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保險公司輸了!”鄭州,外賣騎手送餐時去世,每天交3元保險費,卻遭保險公司拒賠!而法院的判決,大快人心!法院:賠60萬!網友:不但要理賠,還要加倍賠償,不然他們不知道疼,只收錢不賠償!
(來源:紅星新聞)
![]()
時間回溯到2024年7月,劉巖(化名)失業后,為了養家糊口,成為了某外賣平臺的一名騎手。
按照平臺的規則,每日首次接單時,系統會從他的勞務報酬中自動扣除3元,用于購買眾包騎手意外險,保額高達60萬元。
對于劉巖來說,這3元雖不多,卻像是給自己的工作上了一份“安全鎖”,讓他在忙碌的送餐路上能多一份安心。
2024年11月19日,劉巖像往常一樣前往商家取餐,可就在取餐過程中,他突然毫無征兆地后仰倒地,陷入了昏迷狀態。
周圍的人見狀,立刻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很快,救護車呼嘯而至,將劉巖緊急送往醫院進行搶救。
但令人痛心的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奮力搶救,15時50分,劉巖還是因為心臟驟停,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劉巖的父親、女兒和兒子悲痛欲絕,家里沒了頂梁柱,他們不知道未來的生活該怎么辦?
還好劉巖的同事提醒他們,劉巖有保險,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這給劉巖家人新的希望,可是他們滿心悲痛地按照程序向保險公司報案索賠時,保險公司卻以“死者存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屬自身疾病”為由,一口咬定此次事故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堅決拒絕賠償。
面對保險公司的無理拒賠,劉巖家人多次與保險公司進行協商,希望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
但每一次協商,都以失敗告終。無奈之下,家屬們只好將保險公司訴至鄭州市中原區人民法院,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院在審理認為,保險公司未能提供任何證據證明其已經履行了提示和說明義務。而且,保險公司雖然主張劉巖存在既往病史,但卻拿不出任何證據來證明這一點。
同時,也沒有證據顯示保險公司在訂立合同時詢問過劉巖的相關健康狀況。
要知道,保險公司作為專業的保險機構,本應具備審核投保人健康狀況的能力和豐富經驗,如今卻無法舉證,那就必須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
最終,法院經過嚴謹的審理和公正的判斷,依法判決被告保險公司向三名原告支付保險金60萬元。目前,這一判決已經順利履行完畢,家屬們終于得到了應有的賠償。
![]()
此事引發了熱議,一天3元,一月36元,一年交保費432元,保費不低啊,幾百萬騎手的保費啊,據此不賠天理何在???
也有網友說,國內五百萬騎手,每天保費一千五百萬。一個月4.5億。一年五十多億保費,請問能理賠完嗎???
還有網友說,平臺也必須負起責任來,出現這樣的問題,首先是平臺要站在員工的角度有所作為,以一個主體單位代表員工對保險公司索賠!!保險費是平臺扣繳的,員工也是為平臺服務時出現突然的問題。
保險公司此番拒賠鬧劇,暴露出的不僅是其推諉責任的丑惡嘴臉,更是整個保險行業誠信缺失的冰山一角。
每日3元保費,匯聚成一年數十億的保費洪流,本應是騎手們生命的堅實護盾,卻在關鍵時刻淪為保險公司斂財的遮羞布。
幾百萬騎手辛辛苦苦繳納的保費,換來的不是承諾中的保障,而是保險公司冷漠的拒賠通知,這無疑是對消費者信任的公然踐踏。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付60萬,看似是一場公正的勝利,實則是對保險行業亂象的一次無奈糾偏。
而平臺在此事中也難辭其咎。保險費由平臺扣繳,騎手為平臺服務時遭遇不幸,平臺卻未能第一時間站在員工角度積極索賠,而是任由家屬與保險公司周旋,這哪里還有一點“雇主”的擔當?
平臺與保險公司本應是保障騎手權益的“雙保險”,如今卻成了推諉責任的“連環套”。
此次事件絕非個例,它敲響了保險行業和平臺監管的警鐘。若不加以嚴懲和規范,任由這種“只收錢不賠錢”的亂象繼續滋生,最終受損的將是整個社會的信任體系,而那些在風雨中奔波的騎手們,又該向誰去討要一份應有的保障?
保險,本應是人們在面對風險時的一道堅實防線,是傳遞溫暖與保障的信任紐帶。
法院的這次判決,無疑是對這種不良現象的有力回擊,彰顯了法律的公正與威嚴。
這也給所有保險公司敲響了警鐘:誠信經營、依法理賠才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
如果繼續只顧收錢卻不愿承擔責任,最終必將失去市場,被消費者所唾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