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者對爵士的比賽里,楊瀚森那 3 分 47 秒的出場看得人捏把汗,因為他剛替補上場時球隊雖僅 13-15 落后兩分,可沒幾分鐘節奏就全亂了 。
![]()
防守時跟貝利對抗吃犯規,送對手上罰球線。好不容易籃下勾手拿 2 分,轉過來弧頂策應又猶豫致使球被直接搶斷,反搶時還添了次犯規,所以等他被換下時,開拓者已 33-43 落后 10 分,說到底這意味著他在場時球隊凈輸 4 分。
因為楊瀚森這波短暫出場的掙扎表現,美國球迷的情緒一下就炸了,社交媒體上 “滾出 NBA” 的聲音不少,而也有人幫他說話:有人說 “才 20 歲,還沒來得及增肌練體能”,有人卻吐槽 “有限時間里都看不出拼勁,選他就是浪費選秀權”。要知道這種分歧剛好戳中他現在的困境 ,一邊是球迷對高順位新秀的期待,一邊是他還沒跟上 NBA 節奏的現實。
![]()
再加上他開賽至今的整體表現,確實沒亮眼之處。五場比賽加起來僅打 29 分鐘,總共得 9 分,場均 1.6 分,而且投籃命中率才 12.5%。更頭疼的是犯規問題,每 36 分鐘要犯 19.1 次,這跟季前賽對爵士時犯滿離場的毛病一模一樣。
此外進攻端也沒找到定位,之前被看好的策應能力沒發揮出來,四場比賽 0 助攻倒有 4 次失誤,防守時則因橫移慢,一旦被對手針對就出問題,致使他在場時球隊每百回合要多丟 121.3 分。
![]()
對于同屆的灰熊 11 號秀考沃德,兩人的差距就更明顯了。考沃德場均 16 分,命中率 65.1%,已經能進入穩定輪換,而楊瀚森連穩定出場時間都沒有。而且開拓者教練組的態度也挺矛盾,因為想培養他卻又不敢給關鍵時間,致使場均不到 8 分鐘的碎片化出場,這讓他更難找到比賽節奏。
![]()
不過斯普利特教練的做法倒值得琢磨。當時楊瀚森被貝利連續突破后,教練馬上叫暫停,單手搭他肩上指著戰術板說半天,之后才把他換下。賽后教練還提到 “自己新秀時也連續 7 場沒激活,關鍵看在場下觀察到什么”,要知道這話的意思很明顯 。不是放棄他,而是不想讓他在不利對位里耗掉信心。
![]()
籃球評論員蘇群提到,楊瀚森可能會被下放到發展聯盟,而這未必是壞事,畢竟對國際內線來說,適應 NBA 本就需要時間:姚明新秀賽季前 10 場場均才 3.3 分,諾維茨基還曾被撞裂肋骨。而且專家分析,他得把 CBA 時期的 “進攻軸心” 打法,改成 NBA 需要的 “空間型終結點”,說到底這個轉變過程得 18-24 個月。
![]()
所以現在就給楊瀚森下結論太早,畢竟他聯合試訓時 11 投 8 中的手感不是假的,只是現在還沒把天賦轉換成 NBA 需要的戰斗力。要是接下來能在發展聯盟補補對抗、練練防守判斷,哪怕當前出場時間有限,這次短暫的出場困境也可能成為他后來成長的轉折點,畢竟在 NBA,有時候先退一步,才能更好地起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