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白宮于當地時間11月1日發布情況說明書,正式披露中美兩國本周早些時候達成的貿易協議核心內容。
![]()
根據該協議,中方將有效暫停稀土等戰略資源的新增出口管制措施,并終止針對美國半導體供應鏈企業的相關調查,美方則相應延長關稅豁免期限,雙方以雙向讓步推動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緊張關系緩和。
此次政策調整覆蓋多類關鍵戰略資源。說明書明確,中方將對稀土、鎵、鍺、銻和石墨出口發放通用許可證,“以造福美國終端用戶及其全球供應商”。
這意味著中方分別于2022年10月和2025年4月實施的兩輪出口管制措施將被有效取消。
![]()
此前,中美雙方曾初步達成共識,中方同意將2025年10月宣布的更嚴格管制措施暫停一年,此次通用許可證的發放則進一步落實了這一承諾。
上述資源對全球產業鏈具有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以鎵、鍺為例,二者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太陽能電池及核物理探測等高端制造領域。
而稀土作為“工業維生素”,在冶金、激光、磁性材料等領域不可或缺,小至手機屏幕,大到飛機導彈均需依賴。
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稀土加工領域占據92%的市場份額,美國1000多個依賴鎵、鍺、銻的武器系統中,87%的供應鏈與中國供應商存在關聯,這使得相關管制措施始終牽動國際市場神經。
![]()
美方在協議中作出的讓步同樣引人關注。
白宮確認,將把特朗普政府此前實施的對華部分“對等關稅”暫停措施再延長一年,并徹底終止原定于11月啟動的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0%關稅計劃。
更為關鍵的是,美國將把部分301條款關稅豁免的有效期從2025年11月29日延長至2026年11月10日,這一調整距此前6月的豁免延期僅時隔5個月,顯示出美方緩解貿易摩擦的迫切性。
此次協議的達成正值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之際。分析指出,中方暫停管制措施將緩解國際市場對戰略資源供應的擔憂,而美方放棄新增關稅則為中國出口企業釋放政策紅利。
不過,中方還是“留了一手”,新規將管制范圍延伸至“使用中國設備或技術的外國產品”,這意味著即使美日澳在第三國建廠,若采用中國焙燒爐或萃取劑,仍需中方審批。
雙方在技術領域的深層分歧尚未完全化解,此次協議更多體現為階段性務實共識。
隨著全球產業鏈重構進入關鍵期,中美在戰略資源與高端制造領域的互動,仍將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