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黃宏林 陳嘉慧
“因為談不攏了,我們才來法院,為什么還要調解?”在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人民法院干警看來,回答好這個問題,既是為當事人解惑,也是對調解工作的肯定。
今年以來,霞山法院秉承“調紛爭、解心結”工作理念,深度融合息訟、“和為貴”的優秀傳統文化,做優做實全流程調解,打造前端疏導、中端融合、末端攻堅的全鏈條、閉環式多元解紛機制,促推矛盾糾紛又快又好地化解在基層。今年前8個月,該院民事調解率為41.31%,繼續保持湛江市基層法院調解工作領先地位。
巧算經濟賬
提升前端止紛加速度
今年8月,霞山法院立案大廳涌入20余名女性保潔員。她們手里緊緊攥著起訴狀,試圖通過訴訟拿回被某公司拖欠已久的薪酬。
立案庭法官蔡毅認為,這批案件宜調解,不宜直接判決,立即聯合立案庭工作人員向當事人詳細闡釋先行調解機制高效、便捷、低成本的特點。在征得當事人同意后,蔡毅迅速將案件推送至霞山區綜治中心駐區法院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并委派特邀調解員馮偉強進行調解工作。
考慮到保潔員們的迫切心情,馮偉強決定采用背靠背式調解方案,先與企業方進行溝通,協商可行的還款方案。隨后,他與轄區街道辦工作人員給保潔員們算了一筆經濟賬:“目前,公司經營確實遇到了困難,不具備一次性支付工資的能力,若大家堅持通過訴訟程序解決問題,肯定耗時且費力,不如接受分期付款方案。這樣,公司也有更多時間去籌款。”
“萬一公司后面又不給錢了,我們該怎么辦?”面對保潔員們的疑慮,馮偉強解釋:“在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后可以申請司法確認,若公司不履行調解協議,大家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最終,20余名保潔員與某公司達成分期付款的調解協議并申請了司法確認,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
2025年8月20日,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人民法院法官聯合特邀調解員成功化解一批勞務合同糾紛 供圖 廣東省湛江市霞山區人民法院
霞山法院全面落實推動轄區綜治中心實質化運轉的要求,通過派駐工作人員常駐、輪值,搭建工作站,健全特邀調解隊伍,規范指導調解工作,讓先行調解機制“跑起來”。今年以來,該院指導轄區綜治中心化解矛盾糾紛20次,成功先行調解糾紛156件。
入戶找良方
下好協同共治一盤棋
“劉老,今晚我們特意來聽您的想法。”一個夜晚,霞山法院副院長肖鐮和街道干部敲開村民劉某的家門。廊燈下,他們與劉某圍坐在一起,像鄰居般聊起了家常,談起了與村委會矛盾的經過。漸漸地,劉某的態度也緩和了。這種“微光圍坐”的場景,已成為霞山法院“平安夜訪+千警入格”解紛機制的工作日常。此前,劉某與村委會因土地承包糾紛已僵持了4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劉某因舍不得經營了20年的苗圃而拒絕交回土地,村委會則因集體利益堅持收回土地。
案件承辦法官陳柳研究案情后認為,雙方當事人均認可事實,癥結在于土地如何歸還、租金如何支付。考慮到涉及村民集體利益,引入社會治理力量有助于推動解決糾紛,陳柳迅速向院領導匯報案情和調解思路。肖鐮通過聯調機制邀請區委政法委、街道辦、司法所等部門成立聯調小組,全面掌握劉某家庭情況及村集體的用地需求。肖鐮、陳柳與聯調小組工作人員考慮到白天劉某忙于農事,決定夜訪。通過聯調小組工作人員多次實地查看情況與入戶走訪后,雙方均表示愿意重新對話。陳柳一方面幫助雙方明確法律事實、梳理法律關系,另一方面釋法說理。雙方最終達成關于部分返還土地與分期支付租金的調解協議。該方案既保障了村集體利益,也為劉某留足了過渡時間。
霞山法院堅持強化社會治理協同,在黨委政法委統籌下,依托平安夜訪、千警入格、“1+6+N”等社會治理機制,凝聚府院合力,拓寬“法院+”解紛主體,以發揮優勢、整合資源、共享信息帶動糾紛聯合調處。今年以來,該院通過多元解紛機制化解矛盾糾紛1569件,民事調解率同比提升24.67%。
挖掘“和力量”
打通權益兌現堵點
“要為當事人盡快兌現勝訴權益,必須靈活調整思路。只有解開當事人心結,才能找到破解僵局的密匙。”這是執行法官黃偉偉常掛在嘴邊的話。
此前,葉某為籌集資金曾向陳某借款10萬元。陳某屢次催債無果后,便向霞山法院起訴葉某。該院依法判決葉某償還借款本金與利息,葉某卻“失蹤了”。黃偉偉多次到碼頭夜間蹲守無果后,通過陳某提供的線索,依托“執行110”機制找到了葉某。
考慮到若直接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可能陷入執行難的困境,黃偉偉決定和法官助理再次組織雙方就還款事宜進行協商。交談中,他敏銳地捕捉到一條線索:葉某的妹夫李某與申請執行人陳某是同學關系。于是,黃偉偉決定借助當事人的親朋好友力量搭建溝通橋梁。
黃偉偉聯系到李某后,邀請其參與協商工作。李某積極配合,攜葉某之子小葉很快趕到法院。李某的勸說迅速緩和了葉某和陳某的激烈對立情緒。黃偉偉趁機提出分期履行債務的和解方案。經過多輪協商,雙方最終達成和解協議,小葉還以擔保人的身份在協議上簽字。現場,葉某償還了一萬元,剩余款項分期支付。“我現在終于放心了。”陳某看著到賬信息,拉住黃偉偉的手頗為感謝。
霞山法院始終堅持“剛性約束+柔性化解”機制,用足用好執行措施,全面提升執行力度、速度、溫度與靈活度。今年以來,該院執結各類案件1320件,促成被執行人達成和解348件,主動履行金額達7441.08萬元。
本期封面及目錄
![]()
![]()
![]()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中國審判》雜志2025年第19期
中國審判新聞半月刊·總第377期
編輯/孫敏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