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還是LCD ?這是一個問題。
現在已經是2025年底,你打開購物軟件,翻上半天都很難翻出一部用LCD屏幕的手機了,基本可以說,LCD已經被各路廠商們拋棄了。
可還是有那么一批人,堅定地高舉著旗幟:LCD永不為奴!
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在視頻平臺上發,甚至在年中的時候鼓搗出一場“LCD自救運動”,他們建群、拉人、填問卷,準備拿著幾千人的簽名,去跟手機廠商們請愿。
對于這批LCD死忠們來說,或許有個好消息來了。
近日,一家來自日本的廠商Mode1,宣布將于11月11日發布一款名為Mode1 Pocket的新手機。它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在這個OLED屏幕已經一統天下的時代,頭鐵地用上了一塊LCD屏幕。而且,它還是一臺重量僅有152克的小屏手機。
![]()
(圖源:Mode1)
高舉LCD大旗的用戶們,似乎終于等到了屬于自己的“文藝復興”。
但問題是,這臺姍姍來遲的LCD新機,真的是大家翹首以盼的黎明之光,還是又一次鏡花水月?今天,小雷就帶大家好好聊聊這件事。
小屏也有LCD?
在聊手機之前,我們得先認識一下Mode1這個牌子。
和我們熟悉的那些動輒年銷量上億的巨頭不同,Mode1是日本通信公司P-UP World旗下的一個手機品牌,主打的就是個性化和差異化。
盡管他們產量不高,也不追求主流,但總能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做出點花樣。他們之前推出的手機,有的主打硬核三防,長得像個裝甲車;有的主打極致簡約,功能精簡到讓你懷疑人生。
比方說,這個在國內小眾圈子里蠻出名的翻蓋機——Mode1 Retro 2,就是它們的作品。
![]()
(圖源:Mode1)
這次的Mode1 Pocket,同樣延續了這種風格。
咋說呢,在這個手機動不動就半斤重,屏幕恨不得能當平板用的時代,它選擇了做小。152g的重量,5.3英寸的屏幕,拿在手上應該會有種久違的輕巧感,對于那些懷念小屏手感的用戶來說,這確實是個不小的誘惑。
但當你點亮屏幕,這種美好的第一印象可能就要打個折扣了。
![]()
(圖源:Mode1)
是的,它用的是LCD屏,5.3英寸、120Hz刷新率,但是分辨率只有1560x720,也就是我們常說的720P。
說實話,這個分辨率放在2025年,實在是有點不夠看。
更讓人哭笑不得的是它的性能。Mode1 Pocket搭載的是聯發科的Helio G99處理器,是天璣700的類似物,采用臺積電6nm制程工藝。2顆2.2GHz A76大核,6顆2.0GHz A55小核。
這顆芯片,怎么說呢,放在兩三年前,或許還能在入門級手機市場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在2025年的今天,當國產千元機都在普及新一代中端芯片的時候,用G99確實顯得有些復古了。
![]()
(圖源:Mode1)
用它玩大型游戲基本是奢望,日常使用的流暢度也僅僅是夠用的水平。
電池不大,2900mAh。最大支持15瓦有線充電,由于處理器比較弱雞,耗電量低,加上類原生系統,屏幕也小,其實續航不會太差。
其他方面,支持IP65防水,支持NFC,有極為先進的3.5mm耳機孔,支持fm收音機,短焦指紋,支持TF卡擴展,最大1TB。
比較驚喜的,也就剩個支持7.5W無線充電了。
所以,結論很清晰了。Mode1 Pocket只是一款針對日本本土市場特定需求的產物,主打的是極致便攜和差異化,它所搭載的那塊720P LCD屏幕,與其說是為了護眼,不如說是為了控制成本和產品定位。
至于價格嘛...參考過往產品,應該不會很美麗就是了。
LCD的希望,在京東方們?
雖然海外傳來的消息讓人有些失望,但這并不意味著LCD的火苗就此熄滅。實際上,真正的變量,可能正發生在我們看不見的供應鏈上。
最近,科技圈開始流傳出一些新的風聲。
9月中旬,京東方在官方公眾號“BOE創新匯”發文,介紹了新推出的基于ADS Pro技術的高端手機顯示解決方案。
該方案號稱通過多項技術升級,顯著提升了LCD體驗。其新型像素設計使清晰度進一步提升,亮度達1500nit;升級的背板材料則實現了流暢的144Hz高刷;核心的“靈動顯示”架構可智能分區刷新,使綜合功耗降低20%;首創的屏下集成光感傳感器,不僅能根據環境自動調節顯示,更是為超窄邊框和輕薄設計提供了可能。
![]()
(圖源:京東方)
另一邊,根據數碼閑聊站的消息,國內某屏幕廠商正準備出樣旗艦級1.5K LCD屏幕。
從傳聞來看,這塊屏幕的規格相當誘人。它不僅擁有1.5K級別的高分辨率,清晰度媲美600+PPI OLED,還支持144Hz甚至更高的自適應刷新率。更重要的是,通過新的封裝技術,屏幕的邊框可以做得更窄,整體視覺效果將遠超我們印象中的那些“大黑邊”LCD手機。
如果這些傳聞屬實,那對于LCD黨們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
因為它意味著,從技術層面上,制造一臺體驗不輸OLED的LCD旗艦手機,已經不存在障礙了。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的問題是,誰會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目前各家廠商的產品線布局來看,榮耀和摩托羅拉的可能性或許最大。
![]()
(圖源:榮耀)
榮耀在手機護眼技術上一直有比較深的積累,從早年的“護眼模式”到后來的高頻PWM調光,他們始終把用戶的視覺健康放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如果能推出一款搭載頂級LCD屏幕的手機,無疑能和市面上清一色的OLED手機形成鮮明區隔。這對于尋求市場突破口的榮耀來說,是一張值得打出的牌。
而摩托羅拉,則一直扮演著市場“攪局者”的角色。他們樂于嘗試一些非主流的技術和設計,比如堅不可摧的防摔設計,復古懷舊的木質后蓋,或是和潘通合作的獨特配色。另辟蹊徑,用一塊頂級的LCD屏幕來打造一款中高端“神機”,完全符合摩托羅拉不拘一格的品牌調性。
無論如何,當供應鏈的上游開始出現新的可能性時,下游的終端產品,總會迎來改變的契機。
真護眼手機,只存在于幻想中?
聊到這里,我們似乎可以描繪出一部理想的LCD手機的畫像了。
它應該有一塊1.5K分辨率、144Hz高刷的頂級LCD屏幕,顯示細膩又流暢;搭載一顆性能足夠強勁的旗艦或次旗艦處理器,確保日常使用和游戲體驗;配備一塊7000mAh以上的大電池,徹底告別續航焦慮;再加上一套還不錯的影像系統和簡潔好用的系統。
聽起來很美好,對嗎?但現實往往比理想要骨感得多。
![]()
(圖源:Redmi)
你想做一臺頂級的LCD手機?可以。但即便是在供應鏈已經準備好的情況下,你依然要接受它可能比同規格的OLED手機更厚重一些,因為需要為背光模組留出空間。你必須放棄屏下指紋,回歸到側邊或者背部實體指紋方案,這會讓你的產品在設計上顯得不那么“旗艦”。
逆流打造一款LCD旗艦,意味著不確定的市場風險,這是一場多數廠商不愿參與的商業豪賭。
同時,“護眼”議題也并非簡單的DC與PWM調光之爭。如今,主流廠商們把低藍光、類自然光和環境光自適應都撿了起來,高頻PWM調光技術已大幅改善了OLED屏幕的頻閃問題,而真正影響視力健康的,更多是使用時長、使用習慣等多重因素的綜合結果。
因此,LCD擁護者們的真正勝利,或許并非等來一部完美的手機,而是他們的持續發聲,成功將“護眼”推向了行業前臺。這場吶喊帶來的壓力,迫使所有屏幕技術都朝著更健康的方向迭代,最終讓消費者得以受益。
在我看來,這遠比屏幕本身的材質更為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