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
排練比預定的時間延長了一個小時,但沒有人敢打斷工作中的余隆。當他走出音樂廳,看上去有些疲憊,但心情還不錯。他正帶領上海交響樂團錄制肖斯塔科維奇15部交響樂全集,演出和錄制同時進行。這是一個橫跨三個樂季的宏偉計劃,一次漫長的跋涉,一次向高峰發起的攀登。
在古典音樂的世界里,指揮家余隆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存在。他曾同時擔任中國愛樂樂團、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三大樂團的音樂總監,《紐約時報》稱他為“中國音樂版圖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凱特·布蘭切特主演的電影《塔爾》里提到全球著名的古典音樂唱片品牌DG為余隆發行的唱片。
我們的對話,在上海交響樂團旁的上海交響博物館進行。走進寶慶路3號的院子,已是傍晚,余隆的腳步輕盈了起來。院子里的大樹和百年老洋房,喚起他許多童年記憶。“這片街區,每一個弄堂、每一棟房子、每一個路口,都讓我感受到文化的氣息。音樂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
![]()
在寶慶路3號,《候場》對話指揮家余隆
學鋼琴、學打擊樂,余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乖學生”:“我不是那種可以每天練琴8小時的孩子。”他喜歡讀書、繪畫、熱衷于各種課外活動。改革開放初期,外國樂團陸續來滬演出,包括指揮家小澤征爾執棒的波士頓交響樂團,他開始對指揮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從上海音樂學院畢業后,他赴德國留學,28歲執棒漢堡交響樂團,開啟職業生涯。
“回想起來,我的人生充滿了奇遇,很多特殊的經歷、特別的演出,都不是我提前計劃好的。”余隆說,“但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我常常說,努力是1,際遇是0,如果沒有前面的1,再多0也沒用。”
![]()
指揮家、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余隆
余隆和上海交響樂團的肖斯塔科維交響曲全集錄制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10月31日,在第24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上,他們剛剛演繹了肖斯塔科維奇《第八交響曲》,11月8日還將演繹《第九交響曲》。余隆說:“今年是肖斯塔科維奇去世50周年,希望我們對肖斯塔科維奇作品的重新詮釋,可以展現我們這一代音樂家的所思所想。肖斯塔科維奇所有的思想都在他的音樂里,要讀懂他的思想,要對音樂有一種敬畏之心。”
今天,人們的注意力變得越來越碎片化,愿意走進音樂廳聽交響樂的人會越來越少嗎?余隆并沒有這么悲觀。在他看來,對人生、對社會有思考的人,一定不滿足于一個快餐式的解讀,而傾向于去尋找那些真正的答案。在他看來,交響樂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想象力,這至關重要。“學藝術,應該少一點功利。藝術是引導人向真善美的。學藝術的孩子未必一定要成為藝術家,最重要的,是增加生活品質和想象空間。”
![]()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吳桐
在職業生涯中,余隆曾與全世界許多大師級的音樂家合作過。在他看來,他們共同的特質是勤奮。他說:“無論是郎朗還是王健,沒有一個大師是靠躺平成為大師的。”今年61歲的余隆,也依然是一個工作狂,每天進行著高強度的工作。他說:“到了這個年紀,不忘初心也好,赤子之心也好,總得要流完最后一滴血,打完最后一顆子彈,讓自己為這社會付出貢獻。”
關于藝術、關于人生、關于世界,他仍有許多好奇,依然在尋找著那些,真正的答案。
![]()
海報設計:王晨、黃海昕
原標題:《《候場》對話指揮家余隆:真正的答案》
欄目主編:施晨露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吳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