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2025中華文化天府論壇“共生: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市民共建共享”平行論壇在成都舉辦。 主辦方供圖
10月31日,2025中華文化天府論壇“共生: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與市民共建共享”平行論壇在成都舉辦。來自中國、意大利、尼泊爾等國的專家學者、文化遺產管理保護人員齊聚蓉城,圍繞考古遺址展示、公眾參與、國際合作等核心議題開展研討,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推動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
論壇上半場,8位中外專家先后發表主旨演講,他們分別圍繞考古遺址復原展示難題、公眾參與賦能世界遺產的申報和保護、公眾直接參與文化遺產研究的現象與反思、成都文物資源的天府文化主題闡釋與游徑構建、阿皮亞古道的保護與管理、意大利城市考古出土文物的保護與修復、植物生物學與文化遺產、在傳統與發展之間的文化景觀洛曼塘等主題進行了分享。
主題演講結束后,來自重慶、樂山、泉州、成都四地的文化遺產管理人員進行了圓桌論壇,圍繞“世界遺產和歷史文化名城的創新管理”主題進行了討論。
樂山大佛管委會副主任朱麗麗分享說,在與市民共建中,樂山大佛景區將遺產地內13家污染企業和2306戶原住居民進行了生態搬遷;將景區道路實行封閉管理,降低污染;成立樂山大佛文物保護基金會,通過公募籌集社會資金資助文保項目,這也是全國首個文物保護基金會。此外,還對遺產地進行多樣化展示利用,讓更多人能沉浸式體驗、感受大佛所在地濃厚的歷史底蘊。
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委員會文化遺產保護管理部副部長徐軍提到,專業智力的支撐對于該地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非常重要。基于此,青城山—都江堰文化遺產研究院應運而生,同時設立專家智庫和人才共建培育基地,通過基地和專家庫為遺產保護提供相應的工作支撐,實現城市和遺產共生的最終目的。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戴竺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