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越來越濃
糖葫蘆再度強勢回歸
近期
一款源自哈爾濱的
奶皮子糖葫蘆
風靡全國
![]()
圖源:黑龍江共青團
這款美食
將內蒙古醇厚香脆的奶皮子
與酸甜山楂、軟糯香米結合
部分還創新加入
晴王葡萄、草莓等食材
讓食客們大排長隊也要買
![]()
突然爆火!多地搶購!
晚上10點還在排隊
全國多地迎來新潮流,奶皮子糖葫蘆突然爆火了,吸引不少網友跟風打卡。
![]()
不少商家紛紛推出奶皮子糖葫蘆產品,價格20元至40元不等,上海一家門店外賣甚至高達98元/串,但仍暢銷賣到斷貨。
10月29日,上海有網友發文稱,長寧區一家店的奶皮子糖葫蘆賣98元一串。商家表示:線上賣98元一串,線下賣49元一串,因為需要排隊。
![]()
在南京,還有因做糖葫蘆爆火的網紅“燃姐”,出攤現場排隊超百人,近600根糖葫蘆三個半小時售罄。
![]()
杭州下沙天街附近的炒貨店門口,因為出了一款叫“青提噎噎奶皮子”的糖葫蘆,最近也突然火了。10月24日晚7點,隊伍排了大概300米長。
該店店長表示,最近每天從早上9點開門到晚上12點,十幾名店員從早忙到晚,“具體賣了多少沒統計,但一天幾千份肯定有。”店鋪規定每人每種口味限購兩串,并且每晚十點后,如果排隊排到旁邊店鋪后面的顧客,店員就會勸退:“排不到了,明天早點來。不夠賣。真的做不過來了。”
![]()
此外,有浙江嘉興網友爆料:位于嘉興越秀集市的網紅奶皮子糖葫蘆,排隊從白天排到晚上,隊伍都排到了集市外面。
![]()
奶皮子糖葫蘆的風,同樣也吹到了深圳。不少深圳網友在社交平臺上曬圖表示“深圳也有了奶皮子糖葫蘆”。
![]()
![]()
有網友稱深圳甚至有門店出現爆單,“4點以后都不接單了”;還有人為奶皮子糖葫蘆找了“跑腿”,排隊5個小時才買到。
![]()
![]()
年年翻新的“糖葫蘆經濟學”
據“齊魯晚報”報道,奶皮子糖葫蘆的爆火并非孤例。每年入冬前,糖葫蘆都會以不同“新身份”引發關注。
2023年,一米長的“巨型糖葫蘆”成為網紅打卡道具,不過這款產品熱度僅維持了兩個月,新鮮感過了銷量就下來了。此外,花朵形狀的“造型糖葫蘆”、裹著巧克力的糖葫蘆也風靡一時。
今年,除了奶皮子款,榴蓮糖葫蘆、菠蘿蜜夾草莓糖葫蘆也占據了社交平臺熱搜。
![]()
左一為冷萃酸奶奶皮子糖葫蘆,右一為菠蘿蜜夾草莓,中間是草莓花朵糖葫蘆
這些網紅單品的共性,在于精準把握了“微創新”的尺度。“不改變糖葫蘆的核心形態,只在食材搭配和口感上做加法,既降低了消費者的接受門檻,又創造了打卡價值。”從事餐飲連鎖品牌運營的王經理分析道。“老顧客能嘗到熟悉的味道,新顧客又能體驗新鮮感。”不過,王經理指出,網紅糖葫蘆的同質化競爭加劇,“一款產品火了,短時間內就會出現大量仿制品。”
而社交平臺的推波助瀾則讓“微創新”效果放大,記者觀察發現,基本每一位買到奶子皮糖葫蘆的消費者,都會先用手機拍招牌分享在社交平臺。
![]()
不過
對于“奶皮子糖葫蘆”爆火的現象
網友們觀點不一
有網友表示很新奇,也想試試。
@荷包蛋的日常-:沒吃到前:高低要嘗嘗你啥味,吃到后:這隊明天還得排。
@椒鹽蘋果-:好吃,水果新鮮,可以下手。
@哇嘎嘎啦啦:我一個不愛吃糖葫蘆的都覺得不錯,吃了下很像是甜品不像是糖葫蘆,你把它當甜品價格去理解就好很多。
有人則認為這純粹是跟風行為,溢價太嚴重。
@陽陽子patriot:你上內蒙來吃,40塊錢能買五六串。
@曉之以理qq:好貴…糖葫蘆變個花樣價格翻幾番。
@嗆口小辣椒辣不辣:看不懂啊看不懂,火得莫名其妙,糖葫蘆都有刺客了。
也有人表示,如果熱度過了,可能會去嘗嘗。
@高粱的甜酒:兩個月以后就不排隊了,我兩個月以后吃。
@果不然被辜負:熱度估計維持不了太久,但其實還挺想吃的,不排隊的話我可以去試試。
如此火爆的網紅糖葫蘆
你嘗過嗎?
歡迎來評論區嘮嘮~
▍深圳好玩(szhaowan)綜合整理自新聞晨報、黑龍江共青團、齊魯晚報、深圳新聞網、幸福福田等
▍圖文如侵權,聯系即刪,轉載須標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