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曾用名“靈州”。相信很多人對于靈武市,是既熟悉,又陌生。
說熟悉,是因為它在歷史上的赫赫威名!在史學界,有“一座靈州城,半部寧夏史”之說!
![]()
在歷史長河中,靈武的鼎峰是在唐朝時期,那時候,“朔方”和“靈武(靈州)”之間,是劃等于號的。這一段歷史可謂波瀾壯闊,讓靈武的歷史厚重又深沉!比如說唐太宗靈州會盟;比如說郭子儀建立朔方軍;比如說唐肅宗靈州登基中興唐朝等。這些都深刻影響到唐朝的歷史走向。
而對于靈武的歷史重要性,有一個時間分界節點很重要,那就是公元1002年李繼遷占據靈州城,接著在公元1020年,他的兒子李德明從靈州城遷都懷遠鎮(改名興州府,即如今的銀川)。到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銀川(興慶府)改元建立西夏,從那時候起,靈武的歷史地位才開始逐漸下降!
一直到如今,它作為銀川下轄的一個市而存在。
說陌生,那是因為很多人只是知道“靈武”這個名字,卻不知道靈武的細節!對于如今的靈武不甚了解。
比如說,說到靈武,會想到什么?
對于吃貨,會想到個大又脆甜的長栆;再往前,會想到靈武豬肉等;
對于一些老銀川,想到的是二毛皮;
對于歷史愛好者,則對靈武城幾遷的津津樂道和諸多解讀!
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或許可以一個可能不太恰當的詞來概括,那就是“蟄伏”。如今的靈武就像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發展的機會!
其實,如今的靈武,正悄然醞釀著新的生機。對于發展,還是有很多牌可以打的。
這座承載著千年榮光的古城,既保留著歷史的厚重印記,又展現出與時俱進的活力。漫步在靈武街頭,會看到唐風建筑與現代樓宇的交相輝映,感受到傳統與創新的奇妙碰撞。
在經濟發展方面,靈武完全可以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打造特色產業。除了聞名遐邇的長棗產業,還可以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將"靈武豬肉"打造成新的地理標志產品。與此同時,依托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形成能源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集群,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
只是如何接駁,這需要考量和規劃布局,現在給人一個感覺,那就是寧東完全游離于“靈武”的范疇而獨立存在一般!其實可以相輔相成,而不是向西跨河向銀川靠攏。
坊間也有人說,銀川是因為寧東,所以才把靈武囊括在內,掩蓋住了靈武的光芒。其實對于靈武來說,大樹底下好乘涼,這是一個發展的好機會和機遇!
在文化旅游方面,靈武需要喚醒沉睡的歷史資源。厚重的歷史遺跡需要到系統性保護開發,與黃河金岸、白芨灘自然保護區等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構建起一條"歷史+生態"的特色旅游線路。比如每年舉辦"靈州歷史文化節",可以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探尋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并且,靈武的“農場”記憶,也是很多老銀川們的共同記憶,這可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完全可以想辦法開發和利用起來。
靈武的交通區位優勢也正在凸顯。在鐵路,國道,高速等加持之下,完全可以融入銀川半小時經濟圈。就像一位蟄伏已久的智者,靈武正在積蓄力量,等待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異彩。
當歷史的榮光與現代的活力在這里交匯,靈武必將書寫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破繭,只需要一個時機和節點!
這里是寧夏!發現寧夏之美,感受寧夏之美!
我是威記,用溫暖的文字,翻起塵封的記憶,記錄寧夏的人文歷史!謝謝閱讀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