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30日,記者從咸寧市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及2025年生態環境質量狀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9月,咸寧市生態環境質量交出亮眼成績單,總體保持良好且穩中有進態勢。在省域考核中,多項關鍵指標位居前列,與此同時,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提質增效行動扎實推進,為“生態咸寧”建設注入強勁動力。
市生態環境局主要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我市空氣質量實現“優排位、穩提升”。市城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9.0%;細顆粒物(PM2.5)濃度均值31.5微克每立方米。六個縣(市、區)空氣質量優良率平均值達91.6%,其中赤壁市以94.4%領跑。
水環境質量實現“全達標、零超標”。全市11個縣級及以上、43個鄉鎮“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達標率均為100%,讓群眾喝上了“放心水”。51個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監測斷面中,12個國控、10個省控斷面全部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29個市控斷面中24個河流及水庫點位水質優良率100%,大巖湖等5個重點湖泊均符合水質目標。陸水河、陸溪口等4個跨界斷面水質全部達標,為流域協同保護奠定基礎。
![]()
城市聲環境質量同樣向好,各縣(市)功能區晝間達標率均達100%,夜間達標率保持高位。
作為長江中游重要節點,咸寧長江段生態變化備受關注。8月11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長江咸寧段總磷濃度十年間大幅降低,水質顯著提升。這一成果得益于我市持續推進的長江保護行動——長江大保護連續5年獲省級考核“優秀”,十大提質增效行動正見實效。
高位推進壓實責任是核心保障。市委市政府專題研究生態環保工作19次,主要領導多次一線督辦,構建起層層落實的工作體系。立法與考核雙管齊下,出臺6部地方性生態環保法規,涵蓋淦河、西涼湖等重點流域保護,同時將水環境質量等指標納入高質量發展評價,形成剛性約束。
重點任務攻堅取得突破。44項提質增效重點任務已完成22項,329個長江入河排污口全部整治銷號。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推進,新建改造生活污水管網約120公里,章家湖綜合治理建成10座生態濕島及4公頃人工濕地,修復水生植被近20公頃。長江十年禁漁成效顯著,查處非法捕撈案件101件,建成36家養殖尾水治理示范基地,船舶污染物處置率實現100%。
生態修復與綠色發展協同發力。爭取省級資金3958萬元,完成214.17公頃歷史遺留礦山修復,荒山綠化、退化林修復等林業工程均超額完成省定任務。可再生能源裝機達326.22萬千瓦,同比增長26.46%,綠色貸款余額535.28億元,增速超31%。與黃石市達成跨市生態補償協議,實現5個重點流域橫向補償全覆蓋。
全民參與的保護氛圍日益濃厚。通過“世界環境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等主題活動及環保設施開放日,市民生態意識持續提升。環保監督員、舉報獎勵等機制落地,與武漢、鄂州等建立跨流域聯防聯控機制,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責、公眾參與”的治理格局。
針對城鎮污水治理攻堅、農業面源污染管控等現存問題,市生態環境局表示,將推行目標、措施、責任、時限“四單”管理,強化調度督查,確保年度任務如期完成。從藍天碧水到長江煥新,我市正以生態之優促發展之變,書寫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來源:咸寧日報
記者:見 博
一審/編輯:徐志祥
二審:石麗麗
三審:陳小彬
監制:朱封金
出品:咸寧日報網絡傳媒中心
![]()
![]()
1.
2.
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