長們沒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比如有些家長沒有做好榜樣作用、有些家長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有些家長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等等。
成長在良好家庭教育環境下的孩子,叛逆、早戀、迷戀電子游戲等等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的概率和程度遠遠低于成長在混亂、缺愛等不良家庭教育環境下的孩子。
家里如果有這個時期孩子的家長,往往都是很頭疼的,很多父母因為打罵、羞辱孩子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離家出走,自閉或自殘,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雖然米粒還小,但現在孩子的青春期總是來得措不及防,要處理好與青春期的孩子之間的關系,就要先了解青春期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隨著身體的發育、所學知識的增加和閱歷的增長,他們的自我意識開始增強,此時的他們進入一個人生最沖動的階段。
在他們眼中,父母可能是落伍的、古板的,或者是得不到父母的理解而開始惱羞成怒。
隨著青春期到來,家長會發現孩子出現一些怪異行為,比如自私、悲觀、厭世、早戀、沉默、難以溝通,這些都是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幫助孩子樹立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人生,孩子才能步入青春的正軌。
家長要做孩子最好的性教育老師,及時、恰當地接觸孩子的一些困惑,撥開孩子心中的疑云,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就得找到他們不管是青春期的“早戀”還是叛逆期的“根”,拆掉拒絕交流導致親子隔閡的“墻”。
* 本微信公眾號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發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 部分轉載作品、圖片如有作者來源標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