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第二輪停火談判黃了,雙方代表不歡而散,地區和平受挫。
10月19日,兩國代表還在多哈握手,說好了停火。
結果9天后,伊斯坦布爾的談判桌一掀,徹底談崩。
![]()
巴阿雙方10月19日在卡塔爾多哈簽署停火協議后握手
巴基斯坦這邊透露,阿富汗不愿意承諾遏制“巴塔”,伊朗要指責這個恐怖組織在阿富汗境內肆無忌憚的活動。
而阿富汗是怎么說的呢?他們直言,對于這個襲擊巴基斯坦軍隊的恐怖組織“沒有控制力”。
短短五個字,足以說明巴阿第二輪談判破裂的原因。
巴基斯坦為啥揪著“巴塔”不放?其實看看今年10月那幾場沖突就懂了。
10月8日,巴軍方車隊在古勒姆遭伏擊,造成11個士兵死亡。
10月10日,警察培訓中心又被炸了,7死13傷,查來查去,都是“巴塔”干的。
![]()
巴方氣不過,空襲了阿富汗境內的“巴塔”據點,結果阿富汗塔利班直接還手,炮轟巴邊境哨所,毀了2個哨所,還控制了好幾個檢查站。
這還不是最糟的。今年1月至9月,“巴塔”的襲擊頻次比去年漲了30%,上半年的次數,比去年一整年還多。
對巴基斯坦來說,這早就不是邊境小麻煩了。
從開伯爾–普赫圖夸省的軍營,到旁遮普省的菜市場,哪兒都可能成為這群恐怖分子的目標。
更巧的是,伊斯坦布爾會談當天,巴方在北瓦濟里斯坦還攔截了16個“巴塔”武裝分子,交火時8個武裝分子被當場擊斃,但巴軍也有人傷亡。
![]()
這種情況,換成誰能忍?
巴基斯坦要的不只是“阿富汗別包庇“巴塔””的空話,而是真能落地的辦法,比如劃定“巴塔”不能活動的區域,給點清剿營地的證據,甚至緊急時允許巴方跨境處理。
可這些要求,阿富汗全給拒了。
所以阿富汗說的“能力不足”,到底是真的還是裝的?
阿富汗說“管不了“巴塔””,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
畢竟今年以來,巴基斯坦遣返了100多萬阿富汗難民,這些人回去后沒工作、沒飯吃,阿富汗貧困率蹭蹭上漲。
加上巴方關閉了邊境口岸,阿富汗的糧價、油價漲了30%,聯合國的230噸援助還堵在白沙瓦運不進來。
![]()
阿塔天天忙著解決民生,確實可能沒精力管“巴塔”。
但說實話,這些都只是表層原因。
“巴塔”和阿富汗塔利班,都是普什圖族,不少“巴塔”成員當年還跟著塔利班打美軍呢。
論淵源,他們比外人親近多了。
要是阿塔真硬著頭皮打“巴塔”,國內普什圖人肯定不樂意,這對剛穩住統治的塔利班來說,不是自找麻煩嗎?
還有個點很關鍵,阿富汗一直防著巴基斯坦的“越境”。
數據顯示,2021到2025年,巴基斯坦越境行動超1200次,700多次是空襲。
![]()
在阿塔眼里,巴方說是打擊恐怖組織,說不定是借機會越境搞事,要是答應了反恐要求,以后巴方不是更加肆無忌憚嗎?
這種“主權顧慮”,或許比什么“能力不足”的理由更實在。
另外阿塔之前還跟巴基斯坦、中國提過“反恐費”,說是能把“巴塔”從邊境挪走,但得給錢。
這不免讓人懷疑,他們口中的“管不了”,是不是在拿“巴塔”當籌碼,想換點經濟援助或者主權上的讓步?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阿富汗的抉擇。
那么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談崩了,會對南亞造成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
對巴基斯坦來說,他們不只要防“巴塔”,還得防“兩面夾擊”。
![]()
最近一段時間阿富汗和印度關系火熱,恢復了全面外交。
印巴本來就不對付,巴方怕的是印度和阿富汗聯手,自己被夾在中間,所以談判時才那么硬,此前甚至放出了“戰爭警告”。
但這與其說是威脅,不如說是怕陷入被動。
除了巴基斯坦,中巴經濟走廊遭到破壞的風險也變大了。
這條走廊剛好過巴阿邊境,要是沖突升級,建設肯定得停。
更讓人擔心的是,“巴塔”要是跟“東伊運”勾搭上,中國西部安全也會受影響。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之前就說得很明白,“阿富汗塔利班不反恐,中國不會白扔錢”。
![]()
這話等于告訴阿富汗,想拿援助,就得先解決反恐的事。
現在卡塔爾、土耳其的斡旋已經沒用了,接下來中俄或許會通過上合組織勸和促談,但說到底,核心問題沒解決,再談多少次也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