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由《鐘山》雜志社與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聯合主辦的王嘯峰《芥末辣椒醬》新書研討會在連云港舉辦,學界、評論界眾多知名人士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作品的文學價值與時代意義。王嘯峰現場講述了創作初衷與靈感來源,與參會嘉賓展開真誠對話。
![]()
《芥末辣椒醬》共收錄十部首次結集的短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由作家出版社今年6月出版,以獨特的敘事風格和鮮明的文字張力引發文學界關注。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吳義勤表示,作者能夠敏銳捕捉社會變化,既關注生活本身,還能保持適度的先鋒性,并有新的符合當代語境的探索,難能可貴。王嘯峰關注對時代洪流中個體生存鏡像的描摹與人生挖掘,作品敘事簡潔凝練,短篇藝術探索多維,尤其是寫實與虛構、真實與荒誕、象征與隱喻等融合,賦予小說更大的意義空間。江蘇省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鐘山》主編賈夢瑋認為王嘯峰堅守中短篇小說創作,并努力構造有個人特色的小說時空,捕捉了當下生活的多元面向,展現了當代作家的責任與擔當。
![]()
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光芒認為,王嘯峰作為敘述者就隱藏在文字里,小說中書寫的城市日常就是現實的生活本身,作者創作的就是大眾的文藝。《芥末辣椒醬》營造了城市人“物”與“心”的雙重困局,實現了生活荒誕與真實的統一;在敘事上實現了完整性與碎片化的統一;在主題上挖掘了絕境的意義與生命的張力。
江蘇作協創研室副主任韓松剛從小說的“味道”講起,認為《芥末辣椒醬》是一部有味道的作品,芥末、辣椒作為食物各有其辣,作為文字則是指人瞬間性的感受和持續的情感狀態。二是有形的小說,從形式上說,小說具有獨特的先鋒性;從內容上說,小說內部的有形空間的呈現,讓《芥末辣椒醬》可謂“城市人生活疼痛的備忘錄”。
![]()
作為兼具文學性與可讀性的新作,《芥末辣椒醬》以細膩的筆觸勾勒世相、傳遞真情,其獨特的創作風格獲得與會嘉賓一致認可。此次研討會的舉辦,不僅為作品的傳播與解讀搭建了重要平臺,也為當代文學創作與評論的互動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嘉
編輯/李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