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八屆世界川菜大會開幕式上,一部由樂山市委、市政府集全城之力、傾注匠心編纂的《樂山美食圖志》正式面向全球首發,這是四川首部以“美食圖志”之名公開出版的志書。
![]()
《樂山美食圖志》發布會現場。主辦方供圖
該書以17萬余字、430余幅精美圖片,構建了一個關于樂山味道的完整篇章。《樂山美食圖志》包括卷首、主體、卷末三大版塊,卷首設拉頁(樂山美食地圖)、序言、凡例、目錄、概述、大事記,主體內容由發展脈絡、主要原料、烹調技藝、名菜、名宴、名師、名店、產業發展、人才培養、美食文化等10章構成,卷末設附錄、后記。綜合采用述、記、志、傳、圖、表、錄等體裁,全面客觀地記述樂山餐飲行業從先秦時期至2025年上半年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
《樂山美食圖志》全書。主辦方供圖
本書堪稱一部“食全食美”的樂山美食百科全書。全書收錄了176項實用技藝,記錄了108位名廚的薪火相傳、116家名店的發展概括,描繪了12條美食街區的煙火風情,全方位解讀為何嘉州味道能集麻、辣、鮮、香、甜、酸于一體,詮釋何謂“海納百川”的飲食氣度。
![]()
嘉州脆皮魚。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供圖
據介紹,圖志編輯團隊淘洗近40年光陰,從400多道獲獎菜品中,精粹出163道最具時代印記與地域風味的代表。它們被歸入七大譜系:有樂山甜皮鴨、嘉州油肥腸等傳承百年的非遺美食,有嘉定白宰雞、嘉州脆皮魚等根正苗紅的傳統川菜,有樂山缽缽雞、牛華麻辣燙等風靡街頭的“四大名串”,有小涼山坨坨肉、孟獲一品湯等濃郁獨特的彝族風味,有仙山羊肚菌、羅漢齋清雅脫俗的素食素齋,有天麻燉雞、郁金燉排骨等食養合一的養生藥膳,還有樂山豆腐腦、馬邊抄手等廣受追捧的小吃點心。
為何是163道?中共樂山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樂山美食圖志》主編吳道鴻說:“這是樂山獨有的文化浪漫:‘1’是向世界開放‘邀約’,‘63’是親切的‘樂山’諧音,而‘1+6+3=10’,則寄托了對樂山美食及食客‘十全十美’的殷切祝福。”
![]()
樂山甜皮鴨。人民網記者 王波攝
《樂山美食圖志》不僅是一部厚重的飲食文化典籍,更是一封寄向世界的風味情書。它讓樂山味道跨越山海,走進千家萬戶,也將千年嘉州的煙火人情,凝于紙上、傳之久遠。樂山之味,自此有典可查、有脈可承;世界餐桌,亦將因這一冊而增添一抹雋永的巴蜀風情。(樂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